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凈友伴左右,一室渡清風

凈友伴左右,一室渡清風

書房,作為一天之後聚神,內觀和內修之所,有熊始終喜愛清雅,戒奢豪。書房也叫文房,在裡面休息,閑下來做點什麼?據考,古人有四十六種文房器玩。今天,有熊就從香爐說起。

蘇軾《賞心十六事》之第九說的是「晨興半柱茗香」。早晨點香喝茶,神清氣爽。在書房,記得不可選熏衣香體的檀香,而應擇頤養身心的沉香。有了好香,自然要有精緻的香爐來配。

香爐多為黃銅製作而成,宣德爐是眾多銅香爐中之大雅經典,因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監造得名,簡稱「宣爐」。文徵明曾孫文震亨在《長物志》中稱:「文房諸器,宣爐為首」,可見其地位之高。它有許多樣式,衝天耳三足爐是其中一種。

這尊湖水藍琉璃衝天耳三足宣爐,是有熊的朋友手藝人牧之的作品。

琉璃有它自己的語言。相比黃銅,用琉璃製成香爐的工藝更繁縟、鑄造更艱難,所以在明清時僅限宮院賞玩。存世至今,也不過故宮博物院藏的幾尊乾隆朝琉璃香爐。

牧之的這尊花費兩年時間完成,剛開始成品率只有10%。

飽滿圓潤,簡約有力

琉璃造爐,殊為不易

器型上它糅合了明代宣爐的質樸敦厚和清代宣爐的圓潤秀美,有一種現代美感。牧之說:「它是放在現代家庭里的,而不是古董堆里,所以要有現代的表達。」

顏色讓人出乎意料。牧之在微博上做了「民意調查」之後確定使用中性的湖水藍,女性買家喜歡叫它「馬卡龍藍」。與黃銅不同,琉璃的顏色靠厚度表達。「厚一毫米和薄一毫米的藍色是不一樣的。」

牧之說:「山林故友,燕居焚香,是他喜歡的境界。」

琉璃手藝人

牧之

牧之的工作室藏身在上海玻璃博物館的西側,取名「逸舍」。掀開半扇輕盈竹簾,幽暗的屋內有幾抹明媚光亮點綴。一踏進去,便聞到了沉香的獨特味道,清甜中夾著點葯香,令人感到通透、清涼,仿若小隱在山林。

明式簡約的木質書案上,擺放著各種茶具器物,菊瓣紋白瓷杯碟、琉璃公道杯、萬字紋佛磚、象牙扳指……方寸之間流淌文人雅士的意趣。

牆邊案角,透明的琉璃荸薺瓶如一汪清泉,滋養著剛冒出嫩芽的枝條,頗具禪意。

一眼瞥見窗台上那尊琉璃宣爐。沒有點香,因為大小正好可盈握,既能賞玩又可以上手。它的表面摸起來是溫潤的,手感有點像玉。

另一廂的畫桌上有兩件趣意的琉璃文房,一件是琉璃筆山,冰川藍。也可作香具或茶具架擱。

取宋代墨玉筆山為原型,

開發耗時近一年,可作香具或茶具架擱。

像極了潘素筆下的《秋山煙靄圖》。

還有一件是琉璃湖石,潤白色。

牧之為其取名「輕雲」,並賦詩一首——瘦漏迷濛相,凈透一掌間。案頭有輕雲,何懼焦與灼。

傾力兩年多時間,修打造

牧之嚮往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點點香,喝喝茶。

誰都想不到眼前這個語調平和,氣質儒雅的手藝人,十幾年前是一個常常三天三夜不睡覺、忙得心煩氣躁的影視工作者。2001年,上海美術館的「2001國際現代琉璃大展」上,琉璃的剔透光彩把牧之給迷住了,一眼瞬間,人生軌跡發生了奇妙的轉折。

