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FCoin創始人張健:合規性不是幣改的關鍵阻礙

FCoin創始人張健:合規性不是幣改的關鍵阻礙

過去的一個月,交易所黑馬FCoin動作頻頻。與保險項目Flnsur戰略合作,設立平準基金,開通創業板並帶動社區上幣新潮流,成立FT母基金投資聯盟和生態合作夥伴聯盟,推出FOne、FCandy兩項新業務,扛起了「幣改」的大旗,FCoin也成了當之無愧的幣改試驗場……

7月23日的在線媒體溝通會上,FCoin創始人張健針對最近動作進行了進一步解釋,並對近期外界對FCoin的疑問進行了集中回應。

針對最近大熱的話題「幣改」,張健談到,「幣改」最大的困難在於兩點,通證經濟模型的設計和利益安排。成熟的產品企業必將面臨成熟的利益安排,它的股東結構、現在所有的資源,如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這需要大量的溝通,需要大量認知層面的升級,還有決心,以及各種各樣的問題。

發幣對於成熟企業來說較為敏感,會否成為幣改實驗區推進的關鍵阻礙之一?張健認為,合規性並不是關鍵阻礙,所有的創新都會面臨這樣的風險,越是顛覆性的創新風險越大,尤其像通證經濟,它的目標與核心是改造市場關係,是極具顛覆性的事,就會面臨很多沒有遇到的問題。但這也是創新者必然面臨的挑戰。

對於新業務,張健介紹,FCandy的定位是一個資金池,放入的各種各樣的資產相當於捐贈,在FCandy裡面投放任何有價值的資產,FCandy都會增發相應比例的幣,這個產品的價值是讓所有社區用戶享受到贈送,包括平台和項目方的福利;而FOne本質上是上幣權的下放,讓所有的保薦機構負責篩選好的項目,每個保薦機構都有自己的專區,在自己的專區擁有上幣權和制訂規則的權利,FCoin轉變成為保薦機構提供服務。

針對幣安指責FCoin買黑稿,張健回應,惡意做空有真憑實據,媒體文章官方並未評論,而針對CZ評價「FCoin模式無法持續」,張健直言,「如果我沒有威脅到你,你為什麼反覆提我?這個很奇怪。說沒有用,要看事實。」

以下為本次媒體溝通會內容整理,有刪改:

問題1:最近FCoin出了不少的公告,概念比較多,請張總先給大家說說FCandy吧,以後不返FT,開始返FCandy是怎麼個玩法?你認為FCandy的價值在哪?未來價格預期多少?

張健:大家好,我今天趁這個比較短暫的時間跟大家集中溝通一下最近FCoin的變化。

我先介紹一下FCandy,FCandy其實公告裡面也講了,它是一個資產池,上面可以放各種各樣的資產。現在我們首期已經放了很多FT進去。什麼是放?其實就相當於捐贈,FCandy進來的資產跟投放人並沒有關係,相當於捐贈。那麼它的價值在哪兒?我設計FCandy這樣一個產品最大的價值,就是它能夠讓所有社區用戶享受到我們的贈與、贈送,包括我們平台和項目方的福利。

在FCandy裡面投放任何有價值的資產,FCandy都會增發相應比例的幣,但是都是折價增發,來保證FCandy的高質量。同時,所有投放到FCandy後增發的FCandy都不屬於投放者,這是FCandy和其它資產池或者各種各樣形式的產品最大的不同。那它屬於誰?屬於所有的Fcoin的社區用戶,以什麼方式給社區用戶?我們設計了很多種給的方式。問題中也提到了,其實不是不返FT,交易費百分之百返還成FT,這個是我們一個既定策略,這個是我們一直要返的。

哪些情況不返FT?就是非交易即挖礦的既定原則,其它的因為都是活動,比如我們所謂的倍增計劃、邀請返佣,這些都是活動,那我們為了壯大社區,為了給社區用戶帶來福利,奔著這兩個目的去推出的各種各樣的活動都是FCandy應該承載的職責。

未來的價格預期,這個我不太好評論價格,我只能說大家去判斷,去看它的資產裡面持有資產,每個人都可以算出它的合理價格應該在哪兒。這個問題就回答完了。

https://support.fcoin.com/hc/zh-cn/articles/360007205054-FCandy發行機制公示

問題2:現在最新的上幣規則是什麼?新推出的FOne交易區是把上幣的權利下放給保薦機構了嗎?保薦機構的選擇標準是什麼?權責與股市保薦機構有何異同?

