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喬治·馬丁的中篇小說將上小熒幕,就是太空恐怖劇《夜行者》

喬治·馬丁的中篇小說將上小熒幕,就是太空恐怖劇《夜行者》

《夜行者》(Nightflyers)是喬治·馬丁 1980 年的一篇 23000 字中篇小說,它同《光逝》、《沙王》、《萊安娜之歌》、《龍與十字架》等作同屬於「一千個世界」系列,曾入選了 1981 年雨果獎最佳中篇。

原著劇情中,一組宇航員(包括一名心靈感應者)搭乘最先進的太空飛船「夜行者」號前往太陽系邊緣,尋找一個名為 「volcryn」 的外星種族。地球已逐漸變得無法居住,這趟航程也許能幫人類解答如何倖存的問題。然而途中的危險出乎意料,首先是船長將自己和船員隔離,只通過聲音和全息圖像下達指令,比起領袖來更像一個鬼魂;然後是心靈感應者偵測到了船上的另一個存在,這股超自然力量開始屠殺船員……

Syfy 電視台在 2017 年開始開發它的改編電視劇,由《午夜食人列車》的編劇 Jeff Buhler 執筆劇本,馬丁不參與改編,只擔當執行製片一角。7 月 20 日的聖地亞哥漫展(SDCC),馬丁也並未出席劇組活動,但送來了一個祝福視頻,表示自己正在忙於寫作——這個消息反倒讓人安心。

劇組在 SDCC 上發布了一個暫時不對外公開的先行片段(據說畫風血腥)和首部官方預告,雖然是以《星際穿越》式的父女情開場,情節和設定也有所改動,但走向還是經典的科幻恐怖——「這是一個警告,不要把夜行者帶回地球。」

原作正是馬丁為了證明「科幻」完全可以和「恐怖」兼容而創作的。馬丁在自己的博客里解釋道,「我曾經看到一個書評人的文章,說是科幻小說和恐怖小說產生的效果完全相反,從根本上來看是不兼容的。而長久以來作為兩個類別的粉絲,這種論斷在我看來是胡扯。所以我就想通過結合這兩種類型寫作來證明這個說法的錯誤。我覺得結果還是不錯的。」

這一證明便誕生了本作和獲得雨果獎、星雲獎的另一篇中篇小說《沙王》。

喬治·馬丁的中篇小說將上小熒幕,就是太空恐怖劇《夜行者》

初次發表在 Analog Science Fiction and Fact 上的《夜行者》,Art by Paul Lehr

實際上,《夜行者》早在 1987 年就被改編成過一部相當具備年代感的電影,它最終呈現的效果是很廉價的冒險恐怖類,《紐約時報》形容它為「話最多的科幻片」。雖說沒有征服觀眾,但馬丁一直對它抱有特殊的感情,「《夜行者》的電影……並不算成功,但它是一部讓我心生溫暖的電影。它也許沒有拯救我的人生,但實際上拯救了我的職業生涯,我之後寫的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它的存在。」

有《蒼穹浩瀚》的好口碑在前,Syfy 此次推出的現代版劇集自然引人注目。和原作相比,電視劇簡化了一些設定。編劇兼主製作人 Buhler 說,「我們沒有沿用馬丁的『一千個世界』設定,稍微遠離了一點那個世界觀的複雜程度,我們把背景定在 75 年之後的近未來,因此一切都顯得比較現實主義,也基於當代科技。」

他解釋說,設定在近未來,也方便涉及到當下的社會和環境議題,「這不是後天啟時代的地球,每個人都死了,但請你想像一下我們今天討論的所有難題。本劇的概念是描摹出一副生活再也行不通的地球畫卷……地球不再可持續,因而人類要推動地外殖民的探索。」

飛出地球後,另外兩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就凸顯了它們對劇情的影響力,一部是《2001:太空漫遊》,一部是《異形》。毫不意外,劇集死亡率也頗高,「我們每周都在和人說拜拜」。

值得一提的是,原作中的重要角色——一名被基因改造過的流放者船員 Melantha Jhirl,在小說封面和電影中都以白人女性形象呈現,但在馬丁一直以來的設想中,這個角色是個黑人,她的名字直譯過來就是「暗黑之花」。書影為了銷量而選擇更「保守」的形象,馬丁雖然感到愧疚與不開心,但因為出於被前任出版商拋棄的狀態,職業前景不明,所以在當時選擇了沉默和接受。不過如今,權力地位扭轉,他完全可以發表自己真實的觀點:

「我已經沉默了兩次,第三次我決定打破沉默,所以我聯繫了 UCP(環球有線製片),通過他們轉告編劇和製片我正在告訴你們的事,很高興他們聽進去了。」

和 HBO 的合約讓馬丁無法直接參与 Syfy 的電視劇製作,但是他找到機會閱讀了劇本,表示是一次「不錯的閱讀經歷」,而且他意識到了主創將如何把中篇小說延展成幾季。

《夜行者》由 UCP 和 Netflix 聯合出品,將在今年秋天開播。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三伏貼雖好不可盲目使用 兒童敷貼需辨別體質
金星「約會」軒轅十四,這場天空「二人轉」真有那麼神秘嗎?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