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向垃圾示愛:從海洋垃圾泛濫談到蚯蚓哥消化垃圾的方法與堆肥項目

向垃圾示愛:從海洋垃圾泛濫談到蚯蚓哥消化垃圾的方法與堆肥項目

這些天發現微信朋友圈被海洋塑料垃圾泛濫、塑料回收處理等問題刷屏,大家對英國女王抵制塑料的行動表示歡欣鼓舞。

海洋垃圾的出現確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一條海洋垃圾帶被發現在北太平洋的一片海域上,面積相當於一個德州。隨後,20世紀70年代,人們在北大西洋發現了第二條海洋垃圾帶,形狀狹長,相當於古巴到弗吉尼亞的距離。很快,2010年,人們又在印度洋發現了第三條海洋垃圾帶。近日,人類又發現了第四條海洋垃圾帶,地點在南太平洋,面積超過了兩個加州。

海面的塑料垃圾哪裡來的呢?我在《精靈鼠小弟》看到這麼一個情節,居民的垃圾被收集後倒到船里,然後運到海外丟掉。

這是一個外國的童話故事。蚯蚓哥還沒有機會到國外考察垃圾處理的情況,所以不能判斷這個片段的真偽。但我傾向於相信這是真的。

在中國,塑料瓶隨便丟的情況並不會引起垃圾滿天飛,甚至很可能是你還沒有丟下,就已經被人盯住了――難道大家沒有聽過拾荒大軍?

當然我這麼表達並非支持隨手丟垃圾,蚯蚓哥特別想每個人都有良好的垃圾分類行為,這是社會文明的一個表現。在中國有一個行業叫做廢品回收,蚯蚓哥小時候常常拿些廢鐵、舊電器、舊報紙什麼的去賣,得到幾毛錢可以買很多零食,所以我對廢品回收站確實有些好感。後來我們了解到一些悲傷或溫情故事,比如父母撿破爛供孩子上學或給家人治病,裡面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撿垃圾實現某件事情。

回收站可以回收的垃圾實在太多了,舊電器、金屬、塑料、紙張等等。包括塑料袋,我打聽只要收集足夠多――也許要以噸為單位――都是可以回收的。

我的老家在陽江市閘坡鎮,地處海陵島上的一個小角落。在我成長曆程里,從來沒有聽過沿海城市要把垃圾倒進海里。笨蛋都知道,倒到海里的垃圾是會漂回岸邊的。而且以前垃圾量不多,空地多(現在確實是越來越少了),隨便找個遠離人群的地方一扔就完事了。還要找船拉到海里?有病。

拾荒大軍一直在從事著垃圾分類工作,他們讓很多已經定義為垃圾的材料重獲新生。蚯蚓哥認為應該向他們致敬。雖然這種說法感覺有點奇怪。

蚯蚓哥早前了解垃圾問題的嚴重性後,曾經對塑料恨之入骨,巴不得除之而後快。但當我慢慢冷靜下來,突然發現生活中處處已經離不開塑料。假如塑料真的突然不見了,我們的生活還有現在這麼便利嗎?

我想說,塑料被人類製造出來,就是來造福人類社會的生活。塑料這個材料本身沒有錯,它源於石油下腳料,也算是廢物利用的產物。問題是錯在人類沒有完全了解它就濫用它;而且在發現了塑料難以降解的問題之後,我們仍然繼續濫用它。這當然是一件可恨且可悲的事,因為最終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離環境污染帶來的傷害。但這是誰造成的呢?每一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這是事情真相。

當我們吹捧某個國家垃圾分類做得怎麼樣的時候,也請看到我們國家很努力的進行垃圾分類的工作。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在我國進行了至少二十多年,各地的垃圾桶也投入越來越多,處理垃圾的機器越來越強悍,垃圾分類的提示也越來越細緻清晰。

但垃圾分類工作到目前為止仍然不得善終,為什麼?因為最根本且最嚴重的問題無法解決:餐廚餘無法處理。正是這些容易腐爛的餐廚餘垃圾發出惡臭,骯髒得要死。其實國外也沒有辦法處理這部分垃圾。

在網路上隨時可以找到很多專家的文章,說餐廚餘能夠回收餵養動物,或者做堆肥等等。也可以找到相應的專利技術文章或設備,讓我們把餐廚餘快速做成堆肥。但這一切工作無法得以推展,為什麼?