張健:最新的上幣規則最近確實有一個比較大的調整,就是我們推出來FOne。FOne是在什麼背景下推出的?因為我們在做創業板的時候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排隊報名的項目數量非常大,遠遠超出交易所本身的服務能力,而且很多東西不僅僅是一個服務能力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判斷真實性的核查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為了能夠讓整個機制運轉更加良好,FOne的本質就是上幣權的下放,讓所有的保薦機構來負責篩選好的項目,然後每個保薦機構都有自己的專區,在自己的專區擁有上幣權,擁有制訂規則的權利。我們FCoin轉變成為保薦機構提供服務,底層除了上幣、制訂規則,還有關於項目方其它的技術、產品各方面的支持,就變成這樣一個關係,所以說FOne它將是一個能夠更加把生態做大的方式、這樣一個品牌。

而且權責在這裡面也非常重要,由於這個專區就是保薦機構去開的專區,所以他們也有責任去保證上他們這個專區項目的質量。假如說有些保薦機構推薦質量非常差,我們對保薦機構未來也會有考核,未來有細則逐步推出。我們通過這種方式,通過機制設計的方式,能夠讓真正的好項目湧現出來,而不是被我們交易所卡住。我們希望把這個生態真正做大,把整個行業真正做大。

保薦機構的標準,目前來說主要是選行業主流的一些Token Fund,未來還會擴大。整個標準還是採用一種寬進嚴出的態度,首先只要在行業有一定知名度的,我們都歡迎他加入成為我們的保薦機構,但是我們日後的篩選審核會相對比較嚴格。另外,整體的數量也會有一些控制,比如有些被淘汰的保薦機構不符合我們的標準,可以有新的補位,我們很快也會公布第二期保薦機構的名單。

權責其實有些類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因為幣圈畢竟整個生態不夠成熟,很多東西都是混在一起的,我們試圖在所有的混沌狀態中逐步把成熟的模式引入進來,所以說我們會一步步往前進化。

問題3:FCoin的幣改實驗區就是FOne嗎?會和主板A、主板B的上幣機制、流通機制有什麼區別?一個成熟產品或企業如果想要幣改,需要經過哪幾步?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什麼地方,有無幣改成功的案例?發幣對於成熟企業來說是否合法合規較為敏感,這會否成為幣改實驗區推進的關鍵阻礙之一?你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你們認為哪幾個行業的成熟企業會率先在幣改實驗中取得成果?

張健:第一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幣改不是FOne,之前的公告寫得很清楚。首先幣改是主板C,現在主板有A區,B區:A區是成熟的區塊鏈項目,B區就是一些新興的區塊鏈項目。主板C區主打幣改。

FOne是創業板之前的定位的繼承者,創業板扶持初創項目,創業版這次整體定位升級之後,創業板會專註於扶持成長期的項目,初創項目就交給FOne,FOne把上幣權下放給保薦機構,吸納真正優秀早期的項目可以進來。

其實幣改沒有那麼容易,我們最近發了公告,有一個項目在申請我們主板C的首發,當然也有不少項目在申請,但是其實我們去看這種項目的準備和它本身的質地,它的整個商業模式或者說商業場景的成熟度,我們都會去綜合判斷。所謂幣改會出現兩類,比如我們最近正在觀察提供技術服務的QOS,它在申請我們主板C的首發。這個項目就是一個典型的,有成熟的商業場景,有大量的用戶,同時也有長期的區塊鏈準備。

剛才我說的這類項目是已經有所準備的,所以才能夠很快進入到最終的審核和排期階段,但是有些項目,他只有一個成熟的企業,但是對於通證經濟,對於幣改,企業內部並沒有形成共識,並沒有太多的概念,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長。

