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三晉地區的古代大戲台:中華文化的藝術寶庫代表

三晉地區的古代大戲台:中華文化的藝術寶庫代表

說起山西的文物古迹,人們往往會聯想到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等地方,然而,有一種文物卻是慢慢令人遺忘,漸漸消失在人們的眼中,那就是古戲台。那些星羅棋布的古戲台,默默無聞地藏在鄉野。

三晉地區的古代大戲台:中華文化的藝術寶庫代表

山西現存金、元、明、清古戲台三千多座,數量佔全國古戲台的五分之四。戲曲已經沒落,但古戲台身上的華彩從未消失—在山西人心中,戲台曾是他們無法離開的精神聖地。

三晉地區的古代大戲台:中華文化的藝術寶庫代表

山西省的地方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中國戲曲舞台上佔有重要地位。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是山西地方戲曲的四大支柱,稱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異枝,一脈相承,為梆子腔的正宗。積澱並代表著地方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反映出流傳區域的地方民風民俗。

三晉地區的古代大戲台:中華文化的藝術寶庫代表

古代的山西人民為什麼這樣喜愛戲曲?因為在舊社會,窮鄉僻壤,交通閉塞,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貧乏。戲曲是他們唯一的文化娛樂,唯一的精神寄託,看戲也成了他們唯一的社交場所。戲台上,唱出了他們對貪官污吏的憎恨,唱出了他們保家衛國的激情,唱出了他們對理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四大梆子戲,傳統劇目中大多是楊家將、岳家軍、公案戲、愛情戲,這是不難理解的。這也說明了 地方戲和人民群眾保持著休戚相關的血肉聯繫。

三晉地區的古代大戲台:中華文化的藝術寶庫代表

自唐以來,因為李淵父子的關係,許多華麗的土木建築留在山西大地上,遍布鄉野的戲台不過是古建築群落中的一個小門類。對於這些附屬在寺廟、祠堂等「大雅之堂」一角的戲台,人們並沒有進行過多關注。直到近些年,戲曲、建築專家對古代演出場所進行全面調研,才讓古戲台的魅力漸漸散發出來。據統計,中國現存元代古戲台僅有8座(一說為10座),均在山西境內;經歷文革之後,歷代古戲台在山西尚餘3000多座(包括遺址),儘管不及原來的十分之一二,但數量仍然佔全國的五分之四之多。元代是雜劇最盛行的時期,山西保存的多座元代戲台恰恰說明,這裡曾是最重要的戲曲文化中心。

三晉地區的古代大戲台:中華文化的藝術寶庫代表

保護好這些遺留下來的古代戲台,不僅僅是保護我們的文物,也是保護我們民族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山雨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西山雨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