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堂是一座水城,鱉靈治水精神卻一直在傳承

金堂是一座水城,鱉靈治水精神卻一直在傳承

01

一方水土,一方人文

有人說,金堂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靈動,被水環繞的城市。水多了,應運而生的人文特色也就成了金堂縣的特色,橋上歲月,橋下流水。說水是支撐金堂縣這座城市千年不變的重要緣由,一點也沒有錯。

《山水金堂》

獨特的地理環境,讓金堂縣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滋潤的地方,風情萬種青白江,豪情萬丈的沱江水,無時無刻不在給這座城市注入面對時間的智慧,澆灌出這座城市面對星移斗轉世事應有的那份沉著與自信。拜上天所賜,金堂縣真是秉承了巴蜀之地最多的鐘靈秀氣,將古蜀文化的深厚底蘊隱藏於這座城市的山水花木之間。

02

因水而生,因水而亂

青銅戴冠縱目面具

黃金面具

據文獻記載,約公元前3000年,黃帝娶蜀山氏的女子為妃,生下蠶叢。蜀國最早的先王即蠶叢、柏濩、魚鳧,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鱉靈,或說是蒲澤,其後是開明。

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等都側面印證了古蜀國曾經的恢宏時代。

古蜀人繁衍在這一方土地之上,望帝杜宇教民務農,叢帝鱉靈治水興蜀,開創了「天府之國」的偉業。從此,野性的河水一改暴戾反覆,在成都平原百轉千回,以溫潤平和之姿婉轉迴環,一直流淌在這田園美景之中,流淌在隱逸文化的諸河之內。但是再狂野的江河被流放之後,也會忍不住發點小脾氣,古往今來金堂峽從來都不是倖免的那一個。

金堂峽

堪稱成都平原的「泄洪咽喉」

金堂峽全貌(攝影:王世友)

金堂峽入口——達成鐵路沱江大橋(攝影:程叢信)

成都平原地處四川盆地谷地,古為內海,四周玉壘、邛崍、龍泉三山環抱,發源於川西北的岷江,奔流而下。夏秋時節,上游冰雪融化,江水暴漲,年年成災。諸多文獻證實了「金堂峽」正是這個巨大「水盆」的出水口:

《本蜀論》[注1]:「時巫山[注2]峽[注3]而蜀水不流,帝使令鑿巫峽通水,蜀得陸處。」意思是當年金堂峽口十分狹窄,使成都平原的積水無法流動(造成水患),望帝因此差遣鱉靈開鑿金堂峽,疏浚水道。尤其是「蜀得陸處」的描述,通過疏浚,蜀國(民眾)才得以生活在陸地上。可以想像,當年的成都平原基本上就是處在一片汪洋,說成都平原是一遍澤國毫不誇張。

《蜀王本紀》[注4]:「時巫山峽雍而蜀水不流......」意思是當年金堂峽擁堵造成蜀國的河水無法流動.....

《金堂水患》

金堂趙鎮1981年洪災,街道中可行船。(攝影:張澤中)

近代以來,成都平原的水患狀況遠不比古蜀國時期。但是,水患在金堂趙鎮仍然十分突出。史料上記載,從公元839年到1949年間,我發生的大洪災39次,幾乎每次都是「漂沒民舍數千,決田數千上萬,溺斃居民數百上千名」。

洪澇

每年,當成都地區連降區域性暴雨,沱江上游如德陽、綿陽多地連續暴雨,水量全部朝金堂匯流,上游的大量來水使得金堂難以負荷時,洪災便隨之出現。成都平原約6590平方公里的集雨區形成的積水大部分由「金堂峽」通過。每年6—9月汛期,洶湧的沱江水在此受阻,驚濤拍岸,洪水宣洩不暢,金堂縣城屢遭洪澇。

03

鱉靈精神,與時俱進

金堂縣2018年疏水清淤

所謂水能覆舟,亦能載舟,學會與水相處,是所有人類文明能夠起源的先決條件。我們前有古蜀的先輩鱉靈能積極對待水,歷代決策者李冰父子能夠積極對待水,當下有國家軍隊,人民群眾萬眾一心抗洪救災,積極的疏導治理水,才有我們如今安然享樂的金堂。

一直與我們同在

鱉靈治水的精神從未遠去

《鱉靈傳承》

土巴網以發揚「鱉靈精神」為己任

土巴網則是以古蜀國「鱉靈治水「文化為公司背景,全力打造「鱉靈谷文化創意旅遊觀光園」。目的是為了發揚古蜀國的文化,傳承鱉靈治水的精神。鱉靈雖說離我們已去甚遠,但是他的事迹,無畏的精神一直影響著我們,當代的抗洪救災,奮戰在一線的軍民群眾們則是當之無愧的「鱉靈重生」。

━ End ━

鱉靈從未遠去,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

今日話題

你們知道鱉靈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蘿小草 的精彩文章:

超萌的手繪小表情,特別適合孩子學習

TAG:蘿小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