我認為,首先就要經歷一個對於通證經濟,對於token,對於coin這些概念非常清晰認知的過程。第二,對於幣改如何能夠發揮威力,能夠設計和它原有成熟的產品或者商業模式結合起來,而且能夠結合得很好,能夠解決各種各樣的原有的利益的衝突問題。所以說這個其實有一定難度和挑戰的事。

如果總結下來,我覺得幣改最大的困難就是兩點。第一點,整個通證經濟模型的設計。因為這個設計對於不同的產品、不同的企業可能不太一樣,甚至對於不同的場景都是不太一樣的,這是比較有挑戰的。第二個難點就是整個利益安排。因為成熟的產品企業必將面臨成熟的利益安排,它的股東結構、現在所有的資源,如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這需要大量的溝通,需要大量認知層面的升級,還有決心,以及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說這兩點是最大的困難。

關於合規性的敏感問題,我是這麼看的,所有的創新都會面臨這樣的風險,越是顛覆性的創新,這個風險越大。我們從歷史上看,所有顛覆式的創新都會面臨較大的風險,因為它的改動比較大。尤其是像通證經濟這樣,它的目標與核心是改造市場關係,它是底層的極具顛覆性的事,就會面臨很多沒有遇到的問題。在原有的整個合規框架內是沒有這樣的一些新興的事物的,主要是這個問題。但這也是創新者必然面臨的挑戰。

為什麼大家總喜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什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氣呢?如果這個東西沒有挑戰的話,大家都不需要勇氣,就像干已經重複了千百遍的事一樣,幣改顯然不是這樣。我覺得這是必然會面臨的,只要你要做這方面的創新,你願意抓住新經濟的機會,那你一定會承受一定的風險和挑戰。當然我認為這個是未來的趨勢,肯定是擋不住的。

而且我也不認為它是一個關鍵阻礙,我認為對於下決心要往這個方向做創新性探索的產品和企業來說,這並不是一個關鍵阻礙。我剛才說的兩點才非常關鍵。首先一定是在互聯網行業和金融行業,或者說這兩個結合,比如我們經常說金融科技在這個領域有大量的機會。其它的領域機會也有很多。成熟的互聯網產品也有很多這方面的機會,這個就不展開說了,話題太大。

問題4:區塊鏈+保險雖有不少機構在涉獵,但如今還無法得到廣泛應用,那麼與FInsur合作的新型保險社區是否只是一個噱頭?「保險即挖礦」是交易平台吸引用戶的福利發放,還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基於區塊鏈技術實現的保險互助?具體運作模式是怎樣的?

張健:FInsur當然不是個噱頭,這個問題在FCoin剛剛出現的時候也有很多人說,FCoin在做什麼,是不是一個噱頭?現在交易即挖礦,甚至行為即挖礦,挖礦的整個理念開始顯露出方方面面普及的趨勢。所以它顯然不是,否則的話它不可能有這樣強大的生命力。

所以,保險即挖礦的理念非常簡單。我再重複一下,跟FCoin的理念本質上是類似的。FCoin的理念為什麼交易即挖礦?交易所它的客戶、它的用戶就是交易者,那作為通證經濟的核心理念,我認為整個商業體服務的主要對象,就像平台和用戶之間的關係,它原來在商業層面是對立的關係,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那我們希望用通證經濟的思想改造完以後,他們是一個統一的關係,哪怕在利益上都是統一的關係。所以說,讓交易者能夠成為FCoin的「股東「,這就是交易即挖礦的本質。那同樣,讓投保人成為「保險公司的股東」,他們在利益上一致的,而不是對立的,是賺錢與非賺錢的關係,這個是我們一個長遠的目標,這也就是我設計這個結構的初衷。

你很難想像在路上開的所有車,沒有上保險就上路,因為交通事故的發生它是有一定概率的,一定會發生,所以說為什麼我們會有交強險這種強制的險種,還有大家要花錢購買商業險。其實對於持有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的用戶也一樣,我們都面臨著巨大的風險,但是我們卻沒有這樣的工具,能夠保障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後能獲得賠償。所以說我覺得FInsur不僅不是個噱頭,它將成為這個行業非常標誌性的創新,而且將為這個行業帶來巨大的福利。

問題5:交易所設置的平準基金目前運行的怎麼樣?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真能平準市場波動,維持穩定嗎?