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沒有分類就無法進行相應處理。餵養動物的餐廚餘垃圾其實要分得很細緻,比如牙籤紙巾貝殼骨頭等都要分開。技術是另一個原因,做堆肥好像不是人人都能夠完成的任務,在城市裡面有心做卻沒有地方。還有就是利益關係的原因,在家分類再好的垃圾到了垃圾桶前面都混一起,普通的我何苦為難自己為難家人?

當餐廚餘垃圾沒有辦法妥善處理,根本問題就得不到解決,在此之上提出的所謂解決方案就是無根之花、空中樓閣。每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沒有意義沒有好處的事情誰願意做呢?

做為一個普通的居民,蚯蚓哥分類垃圾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減少垃圾丟棄。可回收的垃圾拿去賣掉,或者裝滿一袋放到垃圾桶旁,方便拾荒者撿到一塊幾毛錢;餐廚餘則用來做堆肥;實在不可回收無法再利用的垃圾才丟進垃圾桶里。

所以我做堆肥只考慮不臭不髒的處理方法,並不考慮完成之後的堆肥效果。但實際上做好之後,種出來的植物都特別健壯。

(近處的蕃薯葉與遠處的一大片南瓜,都是自生自長)

我是這麼做的:先用木板或磚頭圍一個小花圃,約50CM高,長度無限。然後準備足夠的干樹葉或乾草,最好是有木糠(鋸末)或者穀殼,只要是乾的植物材料就行,越碎越好。堆肥之時在花圃底下鋪一層乾材料,然後薄薄放一層餐廚餘,薄薄蓋一層乾材料,面上再蓋一層泥土(啥泥土都行)。這樣就處理完畢了,如果餐廚餘很多,或者每日進行,接下來就是廚餘、樹葉、泥土這樣的順序層層覆蓋,直到堆滿。在最頂層的泥土稍微厚一些,就可以直接播種或移苗種植了。

我做的花圃比較長,所以每次我都只用約50CM左右的長度,比如從左邊開始,堆滿50CM後往旁邊堆。這樣就可以在最早堆好的地方種東西,若整個花圃能夠堅持3個月,最早堆的那一塊就可以挖開再堆新的了。

只要餐廚餘鋪得薄,乾材料蓋得夠多,兩者混合足夠好,這樣處理的方式就不會散發出任何臭味。我在大約兩三平方的地面就可以處理自己家庭所有的餐廚餘垃圾,整年外丟的垃圾不會發臭。

但當我住進城市裡時,這個工作沒有干幾天,就做不下去了,空間有限啊,半平方的地方都沒有--生活現實就是這樣,為了垃圾把自己一家弄得那麼苦逼幹嘛呢。後來就暫時放下了。

我在處理近兩百號人的團體餐廚餘垃圾時,買了一個破碎機。把垃圾及落葉都粉碎之後再堆肥,事實證明確實可以加速效果。樹葉與廚餘有更好的混合,更容易腐熟,味道更容易控制。但因為當時買機器時為了省錢,造成後來這個機器帶來的激氣比便利多。目前還得為這個機器苦惱,買了電機與減速機仍然帶不動,還得改裝。這是對機械不夠熟,考慮不周造成的結果。

接下來的時間,我計劃啟動一個項目:每天用乾材料與菜市場的垃圾製作5-10噸左右的垃圾堆肥。方法依然與上面基本一樣,只是不用泥土,粉碎混合後,一個月內約兩次翻堆,然後就是避雨遮蓋,約三個月便自行成熟為堆肥。這種堆肥就是直接可以做為農業肥料使用了。這是一個可以用垃圾產生經濟效益的項目,我想讓所有人看到:垃圾其實很有價值。只是我們打心底厭惡它,不會利用它,不會整合資源讓它重新產生價值而已。

