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丨今日大暑,熱蒸雨煮,常推身上這一處,推走濕氣,待秋來~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今日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節氣一般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而大暑一過,秋天就真的不遠了!
↑↑↑聽些不一樣的大暑知識
大暑在五季中屬長夏,土氣所主,脾胃二官當令。是一年中陽氣達到鼎盛,也是將由陽轉陰的時節。
此時夏季過熱易中暑,貪涼又會引起風寒感冒,養生因此格外重要。
大暑起居有三忌
一忌強光
隨著大氣環境改變,紫外線強度越來越高,日光性皮炎也逐漸增多。
防晒不僅是愛美女士的專利,也是老人小兒,及皮膚白皙人士需要關注的問題。
外出時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即使在霧霾或陰天時外出,也可外塗防晒用品,遮陽。
對已出現的晒傷,可用鮮蘆薈去外皮,取汁塗抹患處,十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
二忌暑濕
大暑節氣高溫多雨,雨水受到高溫的蒸騰,氤氳之氣瀰漫,老人小兒及高血壓、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士需格外注意起居。
盡量避免在中午及下午溫度最高時戶外活動,早晚鍛煉避免過於劇烈,宜散步、做操等舒緩的方式。
三忌陰暑
由於天氣濕熱,人易貪涼,暑熱合風寒之氣侵襲,則易造成頭痛、咽痛、身痛神疲,腹脹腹瀉之陰暑之證。
不宜久居空調室內,適當通風。尤其在汗後,毛孔大張之時,更要避免冷氣直入肌理。
如有腹瀉癥狀,可以適當吃些生薑或用乾薑加茶沸水沖泡後飲之,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大暑飲食有三忌
一忌脾虛濕盛貪涼食
大暑時節,要注意清化暑熱,可食綠豆湯、苦瓜等涼性食物。但原本脾虛濕盛的人不宜服用以免折傷脾陽,加重內濕。
二忌燒烤配啤酒
很多人喜歡的夏季夜晚燒烤冰啤是造成脾胃損傷的常見原因,原本脾胃不足的人尤須謹慎。其實,夏季佐餐,酸梅湯最配哦~
三忌多食水果
夏季時令水果如荔枝、芒果、西瓜等,多為高糖高熱量,宜適量服用,補充濕熱天氣本身消耗的能量,但不宜多食,加重脾胃負擔。
水果中宜食用香蕉,其果肉含鉀量很高,能很好的補充夏季大量出汗丟失的鉀元素,緩解中暑和疰夏的系列癥狀。
大暑養神有兩宜
大暑脾胃當令,脾藏意,在志為思。
一宜午睡有時
由於夏季天長,夜晚高溫易造成眠淺,白天睏倦神疲,需要利用白天短暫補眠,午睡或下午的睡眠不宜超過20分鐘,過久則宜造成氣血運行減慢,醒後更覺疲乏倦怠。
二宜常聽音樂
大暑脾胃當令,脾藏意,在志為思,多思多慮易耗傷脾氣。大暑養神宜多關注當下的事物,當適當傾訴,避免思慮愁緒蘊結於內。
可多聽輕鬆舒緩的音樂,在早晚溫度適宜的時候多於戶外行走換氣。
大暑祛濕推一經
大暑是脾胃當令之時,脾主運濕,所以祛濕的關鍵在於健脾,特別推薦推脾經以治濕:暑多挾濕,「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教大家一招不吃藥而健脾祛濕的方法,用手指從三陰交穴處開始順著骨緣推到陰陵泉穴,反覆地推。
推過程中去找最痛的點,把它推到不疼了,脾經就通暢了。每天堅持做不僅健脾利濕,還能減肥美容。
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精彩的圖文版「節氣養生」
想了解更多「大暑」知識
就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吧!
編輯:高繼明
音頻:郭昱彤
請點擊箭頭下藍色的「閱讀原文」
精彩不容錯過!


※最健康的油竟是它!為了家人,你一定要知道……
※節氣養生丨今日小暑,上蒸下煮,養生要「趁熱」~
TAG:養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