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最具神秘色彩的高古玉「六器」,拍賣價位將持續走高

最具神秘色彩的高古玉「六器」,拍賣價位將持續走高

早些年高古玉市場價格起伏不定,然而近年來,特別是隨著央視的一系列古董文物節目出現之後,高古玉的身價自然水漲船高。

比如普及性極高的《國家寶藏》中就出現浙江省博物館的良渚玉琮王,玉琮王作為國之重器,其獨特的獸面紋飾以及其濃厚的歷史氣息,引起不少收藏家的關注與興趣。

浙江良渚文化玉琮王

這一點可以從近年來內地的高古玉拍賣價格看出,2014年的6月、10月以及11月三件高古玉分別以200萬元、240.7萬元、398萬元被收藏家拍下;到了2015年,高古玉的成交價格以及成交數量都在上漲,當年以663.8萬元的成交額拍出數件高古玉,2017年高古玉陽刻陰紋魚成交價達到402.50萬元,又創新高。

高古玉陽刻陰紋魚

除此之外,香港高古玉的拍賣在近兩年來一樣火熱。

據相關新聞,香港佳士得2017年拍賣了50件高古玉,其價值換算成人民幣,成交額高達190439816元,接近兩億人民幣,平均算下來每一件約381萬元。

其中,西漢玉螭龍紋劍飾一套三件及玉勾雲紋劍格一件以846萬港元高價成交,領銜春拍高古玉成交榜;約公元前3500-3000年即紅山文化晚期的青玉帶齒動物面紋飾以1090萬港元成交,領銜全年高古玉最高成交價。

紅山文化晚期約公元前3500-3000年的青玉帶齒動物面紋飾

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古玉在古玩市場里,極受收藏家的親睞。

而在這些拍賣會中的高古玉,其珍品——六器,成交價都頗高。

「六器」究竟是什麼呢?

「六器」(又名「六瑞」)

古時「六器」,又稱「六瑞」,即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六種玉器。

六器主要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法器,《周禮.春秋.大宗伯》曾記載:「以玉作六器,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是為「六器」。

尖首平端,是為「玉圭」

新石器時期,原始古玉中的「法器」究竟是何用途並無確切說法,考古學界也是眾說不一。

有些學者稱,這種高古玉乃是原始宗教以及巫師溝通天地而使用的法器,這種說法究竟具不具備合理性,不知道真相的我們暫且不討論。

四川金沙博物館十節玉琮

從浙江良渚文化到四川金沙遺址,近些年來挖出的祭祀坑中,玉器佔了絕大多數,就金沙遺址古蜀王國祭祀坑來說,大多數祭祀坑出土的玉器都是所有祭祀物品中數量最多的。

比如,在金沙遺迹中,第14號遺迹出土西周早中期文物355件,計有金器41件、銅器4件,石器3件,然而玉器卻高達307件,可見當時的玉器受歡迎程度多高!

呈半圓形片狀或窄弧形,為「玉璜」

這代表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在那些個離我們遠得不能再遠的時代,玉器在王公貴族眼裡,是權力與財富、溝通天地神靈的象徵與代表。

它們受到王公貴族的追捧,玉器自然愈來愈多。數量一多,自然就要求質量,精美的玉器由此誕生,在這種情況下,身為玉器中的王者——「六器」,也由此愈加受到王公貴族的追捧。

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一端存穿孔,是為「玉璋」

到了夏商周以後,從其考古發掘來看,「六器」數量漸漸減少乃至到了後世甚至是消失,「六器」在西漢時期便已然是古董級別的器物,貴族爭相展示自己身上不一般的掛飾——高古玉,即那些從原始時代的「法器」演變為「禮器」的玉掛飾。

千年前,「六器」已然是古董,千年後,「六器」更是古董之中的古董!

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是為「玉璧」

如此說來,製作工藝複雜、紋飾精美的「六器」在2017年接連拍出高價也就不出奇了。

外形似虎,是為「玉琥」

隨著時間的推移,六器的「熱度」時高時低,但數千年里的總趨勢卻是漸漸下降。

見證歷史

比如自清景泰年間持續火熱的「景泰藍」,即銅胎掐絲琺琅。景泰藍本是從「大食國」傳入中國的舶來品,因其製作精美,受到封建皇帝的喜愛。到了今天,景泰藍依然是市場的寵兒,在文玩市場中,少有對手。

市場向來是看消費者「臉色」的,文玩市場也不例外。作為歷史見證者的六器,亦不能逃離這個怪圈。

但六器是經得其市場的考驗的,早些年市場之所以不溫不火,與其仿品過多、原始玉器稀少、玉器價值難斷等等原因是離不開的。

然而隨著近些年來高古玉的不斷出土,高古玉的價值定位漸漸明朗,混亂市場也得到打擊與控制,高古玉的價格持續走高。而高古玉中的珍品六器也愈發受到各界關注與喜愛,相信其未來的收藏價值將會更高!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頑派 的精彩文章:

它是乾隆皇帝的寵兒,曾風靡古代時尚界,一度顛覆男子對首飾的看法
它曾是古人的「不求人」,後來成為皇帝登基大典的必需品

TAG:文頑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