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牽動萬人心的防城港山心沙島,給了我們希望

牽動萬人心的防城港山心沙島,給了我們希望

文:覃春

攝影:劉德生

2018年5月7日,山心沙島生態島礁項目環評進行了第二次公示,迄今為止,對《防城港市山心沙島生態島礁項目》方案沒有收到針對其項目內容的反對意見,這意味著沙島就要馬上開始被修復了。

攝影:劉德生

在這裡,首先要祈禱它,修復後的山心沙島,水鳥們的明天更美好!但願今後的沙島環境,效果達到了我們人類美好的願望;但願修復的時候,是做一期海堤工程先看一看,鳥兒是不是還適應?它們是不是還喜歡、還願意來?沙島就像我們的眼睛,修復的時候可要謹慎又謹慎。

對這個修復工程,至今我一直擔著一顆忐忑的心,因為,我們人類不可能比大自然的手更高明,怎麼修復也回不到原來大自然給予的狀態了;但是我也很理解為什麼一定要對沙島修復。

攝影:劉德生

因為人類的過度活動,北部灣海岸帶適合水鳥遷徙的棲息地已經所剩無幾。近年來山心沙島變成水鳥遷徙集中歇腳的地方,也是因為別的地段開發過度,它們的生存空間急速壓縮,不得不轉到這裡來擠在一起。而山心沙島也因為自然的變遷,或者別的海岸段的開發改變了大海的流向規律加速了這種變遷,目前山心沙島受侵蝕的情況日益加劇,島的面積也在逐步縮小,如果不修復,也許有一天,這個島就沒了,那水鳥也就沒有了這個家,它們在北部灣海岸帶已經沒有地方可去,這也是政府為什麼要修復沙島的一個出發點之一。

我們人類對生態的破壞所造成的惡果直接影響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而這個現象目前這麼突出,讓我們人類自己都感受到,這個教訓真是太慘重了!

很高興地看到,在這個第二次環評公示中,政府修復沙島出發點之二、之三的搭車項目沒有了。從這個沒有再出現的項目里所經歷的歷程走了近三個月,頗有些感慨,願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攝影:劉德生

2018年2月12日,在當地政府第一次環評公示的沙島修復項目里,有些項目確實是沒有從鳥類棲息地的角度出發的。雖然也是考慮了「人和自然的和諧」,但從熟悉鳥類習性的人來看,這類項目是要把水鳥趕出這個島嶼的節奏啊。不容商量,筆者當日立即給公示的信箱發去了自己的態度。幾天後又陸續有了一些個人也把他們的意見發給了公示的信箱。從這種行動可以感受到社會民眾的進步,對環保的關注、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敢於表達意見,這是一個公民社會形成的最基本要素,可喜可賀。

筆者給沙島提出的修復方案,不僅得到熟悉的老前輩金濤先生的支持和建議,也得到了中青輩的鳥類專家蔣愛伍先生和其他關注鳥類命運的朋友的支持和建議。這些朋友們都是中青年人,他們對於保護鳥類事業的熱情,是很有希望的力量,這是鳥類的福音,歸根結底是人類的守護者。

支持我的各路專家中,很值得向他們致敬和感謝的專家們是那些我不熟悉,不曾謀面的專家。因為修復沙島的可行性方案內容觸及多個專業,像鳥類棲息地如何保護、島嶼的底棲生物如何保護等牽涉到鳥類、海洋生物、自然保護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修復島嶼的生態海堤又包含了多方面的海洋工程技術知識。

攝影:吳思謙

因此,如何選擇才是最科學最合理的方案,都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完善的。

當我把幼稚的沙島修復方案通過朋友,甚至有些就是在網上找到他們的信箱便直接發去給專家後,都得到了這些專家認真地答覆,並提出了他們中肯的意見。他們對我提出的方案的認可和提出的可行性意見,是促使當地政府徹底拋棄第一次公示中的項目內容的主推手。

在此,再次向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副所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鳥類學家張正旺先生,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中華鳳頭燕鷗的大陸拯救項目負責人陳水華先生,山東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曾曉起先生,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李建強先生,南京水利研究所河口及環境工程研究室副主任馬進榮博士,中國海洋大學馬英傑教授,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島海岸帶研究中心主任豐愛平先生,河海大學趙忠偉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誠地感謝!

南京水利研究所馬進榮博士在回信中說的「我把防城港當是我的第二故鄉的」,讓我動容。後來,馬博士還親自到山心沙島來調研,多次認真負責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這是學者的楷模。

特別要點贊的是,在這次沙島修復方案的討論中政府的態度。當地政府在收到我發到公示信箱的信件後,第二天(13日)就和我取得了聯繫,並認真地聽取了我的觀點。而當2月17日再收到我寫的《防城港山心沙島生態島礁項目》修復方案第一稿,這種來自民間的建議方案時,政府工作人員並沒有排斥,而是一直以支持的態度關注該民間方案的修改進展。並以合作的態度聽取我所請到的專家們對這份民間方案的態度和建議;耐心地等待這份來自民間的《防城港山心沙島生態島礁項目》方案從第一稿完善到第五稿。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最後的政府主持的方案。之後,政府立刻召開省內外專家討論會,論證新的山心沙島修復項目方案。這為最終形成第二次公示內容《關於〈防城港市山心沙島生態島礁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打下重要的基礎。

當地政府的這種態度讓所有參與提意見、完善這份民間方案的人士感到無比欣慰,這是政府高效工作、文明進步的表現。

作為民間方案的主持者,通過這個事例,我有兩點體會想表達:

如果想協助政府按照自己認為正確的理念走下去,必須拿出一個可行性的方案去提建議。空講是沒有用的,說易做難!只知道抱怨,或無端指責,對解決問題只有副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不管從事什麼行業,即使是政府管理人員,都有知識層面的局限,但只要把國家的利益、人和自然和諧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正確的理念也就變成了第一位。才會在管理項目時體現永續發展的理念,多方互相尊重,認真探討,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保護山心沙島,正在政府與專業人士、民間保護力量、媒體等多方力量的合力推動下,在正確的軌道上有序進展。3個多月,多方溝通,使方案得以不斷完善,為持續發展,保護僅存的、稀少的原生態地域,實踐出靠譜的可行性路徑。

唯如此,牽動萬人心的山心沙島,才是生命的希望之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使者 的精彩文章:

觸目驚心的巴厘島動物虐待真相
世界上最後一隻「跳舞熊」終獲自由

TAG:自然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