為了研究琉璃,牧之白天在影視公司上班,晚上回家整理資料、做網站、搞論壇。後來陸續發現,國外有很多研究琉璃的資料,也有大學考古專業的教授在做這些事,牧之就開始整理他們的論文。光有理論知識還遠遠不夠,牧之回憶當年一天會看上千件琉璃器物,包括圖片和實物,主要是做強化記憶的訓練。

最初的十年間,牧之一有空就各個地方跑,逛古玩城、拜訪藏家。自己也自然而然地收藏起了古代琉璃。剛開始是買標本,因為得知道掰開來什麼樣子的——有些外面看是不透明的,其實裡面是透明的;有些以為只有藍色和綠色,其實還有黃的、紫的。牧之說:「古代琉璃,是靠時間玩出來的。」

2006年,牧之一手籌辦的中國琉璃網正式上線。至今回憶起來,工作量驚人,在外人看來只有真心喜歡才能堅持下來。更出乎意料的是,三年後,牧之辭去了工作,這意味著他放棄了每月不菲的固定收入。那兩三年,他堅持做網站,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身邊許多人搞不懂他在做什麼,每天對著電腦,不賺錢,也不賣東西。堅持得很辛苦,但所幸熬過來。這一切還是源於喜歡。

在整整十年的積累中,牧之透過琉璃歷史窺見當代市場上的泛濫著各種以「花開富貴」為主流的琉璃器物,觸動極大。「琉璃怎麼都做成這種樣子啊?」、「真的那麼難么?」於是,萌生了自己試試的念頭。

湖水藍琉璃衝天耳三足宣爐,就是牧之的第一個作品。從2011年開始畫草圖,直到兩年多以後才做出來。「有的東西不是我想做就做的出的,比如外力問題,廠不在了,有的師傅可能改行了。我自己控制前期和後期,設計、稿子到成品,製作和生產交給工廠,師傅只能做到百分之八九十,最後的效果,打磨拋光由我自己處理完善,還有包裝等都自己做。」牧之抿了一口茶後,遞給我一個織錦緞的盒子。

打開,裡面除了琉璃宣爐,牧之還特意為香爐搭配了香和香插。他覺得找香這件事會難倒90%的人,這違背了他希望買家通過使用來親身感受琉璃之美的初衷。所以他專門找了100%純天然的沉香。打開盒子,有熊發現就連香插和固定香插的大頭針都十分精緻。想必,買回家用起來是既舒心又方便的。

在盒子外面,牧之用宣紙籤條精心書寫了「無相佑」三個字。這一聽就是牧之取的。因為他信佛,但平時很少拜菩薩祈求,他的心安來自於生活,不是點根香就行的。又或者說,琉璃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它讓他安心,靜心。就像他自己說的:「我覺得我不是藝術家、不是設計師,我就想做我想的東西。」

「就是一種生活狀態。」

【 有熊記 其他推薦 】

憨厚,踏實,溫潤,暖心,

燃一支清香,泡一壺老茶,

坐看煙雲如祥瑞狀,升起~

蒙蒙半透,如霧似紗,

一枝斜旖,半朵幽芳~

葫蘆,福祿。

透明藍灰,飽滿可愛。

每一個氣泡,

都在杯上留下別有韻味的痕迹。

如水清透,如紙靈動。

小小一盤,秀色可餐。

盈握在手,別緻有型。

可賞可用,兩全其美。

/特別說明/

1、琉璃製品,易碎易損,有熊將悉心包裝後,以順豐快遞發貨,順豐快遞不到的地區,採用郵政專遞送達,運費請諸君自理,敬請諒解。

2、沒有質量問題,不接受退換貨。若有質量問題,請在第一時間聯繫有熊,並確保外包裝完好。

3、購物愉快!尤其是你在有熊記的購買經歷,希望是愉快而滿足的。

更多產品可點擊直達

點擊有熊記LOGO

可進店參觀

「有熊記」現已開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型物志 的精彩文章:

提升幸福感的一件小事

TAG:型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