張健:平準基金一期一個月的生命周期已經結束了,而且也已經在結算流程當中了。目前已經沒有再運行了。平準基金的概念不是我提出來的,所以談不上越俎代庖。我反覆在說一個新興的交易品或者一個新興的市場,特別是它如果擁有很大的創新性,那大家在早期其實不知道對它怎麼定價,而且又處在這樣一個非常複雜的市場環境,又受到各種各樣的謠言、各種各樣的惡意攻擊,所以說短期內波動會非常大,平準基金當時是在這個背景下推出的。

關於是否能平準市場波動的穩定,這個能不能主要還是看這個市場波動的因素和各種各樣其他的情況。什麼叫能?什麼叫不能?平準基金一定能緩解市場大幅波動,你說有了平準市場,這市場就不波動了?或者說就不會暴漲暴跌了?這也不會。因為一個市場價格的形成,特別是短期的市場行為,很難預測,而且非常複雜。所以說他只能夠平抑。

隨著一些不穩定因素逐漸被排除,或者說隨著平台的成熟,這些不穩定因素慢慢就不存在了。比如說早期還有巨大的信任方面的問題,那隨著平台的運行,其實這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小了。大家現在會覺得FCoin是一個非常可靠的平台,一直在努力把這個平台,把社區用戶,把生態做大。那這樣的話,其實有些早期的困難就不存在了。由於我們產品或者整個風控還沒有那麼敏銳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惡意做空等各種各樣的情況存在。隨著我們產品後台監控系統的逐漸完善和成熟,那這方面的風險也會越來越小,所以說整個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走向健康。

問題6:你提過FCoin之所以能取得爆炸式的效果,是「通證經濟」的勝利。能否以此案例,詳細說說您對「通證經濟」的理解?其強大的推動力在於什麼,與之前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激勵機制比有何區別?

張健:我對通證經濟的理解,這個話題太大,我很難展開講。我說一些關鍵點,比如強大的推動力在於什麼?剛才我提到了通證經濟設計的結構和傳統的商業模式和激勵機制最大的不同,是生產關係的反轉,怎麼反轉?剛才也提到,生產者和消費者這是一對,互聯網常見的形式是平台和用戶,其實它們都是類似的,就是一個服務者,一個被服務者的關係或者商品提供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這組關係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下,他們在利益層面一定是對立的。因為商業機構的使命就是賺錢,從哪兒賺?從消費者或者用戶那兒賺。

在傳統的商業模型下,你去買任何商品或者消費任何服務,你和服務提供者和商品的生產者之間的唯一關係就是你支付給他費用,剩下沒有什麼關係。我們大家想一下,這個商業體為什麼能存在?就是因為這些用戶在付費。也就是說這些消費者和用戶是這個商業體存在的依據,但是這個商業體如果發展大了,跟這些你能夠存在的依據和前提並沒有關係,那我認為這是傳統商業模型的問題,未來一定會面臨一次大的升級,而且這個升級現在已經開始逐漸展開了,我覺得它的解藥就是通證經濟。

