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漲姿勢:古代的陝西比現在大多了!

漲姿勢:古代的陝西比現在大多了!

在中國省級行政區中,有許多是以大江大河、山川湖泊等地理標誌作為分界線的。例如河南與河北;山東與山西;湖南與湖北。那麼,大家知道陝西的名稱怎麼來的嗎?

說起陝西的來歷,首先要從一塊石頭說起。

這個柱形界石叫做分陝石柱,目前收藏在河南三門峽。那麼它有什麼樣的故事呢?跟陝西有什麼關係?

故事要從西周初年講起。西周滅商以後,定都豐鎬。王朝建立四年後,周武王病逝,由於即位的周成王年幼,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上卿召公奭輔政。當時,西周天下很不穩定,為了保持穩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遂決定分地而治。

這個分界線選在了一個叫做陝塬地方。"塬"是一種特殊的地貌形式,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高地,大至幾十平方公里,小至幾平方公里,地形是四邊陡,頂上平,當地習慣稱之為塬。

陝塬位於今天的三門峽陝縣境內。自東向西有東凡塬、張村塬、張汴塬等塬,其中的張汴塬,就是歷史上的"陝塬"。

當年周、召二公商定,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於分界之處,稱作「立柱為界」。據史籍《左傳·隱公五年》記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

這就是陝西的來歷。古籍中的陝西,指的是今河南省陝縣以西的地區。但是不包括今天的陝南和陝北,主要是關中平原。

後來隨著西周的滅亡,分陝石柱作為行政分界線的功能已經消失了。在此後的1000多年,在陝西這片土地上,先後建立了13個王朝的政權。秦人在這裡統一天下、西漢在這裡開疆拓土、大唐在這裡開創盛世。

陝西作為一個行政區,是在唐代安史之亂以後。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

至道十五路

到了宋代,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宋朝全境為十五路,這就是著名的「至道十五路」。至道十五路為後來的中國行政區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時的十五路名稱,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湖南、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西、廣東、廣西,今天有七個都作為中國省級行政區名稱。

在十五路里有一路叫做陝西路。在這裡,路是一個直轄於中央並高於府、州一級監察區。當時的陝西路,東盡淆函,西包汧隴,南運商洛,北控蕭關,即今陝西榆林以南、山陽鳳縣以北全境、及山西聞喜縣以南、河南陝縣以西、甘肅涇原、渭川二道所轄地。

元代陝西行省

元代實行行省制。在行省制度的初期,元朝曾經設立了陝西四川行中書省。管轄面積非常大,今天的四川、重慶、陝西、甘肅、寧夏大部分都在這個行政區範圍。

滅南宋以後,進行了一次行政區劃調整。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甘肅正式建省,設甘肅等處行中書省,簡稱甘肅行省,治所為甘州(今張掖市),轄甘肅及寧夏大部、青海東北部及內蒙古西部部分地區。

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將四川陝西行省分設,這一次行政區劃的調整,將傳統上屬於巴蜀地區的漢中劃入陝西版圖。據說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把四川北部的屏障漢中切割出來,以免四川地區搞獨立王國。

當時陝西行省轄境包括今陝西全部、甘肅南部、四川北部等,南與四川等處行中書省接壤。

明代陝西布政使司

明代行政區域劃分為明代在全國設置十五個省級單位,包括:北直隸 、南直隸 、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廣、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共十五個省級單位,為明朝穩定的統治區域,稱為「兩京十三布政司」。因為取消了甘肅行省,因此陝西布政使司面積非常大。包括今天的陝西、甘肅、寧夏大部分。

清代陝西省

清朝在1662年統一中原後,劃前朝的兩京十三布政使司為十八個行省。1668年(康熙七年),陝西省正式分為陝西、甘肅二省,形成了所謂「內地十八省」的格局。

關注陝西文化和旅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文化和旅遊 的精彩文章:

TAG:陝西文化和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