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林清玄:餘生很美,學會放下!

林清玄:餘生很美,學會放下!

林清玄:餘生很美,學會放下!

我們的煩惱是來自執著,

其實執著像是寫在沙上的字,

海水一衝就流走了。

文/林清玄



有一個中年人,年輕時追求的家庭事業都有了基礎,但是卻覺得生命空虛,感到彷徨而無奈,而且這種情況日漸嚴重,到後來不得不去看醫生。

醫生聽完了他的陳述,說:「我開幾個處方給你試試!」於是開了四帖葯放在葯袋裡,對他說:「你明天九點鐘以前獨自到海邊去,不要帶報紙雜誌,不要聽廣播,到了海邊,分別在九點、十二點、十五點和十七點,依序各服用一帖葯,你的病就可以治癒了。」

那位中年人半信半疑,但第二天還是依照醫生的囑咐來到海邊,一走近海邊,尤其是清晨,看到廣大的海,心情為之清朗。

林清玄:餘生很美,學會放下!

九點整,他打開第一帖葯服用,裡面沒有葯,只寫了兩個字「諦聽」

他真的坐下來,諦聽風的聲音、海浪的聲音,甚至聽到自己心跳的節拍與大自然的節奏合在一起。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如此安靜地坐下來聽,因此感到身心都得到了清洗。

到了中午,他打開第二個處方,上面寫著「回憶」二字。

他開始從諦聽外界的聲音轉回來,回想起自己從童年到少年的無憂快樂,想到青年時期創業的艱困,想到父母的慈愛,兄弟朋友的友誼,生命的力量與熱情重新從他的內在燃燒起來。

下午三點,他打開第三帖葯,上面寫著「檢討你的動機」

他仔細地想起早年創業的時候,是為了服務人群、熱忱地工作,等到事業有成了,則只顧賺錢,失去了經營事業的喜悅,為了自身利益,則失去了對別人的關懷。想到這時,他已深有所悟。

到了黃昏的時候,他打開最後的處方,上面寫著「把煩惱寫在沙灘上」。他走到離海最近的沙灘,寫下「煩惱」兩個字,一波海浪立即淹沒了他的「煩惱」,洗得沙上一片平坦。

這個中年人回家的路上,再度恢復了生命的活力,他的空虛與彷徨也就治癒了。

林清玄:餘生很美,學會放下!

這個故事是有一次深研禪學的鄭石岩先生談起關於高登(Arthur Gordon)親身體驗的故事。我一直很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它在本質上有許多與禪相近的東西。

「諦聽」就是「觀照」,是專心地聽聞外在的聲音,其實,「諦聽」就是「觀世音」,觀世音雖是菩薩的名字,但人人都具有觀世音的本質,只要肯諦聽,觀世音的本質就會被開發出來。

「回憶」就是「靜慮」,是禪最原始的意涵,也是反觀自心的初步功夫。觀世音菩薩有另一個名號叫「觀自在」,一個人若不能清楚自己成長的歷程,如何能觀自在呢?

「檢討你的動機」,動機就是身口意的「意」,在佛教里叫作「初發」,意即「初發的心」。一個人如果能時時把握初心,主掌意念,就能隨心所欲不逾矩了。

「把煩惱寫在沙灘上」,這是禪者的最重要關鍵,就是「放下」。我們的煩惱是來自執著,其實執著像是寫在沙上的字,海水一衝就流走了。緣起性空才是一切的實相,能看到這一層,放下就沒有什麼難了。

禪並沒有一定的形式與面貌,在用世的許多東西,都具有禪的一些特質,禪自然也不離開生活,如何深入於生活中得到嶄新的悟,並有全生命的投入,這是禪的風味。

林清玄:餘生很美,學會放下!

有一個禪宗的故事這樣說:

一位禪師與弟子外出,看到狐狸在追兔子。

「依據古代的傳說,大部分清醒的兔子可以逃掉狐狸,這一隻也可以。」師父說。

「不可能!」弟子回答,「狐狸跑得比兔子快!」

「但兔子將可避開狐狸!」師父仍然堅持己見。

「師父,您為什麼如此肯定呢?」

「因為,狐狸是在追它的晚餐,免子是在逃命!」師父說。

可嘆息的是,大部分人過日子都像狐狸追兔子,以致到了中年,筋疲力盡就放棄自己的晚餐,縱使有些人追到了晚餐,也會覺得花那麼大的代價,才追到一隻兔子感到懊喪。

修行者的態度應該不是狐狸追兔子,而是兔子逃命,要投入全副身心,向前賓士飛躍,否則一個不留神,就會喪於狐口了。

在生命的「點」和「點」間,快如迅雷,沒有一點空隙,甚至容不下思考,就有如兔子奔躍逃命一樣,我每想起這個禪的故事,就想到:兔子假如能逃過狐口,在喘息的時候,一定能見及生命的真意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法課堂 的精彩文章:

這樣懺悔,因緣馬上改變!
讓我們一起看看念佛人有多尊貴!

TAG:佛法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