FCoin就是這樣一次通證經濟的實踐,隨著FCoin的壯大和成熟,交易者逐漸成為FCoin的股東。他在上面不僅成為平台的用戶,貢獻手續費、進行交易,同時他也能夠獲得交易所的「股份」百分之百的返還,返還的FT可以永久享受到FCoin的收入分配,而且是平台80%的收入分配。這個在傳統資本市場是不可想像的事,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傳統資本市場基本上大家不去看分紅,看分紅太少。因為很多公司甚至都不分,常年不分紅的公司太多了。大家去傳統資本市場查查,分紅的基本都是毛毛雨,大家也不care也不關注,分紅的及時性又很差。FCoin模式推出以後,因為幣圈波動太大,早期大家還沒有感受到這個東西的威力。隨著FCoin的成熟,大家越來越能感受到我們這種收入分配的模式是極具顛覆性的,第一是它的分配比例如此之大。傳統的上市公司分什麼?不是分收入,也不是分毛利潤,甚至不是分凈利潤,它有可能公司要留足現金為未來發展。而FCoin直接分的就是收入,而且是收入的絕大部分,平台收入的80%,並且及時性強,每天都分,這個如果放到傳統資本市場,那絕對是顛覆性的一種理念。只是因為幣圈沒有建立起所謂的金融體系和金融的整個概念,還是處於比較混沌的階段。對於事物的定價,對於事物的認知,都還處於非常初期的層面。所以,FCoin和FT的創造和威力需要時間去展現,我經常說的「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FInsur也是一樣,我希望未來各種各樣的基於通證經濟的項目創造新的模式,或者改造原有的模式也能夠擁有這樣的威力,讓我們的客戶和我們的利益成為一致,這個的威力我認為所有人都是遠遠低估了。因為一旦生產關係改變了,一旦服務的提供者和被服務者是利益一致的,整個做決策的過程、做決策的出發點和心態,所有的社區型的架構和未來所有機制設計和玩法都會發生改變,這個我現在越來越深有體會。

通證經濟未來一定會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它將會對原有的商業模型、商業設計和公司制度產生巨大的衝擊,這就是我對未來的判斷。

問題7:很多交易所都存在機器人刷單的情況,這些用戶都是沒什麼實際作用的,請問FCoin如何能讓真實用戶逐漸變多,以達到平台的良性發展。

張健:這就是交給時間吧,我們每天都在迭代,在創新,在做各種各樣的機製成熟、機制完善和以機製成熟為目標的設計,剩下的只能交給時間。我們現在的用戶和交易都持續在增長,它已經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如何讓真實用戶變多以達到平台的良性發展?我覺得現在已經走上這個軌道,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很多人還在指責我們所謂的機器人刷單,我認為,隨著我們平台的逐漸成熟,更多的是量化交易,更多的是為交易者提供真正的福利。大家如果看近期的平台一些變化應該都能感受得到,這個我就不展開講了。

問題8:請問FCoin 改變了業內哪些潛規則、顯規則?

張健:我們跟所有行業的交易所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我們的數據幾乎都是透明的,這個在我們的首頁就能夠看得出來,而且隨著我們研發的深入、產品的深入,我們的透明程度會一直增加。這在傳統的行業是無法想像的事,現在沒有哪家公司公布它的收入,不需要給用戶分,當然就不需要公布了。我們所有的數據都是沒有辦法去偽造的。因為如果是一個黑盒,並不需要向公眾披露數據的公司,那麼是有這個能力去所謂造假刷量的。而我們沒辦法虛增,我們的數據是真實的,我們沒有這麼多錢付給用戶,所以,數據透明是帶給這個行業第一個大的規則上玩法上的變化。

第二,很多用戶說我們平台賺了很多錢。但是比較其他平台,即使在這些平台賺了很多錢的前提下也沒有分給用戶什麼利益,我們賺的錢80%分給用戶,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100%分,FCandy出來之後,在我們的機制設計中幾乎全部的收入或者絕大部分的收入都會投入到回購FT投放FCandy,然後分發給社區用戶形成一個循環。那些指責我們「斂財」的人是無腦黑,因為他沒有看到這個行業現在的現狀,當然還有一些懂的用戶一看就明白了。關於FT,關於FCoin我希望大家看的更加長遠一些。FT它總量是有上限的,而且你只要持有FT一天就能分到一天的收入分配,你只要哪怕持有一個小時都能分到這一個小時的收入分配。對於FT來說,它對這個行業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才剛剛開始,大家拭目以待。

問題9: 張健總你一直說市場要發現FT的價值,但是你說了這句話之後FT價格一直在跌,市場為什麼與你對價值的判斷有如此大的差異?