但這個項目成功之後仍然很難推廣。因為最初沒有垃圾分類,把混在一起的垃圾重新分類實在太困難太噁心了。若不是為生活所逼,或者是像蚯蚓哥這種神經病,幹不了這個活。

所以蚯蚓哥有一個最終的設計,可以從源頭進行垃圾分類並轉化成為資源,那是實現蚯蚓哥消化世界上80%生活垃圾的夢想的工具。為了保護這個技術與方法以後可以讓每個地區平等使用,蚯蚓哥為它申請了專利。但這個計劃涉及投入金額太大,具體的數據還沒有出來,講出來估計也沒有人相信,在此就不談了。

當堆肥項目正常運作並遍地開花時,餐廚餘、城市綠化廢棄物、農業秸桿都將得到善用,土地也將真正得到善待。

目前蚯蚓哥急迫要做的事情是為堆肥項目籌集一筆資金。機器的投入約25萬,項目三個月的運轉費用約20萬。因為堆肥三個月成熟後即可銷售,後面的資金就自主運轉了。所以預估籌集50萬便能順利運行。

目前項目的合作農場夥伴已經落實,工作土地已經準備好,材料的來源談好一半(樹枝葉部分),機器已經有成熟的設計,堆肥的技術當然是很成熟的了。

餐廚餘的來源目前選擇的方向是餐館與大型菜市場,預估每天需要3-5噸。大型餐館的餐廚餘多數被做為潲水收走,所以大型菜市場的材料來源會更可靠一些。

至於堆肥的銷售,計劃是與返鄉青年所創辦的生態農場合作。像目前合作的農場每年需要購買一百多噸的有機肥,他們聽了我的計劃,紛紛表示支持,畢竟這是更清晰的肥料來源,真實且環保,必需相互支持啊。

這個項目的年收益是挺可觀的。每天若製作5噸堆肥,一個月即150噸,按有機肥700元/噸的價格,一個月產值就是105000元。投入50萬第一年的利潤就有近40萬。若產量翻倍,每天生產十噸,效益就不止翻倍了,收入將超過100萬。

(表內數據有部分暫作隱藏)

所以這次在設計採購機器的時候,要考慮一次到位,購買每天能夠處理十多噸垃圾的機器。

等資金到位,蚯蚓哥馬上就去採購機器回來動工。不知道有沒有人主動願意投入這筆錢呢?

為了籌集這筆啟動資金,蚯蚓哥打算進行巡迴分享。只要有人願意聽,我就去講,推廣垃圾堆肥方法,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帶動大家動手處理自己家的垃圾。能夠減少一點垃圾丟棄,也就值得了。

這不是公益項目,但蚯蚓哥想找願意做公益的人來面對這些錢。我不知道項目最終能夠賺到多少錢,目前也不知道賺了錢怎麼分給投資者。因為在經濟上蚯蚓哥基本就是白痴,雖然愛錢,也需要錢,但總不太習慣與鑽錢尖的人打交道。這些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來干好了。蚯蚓哥只願意醉心於垃圾――把它變成錢,哪怕只能變成一點點錢,也要證明它確實擁有價值。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錢)。想與蚯蚓哥合作,願意投資本項目,或者有其他想法,可以與蚯蚓哥溝通:18475295533。

可能嗎?每天幾噸的垃圾可以產生這麼多錢?

不可能嗎?帳面確實這麼表現了。

賺錢多少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只要能夠產生持續工作的價值就行了,這個項目產生社會效益的價值無法估量啊。

所以只要蚯蚓哥能夠活下去,就會全力以赴去推進垃圾分類與堆肥事業。

這個項目目前最大的困難是缺錢,沒有錢無法啟動;但項目若成功,遇到的問題將是錢太多――引發某些集團利益的眼紅。特別是化肥相關的公司,因為生意嚴重愛影響而出各種的招,到時估計會有很多專家跳出來,說這種堆肥方式不夠科學,指責這些堆肥缺乏某些重要元素……。

到時候再說吧。

這個世界沒有廢物,只有不願意考慮去運用它的心。

有你參與,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美麗。

愛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蚯蚓哥的行福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蚯蚓哥的行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