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前段時間朋友分享了我好多孩子躲貓貓的圖片,我和她看完都是一通大笑。然後我倆自娛自樂給圖片配了文字,今天就分享一些讓大家一起樂一樂。不過大家記得往下拉,笑過之後還是有一些育兒乾貨要分享的。

(圖片來自網路,文字原創)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哈哈,怎麼樣?這些看完不笑算我輸。相信這些圖片里都能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吧。


孩子為什麼不會「躲貓貓」?

這個估計是所有家長都有的疑問吧。記得小D第一次和她爸爸玩捉迷藏,就是原地站著蒙住自己的眼睛。然後具有「遊戲精神」的老公,一直在和我說,你說是她傻,還是她以為我傻啊?

哈哈,其實都不傻,這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必經之路。一般來說,4歲前的孩子還未「去中心化」,也就是不會有轉換視角的能力,無法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這些體現在爭搶玩具、不被滿足就大哭、總是說不等情況,是很常見的。

但「躲貓貓」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他們只從自己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認為自己看不到了,找的人也看不到了。像下面這張就非常典型,躲在明處還不忘把自己的眼睛捂上。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那需要教他們怎麼躲嗎?

這估計是很多人第一反應會做的事情吧,看到孩子躲的那麼明顯,或者永遠只躲一個地方,只用一個套路,馬上就會告訴她,「你要躲這裡,你要把腳藏起來」,等等。然後很經常的,孩子就會不想玩這個遊戲了。

這個就是非常典型的「認真了你就輸了」的案例,父母總過於關注這件事本身,希望把它做對,或者教會孩子做對,但卻忘記去思考做這件事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即使沒學過心理學,其實我們都知道,玩遊戲這件事就是大家開心,在遊戲中加深親子聯結。只要過程你和孩子都享受了,其實規則或者對錯真的都是次要的。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玩好躲貓貓,促進自信,改善叛逆

我曾在《要!不要!怎樣都不爽,這三點巧妙化解孩子的「選擇困難症」》里提過,埃里克森人類發展的八大階段中提出,2~4歲之間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慮相對發展的階段。

在探索自主性的同時,他們內心其實也是非常脆弱的,他們對於自己的自主性、對於這個可以獨立探索的世界充滿了羞怯和疑慮。

這個階段對於孩子今後形成自尊自信人格非常重要,而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需要不斷去學找確定性。除了日常互動外,其實遊戲也是可以給予孩子這份確定性的,而躲貓貓就是很好的方式。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當孩子躲起來時,我們需要多拼演技,即使再明顯,我們也要假裝找不到孩子,最後「央求」孩子出來,「哎呀,寶寶呢,寶寶去哪裡啊?媽媽找不到寶寶了」。

而當我們躲起來時,需要盡量不明顯,讓孩子「找到」我們,「寶寶又找到了啊,怎麼每次都找到呢」。

每當這時,我們就會收穫很多很多孩子開心的笑聲,而這個過程也是在給予孩子賦能:「我有能力隱藏自己,我有能力找到他人」。

我們經常說「可怕的2歲,恐怖的3歲」,其實所有的不配合,歸根到底都是沒被賦予長大的權利。多讓孩子體會「我有能力」,他們叛逆的機率就會少很多。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躲貓貓還能克服「分離焦慮」

說個題外話,如果你家孩子有分離焦慮症,躲貓貓也是很好的方式。你可以稍微延長一點找不到孩子的時間,然後說,「媽媽都急死了,怎麼找不到寶寶了呢,媽媽想哭了,寶寶你在哪裡啊?」。

然後等到孩子自己出來後,又親又抱,和她說,「媽媽剛才難過死了,怕再也找不到寶寶了,原來寶寶永遠會回來的」。

這些對話其實都是說給孩子聽的,離開是會難過不舍的,但離開後還會重逢,重逢就會很開心。這份認知可以讓孩子更快度過「分離焦慮」。

下次再和孩子玩躲貓貓時,請記得~~~

喂,躲貓貓能否認真點?!|躲不好,真的不是智商問題


推薦閱讀

1、上周文章回顧

  • 別讓孩子遇「挫」就「折」,這三點才是打造逆商的關鍵
  • 小遊戲,大智慧,成就孩子獨立的第一步
  • 怎樣選擇都大哭,這三點巧妙化解孩子的「選擇困難症」
  • 1~6歲握筆姿勢里程碑|握對筆也能提高專註力
  • 視頻|讓孩子一學就會的標準握筆姿勢

2、小遊戲,大作用

  • 美國認知老師用這三個小遊戲考核孩子認知發展
  • 這幾個遊戲玩的好,孩子上學後成績也會好
  • 不用每次又吼又叫的,有時用遊戲同樣可以管教孩子

3、陪玩關鍵

  • 心理學教授分享,怎樣陪玩才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 每天和孩子玩來玩去就是老三樣,你差的是這一步
  • 陪著和陪伴千差萬別,這三點才是高質量陪伴的關鍵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水果切切樂,不僅僅是切水果那麼簡單
美法日墨印,五國媽媽管教孩子誤區,也許也有你我的影子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