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浪潮存儲李輝:新技術 新應用 智慧驅動新數據時代

浪潮存儲李輝:新技術 新應用 智慧驅動新數據時代

7月20日,2018全球存儲半導體大會開幕當天上午,浪潮存儲研發部總經理李輝以「新技術、新應用,智慧驅動新數據時代」為題發表主題演講。在簡要回顧了跟武漢機緣與合作,及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技術對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之後,李輝表示,浪潮將與業界主流廠商合作,著力解決數據對容量和對性能的要求,做數據和介質的連接者。在系統層面用新的存儲的系統把新的技術結合起來,實現伺服器和存儲的目標突破

以下內容整理自現場

李輝:各位尊敬的來賓上午好!我是李輝,來自浪潮,負責存儲研發等相關的業務。

非常榮幸應邀來到武漢,武漢是國內存儲器基地的四大基地之一,我曾經來武漢跟一些客戶及老師交流,而如今我們發現武漢已經成為了存儲技術領域的一個核心的熱點區域。

剛才前面劉院士、謝教授等介紹了基礎科學研究在處理器、介質領域的進展以及技術和科研成果。我今天介紹的是存儲系統的相關內容。

今天大家都在談創新,創新是一個主旋律,晶元的創新非常火熱。我今天從「新技術、新應用、智慧驅動新數據時代」這樣一個主題入手,從做系統的角度看怎麼樣給各種介質做一個更好的結合,把介質技術上做巨大的投資和進步反映在客戶應用的層面,反映在在座的每一個人身上。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浪潮。

浪潮是一個系統廠商,伺服器是我們的核心產品,存儲是我們戰略的產品,伺服器在國內市場已經是連續多年第一,從2017年開始伺服器已經做到全球第三,在存儲領域,2018年第一季度出貨容量是國內第一。

浪潮出貨量之所以越來越多,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抓住了互聯網等行業長期的應用趨勢。

浪潮伺服器去年增長速度是業界增長速度的7倍,自身實現了80%的增長速度。在一個成熟市場中能取得這樣一個非常高速的增長,是有一定的困難或者挑戰的,浪潮克服了這個困難和挑戰。

同樣的,2018年第一季度浪潮存儲的增長速度是162.7%。

對於浪潮來講,這只是代表了我們過去,並且希望這會成為新的起點,所以浪潮提出在未來幾年要做到伺服器全球第一、存儲要做到全球第五的新的目標。在這樣一個新的目標下,把自己在計算機領域最偉大的變革之一——快閃記憶體介質逐步取代磁介質這樣一個技術發展的主線結合到一起,在伺服器和存儲的系統上更好地提升產品的能力,服務於廣大的應用,無論是感受到的還是感受不到的應用,是浪潮在未來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方面非常核心的課題。

說到應用,首先我們認為,做系統產品的不能用系統思維,不能局限於系統內部,更應該看一看外面,看看應用是什麼樣的狀態。實際上, 系統之外的應用,也是被很多的新技術所驅動,人們耳熟能詳的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在加入到企業的經營和個人的生活過程當中,催生了更多的應用。比如今天一打開手機就會看到有一個東西會出現在你的屏幕上,非常著名的一些手機上的應用,如抖音,幾個月用戶變成了上億的用戶規模,這樣的一些應用實際上在後台都是離不開這五大技術。

五大技術對應用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看到,這些應用一個非常基本的特點,就是物理世界的內容正在被數據化,數據裡面的信息正在被智能化。舉個例子,人臉的臉部數據正在被各種各樣的智能終端識別,可以拿臉刷手機等等,以後我們沒臉可能回不了家或者上不了班。這樣的應用跟人工智慧等幾大技術結合在一起,共同的目的就是減少對人類時間、體力、腦力的佔用,在未來,開車不用手在方向盤上、上網購物不用自己去搜索,當然,這些應用的主動權掌握在人類的智慧上,人類的智慧和這些應用的職能結合在一起,進入一個所謂的智慧時代。

這個智慧時代,從數據層面來說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而今天的數據已經不是過去的數據,過去的數據只是說在一個企業里的生產數據、財務數據和備份的數據,但是今天的數據,除了新的數據,還是授權採集或者購買的各種各樣的數據,包括過去被認為垃圾的數據,都會被拿回來做應用;數據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次生數據,在大數據環境中可能產生新的成熟效應。可以說,在智慧應用的狀態下,數據是一個完全全新的、更有挑戰的數據。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數據時代,最終從系統解決數據的問題。數據一方面量非常大,雲計算、高性能計算,各種各樣的大型計算,數據量都非常大,比如說為了做針對中國人的AI, 一個英語教師收入記錄了我們4500萬中國人的數據,這對容量有非常大的要求。從浪潮的實踐來看,這些數據量大的項目很多是大工程應用。

反過來看,人工智慧等各種各樣的計算,數據快代表著很多內容,比如說高性能計算,以及618、雙十一等等在線交易的迅捷就意味有很好的服務體驗。這些高頻交易的場景,對大數據處理的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圍繞著我們對數據的判斷,浪潮的計劃是解決數據對容量和對性能的要求,要做數據和介質的連接者,要在系統層面用一種新的存儲的系統把雲計算結合在一起。

如何來實現它?雖然我們有很好的技術,但在系統的開發方面還要做很多工作。比如說硬體上,存儲的內部和外部,需要一些新的硬體技術做全方位的加速。但是只談硬體是完全不夠的,對於存儲這樣一個系統的產品而言,硬體只是存儲的基礎,軟體才是存儲的核心。浪潮軟體在存儲業務中已經達到了幾千萬元的規模了,浪潮還要做更多的一些改造,要奔著快和大。硬體層面所做的新存儲改造、架構的改造,是一種加法效應,在軟體層面所做的工作則是一種乘法效應。

浪潮的一些技術在現有的產品線上也得到了應用。這些應用證明浪潮的技術能力和實力是有機會做成EB級容量、億級IOPS的存儲系統的。

浪潮正在用開放的態度跟業界一起合作,也會參與存儲領域的磁碟陣列等一些國家標準的制定,英特爾和三星也在大力支持浪潮存儲的開發,在此一併感謝所有支持浪潮的所有合作夥伴和科研院所、及所有在座的老師和學生們。並且歡迎大家加入浪潮存儲研發團隊,謝謝大家。

關於DOIT

DOIT是中國領先的科技新媒體,始於2003年,關注科技與數字經濟,洞察IT走向D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IT 的精彩文章:

NVMe、SCM雙拳合璧,推動存儲架構創新
IDC,2018Q1全球存儲市場激增34%,增速最快的居然是它

TAG:DO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