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界剛送走「射書」大師邵岩,又迎來「盲書」大師張強

書法界剛送走「射書」大師邵岩,又迎來「盲書」大師張強

近日,繼「射墨書法」之後,「盲寫書法」又「火」了。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一名手持毛筆的書法家扭過頭來,屏蔽自己的視線,任憑筆墨在一張被美女扯動的宣紙上肆意流淌;另一些畫面上,他更是直接在穿著白絹的女性身上揮毫潑墨,一頓操作下來,美女臉上、身上沾滿了墨汁。

要說這是種「行為藝術」倒也勉強作數,但這既沒有書體,也沒有章法的書寫,硬說是「書法」,在我看來實在是過於牽強。

這名不看紙筆、憑感覺寫字的書法家叫張強,是一名來自四川美術學院的教授。公開資料顯示,他已是榮譽等身的大家

從媒體公布的視頻來看,張大師或由他人移動宣紙,或由女性身著白絹,「大師」則背身避免注視,任意揮灑筆觸,除了在宣紙上留下墨寶,還「毫不吝嗇」地將墨水畫在女性身上。

面對網友們「胡鬧」「糟踐文化」「浪費宣紙」的質疑,書寫者、身為美學教授的張強表示,自己是在放棄控制,追尋純粹的書寫,讓「亂」成為一種真正的「亂」;網友的質疑緣於他們不懂藝術。

「放棄控制」「純粹書寫」「亂」——要說這是種「行為藝術」倒也勉強作數,但這段既沒有書體,也沒有章法的書寫,硬說是「書法」,在我看來實在是過於牽強。

「盲書」其實也早已有之。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書協的組織下,法籍華人藝術家熊秉明曾在北京舉辦過「盲書」培訓:通過把學員的眼睛蒙上寫字,拋開現有框架,啟發想像和創造思維,這也是一種激發書法創新靈感的有益探索。而且,「盲書」也並非沒有可能,書法家沈尹默晚年高度近視,接近於全盲,但他憑藉年輕時的深厚訓練,依然能憑藉直覺創作出有很強藝術表現力的作品。只不過,書法不能跳脫出字形的框架,即便是狂草也有其基本規律。

「盲書」其實也早已有之。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書協的組織下,法籍華人藝術家熊秉明曾在北京舉辦過「盲書」培訓:通過把學員的眼睛蒙上寫字,拋開現有框架,啟發想像和創造思維,這也是一種激發書法創新靈感的有益探索。而且,「盲書」也並非沒有可能,書法家沈尹默晚年高度近視,接近於全盲,但他憑藉年輕時的深厚訓練,依然能憑藉直覺創作出有很強藝術表現力的作品。只不過,書法不能跳脫出字形的框架,即便是狂草也有其基本規律。

如今,書法界的各路「大師」在網上屢見不鮮,傳統毛筆太普通,有人便改出五花八門的大小和形狀;單手書寫不過癮,就雙管甚至多管齊下、筆插鼻孔等;站著寫沒看頭,就融合倒立、氣功、雜技等各路表演。「書」不驚人死不休,而如今「射墨」和「盲寫書法」的創作形式,很容易被人歸入書法界的江湖雜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家 的精彩文章:

美國肖像畫協會大獎賽特等獎得主大衛·卡桑超寫實油畫作品
他以細膩的筆觸,將東方美人刻畫得爐火純青

TAG:書畫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