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山有四位「都頭」,一位堪稱完人,一位最為憋屈

梁山有四位「都頭」,一位堪稱完人,一位最為憋屈

梁山108將中,有四位為都頭出身。都頭的職稱,在宋代本屬軍職,為低級軍官,相當於連長。但《水滸》中的這四位都頭,卻無一例外地,都在縣衙當差,而縣衙卻無都頭之職位。而根據書中的這四位都頭的工作職責(緝匪捕盜)來看,其實就屬於縣衙的衙役捕快,都頭實際上就該為捕快的班頭。

第一位,朱仝。朱仝綽號美髯公,鄆城縣人,家境富裕,本為鄆城縣馬兵都頭。與宋江交好,極重情義。曾義釋晁蓋、宋江與雷橫等,因受私釋雷橫牽連而被刺配滄州。朱仝有長者風範,又頗似關羽,其被刺配滄州時,滄州知府看了,見朱仝一表非俗(貌如重棗,美髯過腹),就先有八分歡喜,而將其四歲的小衙內交於朱仝看管。而宋江、吳用等為賺得朱仝上梁山,指使李逵戧殺了四歲的小衙內。朱仝雖被迫上梁山,但對宋江等行為也感到心寒,更對李逵勢成水火。

梁山大聚義時,朱仝位列第12位,上應天滿星,職司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滿」也與朱仝重情重義、德行無虧相應。有人認為朱仝在梁山的排位高,皆因其是宋江的心腹所致。其實,梁山上的108將中,大多數都是江湖草莽之輩,好勇鬥狠還行,領兵打仗卻不擅長。而朱仝上梁山前就為鄆城縣的馬兵都頭,而馬兵都頭的地位又高於步兵都頭。可以說,朱仝的能力還算能符其排位的(受些照顧)。征方臘後,朱仝被授保定府都統制,後隨劉光世大破金兵,官至太平軍節度使,也是梁山108將中官至最高的一位。朱仝為忠厚長者,結局又完滿,可堪稱為完人了。

第二位,武松。武松綽號行者,為清河縣人,在景陽岡打死老虎後,被陽谷縣縣令參為步兵都頭。武松可以說得上是全書中最為出彩、也最為知名的一位。

梁山大聚義時,武松位列第14位,上應天傷星,職司步軍首領。最終在征方臘的過程中,被包道乙以劍斬斷了左臂。後不願跟隨宋江回京,而留在了杭州六和寺出家,壽至八十而逝。今杭州西湖畔有武松墓(此武松為杭州本地人,北宋義士,刺殺杭州知府蔡鋆(蔡京之子),蔡鋆苛政虐民,而被百姓稱為「蔡虎」,或為武松原型)。

第三位,雷橫。雷橫綽號插翅虎,鄆城縣人,與宋江、朱仝兩人為好基友,本為鄆城縣步兵都頭。因打死侮辱其母親的白秀英(知縣相好),而被迫上了梁山。

梁山大聚義時,雷橫位列第25位,上應天退星,職司步軍首領。雷橫雖曾與朱仝共同私放過晁蓋、宋江,但與忠厚長者的朱仝不同,雷橫為人貪鄙(曾因收下晁蓋贈送的十兩銀子而與劉唐鬥了五十回合,雷橫落於下風),為晁蓋、宋江內心所瞧不上,武藝也較稀鬆,故其排位遠不如朱仝。最終在征方臘時,與敵方大將司行方交鋒,鬥了約三十回合,而便被司行方砍死。

第四位,李雲。李雲綽號青眼虎,沂水縣人氏,原是縣衙都頭。是笑面虎朱富的師父,後因押解的李逵遭朱貴、朱富劫去而走投無路,被朱富所勸,投奔梁山。

梁山大聚義時,李雲位列第97位,上應地察星,為掌管監修房舍頭領。其排位甚至比其徒弟朱富(93位)還低。李雲是在四位都頭中混的最慘的一位,對比以上三位都頭的排位,見了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皆因其是被迫上梁山而又沒有功績。征方臘時戰死於歙州,被追封義節郎。李雲的梁山生涯算是最為憋屈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給帝王當父親的大臣,幾人名垂青史,幾人身後凄涼
梁山108將,張姓有四,一位俊才風流,一位滅絕人性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