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再談莫斯科詛咒:歷史上無一軍隊攻入莫斯科?成吉思汗例外

再談莫斯科詛咒:歷史上無一軍隊攻入莫斯科?成吉思汗例外

作者:飛盞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洗稿必究

在今年莫斯科世界盃賽場,上屆冠軍德國隊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除了隊員陣容差距大外,還有一個更為神秘的原(詛)因(咒)在球迷間口口相傳:在莫斯科這片土地上,德國人從來都沒有贏過,這就是傳說中的「莫斯科詛咒」。

「莫斯科詛咒」這個說法,最早來源於二戰時期。1941年6月,德國閃電出兵蘇聯,採取鉗形方式推進部署裝甲部隊,以此分割摧毀蘇聯紅軍。按照希特勒的計劃,德軍北方集團軍群主攻列寧格勒地區,南方集團軍群向烏克蘭和高加索高地推進,中央集團軍群則劍指莫斯科。鋼鐵洪流多路出擊,試圖征服幅員遼闊的蘇聯。短短2個月時間,德軍就打破沿途蘇軍抵抗,開闢出通往莫斯科的道路。

圖:行進中的德軍裝甲部隊

然而,到8月下旬,當中央集團軍群距莫斯科只剩下三分之一的路程時,希特勒為了消除蘇聯紅軍在側翼的威脅,便命令古德里安坦克集群南下,用這把利刃圍殲蘇聯西南方面軍。失去主力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只好停了下來,這就給莫斯科守軍留下了準備時間,蘇聯軍民一起在莫斯科展開了嚴密布防。就這樣,等到古德里安取得大捷,坦克集群開始掉頭奔向莫斯科時,已經是9月下旬了。

圖:寒冬來臨,德軍戰車在莫斯科前線被凍住

這個時節,正是蘇聯的秋雨季,連綿不斷的雨水讓地面變得泥濘不堪,德軍的鋼鐵洪流常常陷入其中,行軍產生巨大困難。停下來的德軍,只好與蘇軍在莫斯科周圍地域展開拉鋸對峙,希特勒閃電戰的計劃也在這漫長的攻守之中破產。德軍對於戰場進程的錯誤評估,人員裝備在對峙中大量損耗,後勤保障補給困難,都是導致這次進攻失敗的重要原因。而11月份以後,蘇聯的堅強盟友「冬將軍」如約而至,更是成為德國人永久的傷痛。

圖:蘇軍在莫斯科前線發起反攻

夢碎莫斯科的,不只是希特勒一個人。1812年6月,橫掃歐洲大陸的拿破崙準備進犯俄羅斯,試圖稱霸整個歐洲。這之前,他已經擊敗了奧地利、普魯士等強國,佔領了整個德意志、義大利地區,踏平俄羅斯似乎勢不可擋——但最終由於沒有做好冬季作戰準備,攻勢展開倉促,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也在攻下莫斯科後吃了大虧,只能草草收兵。

「莫斯科詛咒」難道真的這麼靈驗?莫斯科地域森林茂密、易守難攻,冬季漫長、哈氣成冰,這些都給試圖攻城的軍隊帶來極大麻煩。但翻看歷史,莫斯科並不是堅不可摧,也曾數次被外國軍隊佔領。

1229年,蒙古王公貴族在推舉窩闊台為大汗的同時,還決定進行遠征,俄羅斯就是其中的一個方向。當時的俄羅斯並非是一個統一的大國,還處於數十個小公國的分散狀態,大家各自為戰,自然不是彪悍的蒙古大軍的對手,莫斯科也於1238年被攻破,城內遭到洗劫。

圖:遠征中的蒙古軍隊將領

1571年,克里米亞汗國發動對俄國的進攻。在俄國內奸的指引下,克里米亞軍隊4萬騎兵繞過俄國的南部防線,徑直攻入莫斯科,大肆屠殺軍民6萬人,掠奪走大量奴隸,並縱火將莫斯科城燒毀,給莫斯科人留下了最可怕的夢魘。

圖:機動靈活的克里米亞騎兵

除了蒙古和克里米亞,1610年,波蘭大軍也曾兵臨城下,攻進莫斯科。當時的波蘭,並不等同於我們現在所了解的波蘭。1569年,波蘭和立陶宛通過「盧布林聯合」,建立了波蘭——立陶宛共和國,它也逐漸成為當時東歐最強大的國家,並成功將自己培養的傀儡扶植上了俄國沙皇寶座。但由於傀儡沙皇處處為波蘭人馬首是瞻,引起俄國各個階層不滿,在一次起義中被平民殺死。於是,波蘭就趁機發起了對俄國的戰爭,並擊敗了俄軍主力,不堪壓力的莫斯科貴族於1610年選擇叛變,向波蘭投降。就這樣,不僅波蘭軍隊攻入了莫斯科,波蘭國王還自任俄國沙皇,開始了對俄國短暫的統治歷程。

圖:波蘭翼騎兵在歷史上有著輝煌戰績

大國之間東征西討,說起來雖然只是寥寥數語,但它帶來的卻是流離失所和無盡的災難。特別是波蘭和俄羅斯兩國,同屬斯拉夫族的他們本應兄弟一家親,但數百年來戰爭不斷,同族之間產生積怨,縱使相逢一笑,也難泯恩仇。如今在和平年代,我們可以用「莫斯科詛咒」這樣輕鬆的話語進行調侃,但置身歷史長河、觀察歷史細節時才會意識到,這「詛咒」之下不知埋葬了多少無辜的生命,那莫斯科的城牆外不知飄蕩著多少將士的冤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真實版的渡江偵察記:神出鬼沒「抓舌頭」,偵察員人人立功
加沙最猛烈空襲!巴以大血戰會持續多久?千年積怨永難休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