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參加朝鮮戰爭的急先鋒,美國一戰機被米格-15逼得大改變身

參加朝鮮戰爭的急先鋒,美國一戰機被米格-15逼得大改變身

原標題:參加朝鮮戰爭的急先鋒,美國一戰機被米格-15逼得大改變身



格魯曼F9F「黑豹」是格魯曼公司這家致力於美國海軍生產艦載戰鬥機的老牌廠商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黑豹」是美國海軍參加朝鮮戰爭的急先鋒,也是第一種擊落米格-15的美國海軍飛機,該機在服役中的另一個傳奇歷史是成功從平直翼戰鬥機變身為後掠翼戰鬥機,從「黑豹」成長為「美洲獅」。

1950年11月在朝鮮出現米格-15後,「黑豹」後掠翼型的需求變得更為緊迫。米格-15安裝與「黑豹」相同的「尼恩」發動機衍生型,速度卻快了161千米/時。12月海軍和格魯曼達成共識,當務之急是儘快研發「黑豹」的後掠翼型。1951年3月2日雙方簽訂合同,把3架未完工的F9F-5改裝為後掠翼原型機,公司代號93號設計。



其實早在1946年1月的XF9F-2/XF9F-3「黑豹」合同中,美國海軍就要求格魯曼公司研製該機的後掠翼型,但是格魯曼擔心後掠翼的低速性能變差,說服海軍推遲「黑豹」後掠翼型的研發。


格魯曼93號設計基本上就是把「黑豹」的平直翼換成後掠翼,保留了F9F-5的機身、垂尾、發動機、起落架。新機翼和平尾的前緣後掠角35度,為了把失速速度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同時增加了前緣縫翼盒後緣襟翼的弦長,同時增加了機腹下方開裂襟翼的面積。新機機身加長了60.96厘米,翼根進氣口向前延伸並增大了翼根後緣整流段。此外新機還增加了下半部分方向舵的弦長,上半部分未作改動,但增加了一個偏航阻尼器。取消了翼尖油箱,通過增加前機身油箱的容量和在機翼前緣增加的軟式油箱,部分補償了內油的減少。內油總量從F9F-5的3797升減少到3479升。


因為93號設計相對於F9F-5改動巨大,當時人們以為海軍會分配一個全新的編號。因為格魯曼的機型序號已經延續到11,所以新機編號也許會是F11F-1。但海軍最後還是決定沿用「黑豹」的老編號,定為F9F-6。但新機延續格魯曼戰鬥機的傳統,獲得了「美洲獅」的綽號。


F9F-6的兩架試飛原型機(BuNo 126670和126672)和一架靜力測試機身(BuNo 126671)改裝自3架未完工的F9F-5機身。後掠翼的改裝進展迅速,第一架F9F-6(BuNo 126670)在合同簽訂後的第6個月就準備好了首飛。1951年9月20日該機在試飛員弗雷德·C·羅利的駕駛下升空。原型機安裝一台普惠J48-P-6渦噴發動機,起飛干推力2835千克,噴水加力3175千克。該機安裝了傳統的突角補償副翼,用於橫向控制;以及傳統的帶配平調整片的升降舵,用於縱向控制。早期試飛發現F9F-6在高速時會出現反向操縱現象,橫向和縱向操控性也不好。



引入全動平尾後解決了反向操縱問題,通過在機翼上表面安裝「襟副翼/導流板」擾流板改進了橫向操控問題。在正常飛行時全部擾流板作為一個整體動作,但其中的導流板部分可以單獨動作。為了抑制機翼上表面氣流的展向流動,保持有效的橫向控制,還必須安裝大型翼刀。

讓大家驚喜的是,F9F-6原型機比平直翼的F9F-5具有更好的艦載操控特性。海平面臨界馬赫數從0.79提高到0.86,10668米臨界馬赫數提高到0.895。第一架原型機(BuNo 126670)後來換裝了YJ48-P-8發動機,推力增加到3289千克,無需噴水加力。



首批30架F9F-6安裝3175千克推力的J48-P-6A,剩餘的換裝3289千克推力的J48-P-8。內置武器為4門20毫米機炮。此外該機具有兩個掛載一枚454千克炸彈或一個568升可拋副油箱的翼下掛架。


後掠翼F9F-6「美洲獅」的出現,終於使美國海軍獲得一種在性能上能與米格-15和F-86抗衡的艦載戰鬥機。但「美洲獅」因問世太晚而沒有趕上朝鮮戰爭,戰爭結束後不久,大量「美洲獅」裝備了海軍的艦載戰鬥機中隊,在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地區進行了多次部署。到50年代中期「美洲獅」已成為美國海軍數量最多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們都非常喜歡「美洲獅」,該機易於飛行,艦載操控能力出色,結構堅固。但是50年代末隨著新一代的超音速艦載戰鬥機的出現(沃特F8U「十字軍」和格魯曼F11F「虎」),F9F-8「美洲獅」迅速過時了。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鼎盛軍事 的精彩文章:

備受好評價格可以接受,中國空軍對蘇-35戰機是情有獨鍾
戰機中最成功一款產品,俄羅斯飛行員駕駛搶手貨執行任務

TAG:鼎盛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