張健:FCoin才上線一個多月,這麼短的時間去談一個新生事物的價值真的是太早了。我就舉個例子吧,很多年前很多人問我,你總是說這個比特幣有價值,為什麼比特幣一直跌呢?問我的那個時候比特幣從8000跌到900,那時候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我說對於比特幣價值的判斷要以四年為單位,你以幾個月為單位判斷是不準的。

如果拿四年為單位畫比特幣的K線圖,大家看看是什麼樣的一個K線圖。短期的價格是不可預測的,而且它受供需影響非常大,受到各種判斷的不統一、早期對於新事物的不認可,甚至是謠言,各種各樣的因素太複雜了。短期一個交易品種面臨的因素太複雜了,但是長期一定是價值決定,這是毫無疑問的。在FCoin首頁有一些數據,那個市盈率居然在0點幾,大家有興趣的話去A股找找,看一看有沒有0點幾的市盈率。A股市盈率最低的公司它的市盈率是多少?再看一看這些真正的創新型的互聯網公司或者是高科技公司市盈率都是多少,然後大家自己去判斷吧。

「倍增計劃」現在已經改了,我一開篇就提到了,現在已經不返還FT了,因為「倍增計劃「作為活動,「所有贈予社區用戶的福利」都以FCandy的形式返還,這是未來的原則。只有交易即挖礦,交易費百分之百返還成FT這個是不變的,這個也不能變,我在每個公告下面都寫了這個不變。為什麼?因為這是創建FCoin的初衷,就是讓交易者成為FCoin的「股東」,這個初衷是不能變的。

問題10:張總您好,這兩個問題可能會有一點尖銳,這兩天官網公告說FT幣價出現異常波動,然後也有媒體寫文章說是有一個「黑暗幽靈」團隊在惡意做空,並且暗指這個團隊與幣安有關,幣安何一則在社群里稱這是FCoin買幣安黑稿,您對此有沒有什麼要回應的?另外,CZ昨天在韓國首爾媒體問答會也稱「FCoin模式無法持續,是在不斷地賣新幣,可以看到這些幣一直在跌」,您怎麼看待CZ的這番言論?

我再回答剛才一個所謂尖銳的問題,這個其實一點都不尖銳。第一,我們官方公告說了異常波動的問題。我們確實發現有人惡意做空,非常的明顯,這個有真憑實據。惡意做空結果就是這樣,通過連續的程序化交易,去引導整個市場的走向。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緊急採取了措施,限制了3個FT交易對的賣單委託量。當然,這對於正常用戶一點都沒有影響,因為正常用戶就正常買賣,對於正常的用戶我們的限制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對於惡意用戶,他就缺乏了用這種方法去引導市場惡意做的基礎。這是我們針對性推出的一個緊急措施。

至於媒體文章,這是第三方團隊他們自己的調查,這個我不發表評論。但是他們確實向我們反饋了情況,但是我們官方對此沒有評論。

關於CZ說的話,我覺得,這個說有什麼用呢?你為什麼反覆提我呢?如果我沒有威脅到你,你為什麼反覆提我?這個很奇怪。說沒有用,要看事實。

問題11:FCoin上線兩個月,發展迅速,交易量第一,確實厲害,但幣安當上第一花了3個月,真實交易量第一。FCoin現在生態玩的很好,但交易體驗很差,無交易深度,網頁卡死,app不如第三方軟體,PC端遙遙無期,請問作為一個交易所,交易二字是否應該得到尊重?得到重視?這個尊重的意思是他在你那裡的優先順序。

如果你說的是優先順序,我這樣回答,假如說安全穩定和用戶體驗之間,在我們有限的資源下只能先完成一個,你覺得哪個更重要?我們選擇前者,我們一定是夯實核心能力,再逐步優化用戶體驗。因為我們還處於發展早期,我們發展速度也非常快,所以說我們需要有大量的在機製成熟、安全和穩定方向的投入。交易所的核心並不僅僅是用戶的體驗,大家知道如果你看傳統資本市場,根本看不見交易所在哪裡。你交易股票是登陸上證或深市嗎?當然不是,你登陸的是各個券商,大家看到的前台界面都是券商而不是交易所。目前,我們要夯實交易所的核心能力,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完善所有的交易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比特資訊 的精彩文章:

韓國TOP項目FANTOM,MoFAS,Precium線下見面會在上海成功舉辦
東旭藍天1500萬元投資能源區塊鏈公司

TAG:巴比特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