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老照片:改造前的天安門廣場
文史
07-24
原標題:珍貴老照片:改造前的天安門廣場
民國元年1912年大清門改名「中華門,1959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1976年在其遺址處修建了毛主席紀念堂。
圖為1959年10月10日,改造後的天安門和長安街
在空間上,從正陽門樓到中華門,由中華門到天安門,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這中間千步廊御路的長度,和天安門面前的寬度,成為最大膽的空間處理。由天安門起,一系列輕重不一的宮門和廣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頂,一層又一層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導到太和殿頂……
新北京的建設是從天安門廣場開始的,天安門廣場的改擴建伴隨著原有古建築的拆除。
原來的長安街很窄,寬度僅15米。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華門(清朝時為大清門)。
天安門成為現代意義上的廣場,源於1914年。而在此之前,天安門前只是一塊封閉的T形宮廷廣場。天安門前身叫承天門,落成於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是明清兩朝舉辦重大慶典和向全國發布政令的重要場所,也代表著皇權的威嚴。
1945年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的畫像也曾短暫地懸掛在天安門上。
1949年後,天安門廣場成為新中國舉辦大規模慶典、閱兵及開展外交的重要場所。


※高俅一輩子作惡多端,唯獨這件事辦的漂亮,問誰誰服氣
※中國有一支部隊內戰屢戰屢敗,打日本人卻勇猛至極,共死傷60多萬
TAG:南北兩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