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癌早篩新方法:自取糞便檢測DNA

腸癌早篩新方法:自取糞便檢測DNA

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發病呈現新變化:過去病變位置以低位直腸癌居多,如今則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結腸癌患者。與此同時,我國腸癌患者比西方患者發病提早12年,年輕患者預後差,易出現遠處轉移。

腸癌早篩新方法:自取糞便檢測DNA!

國人腸癌發病年齡早於西方12年

腸癌早篩新方法:自取糞便檢測DNA

「過去國人的腸癌高發部位在低位直腸,而歐美國家以結腸部位的癌變比較多見。」低位直腸癌變很容易通過經濟、方便的肛門指檢發現。如今隨著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飲食結構的改變,近年來,中國人腸癌的發病部位也開始西化,結腸癌病人明顯增多。

從腸癌防治的角度來看,西式飲食結構是很不健康的,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都是腸癌的危險因素,尤其是洋快餐,油炸食物的脂肪含量很高,容易引發肥胖。而研究顯示,肥胖跟腸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此外,現在城市裡坐辦公室的白領多了,久坐不動,缺少鍛煉,加上工作「壓力山大」,這些危險因素疊加,會提高腸癌的發病風險。

久患潰瘍性結腸炎癌變風險高

在人們印象中,過了「知天命」之年,結直腸癌才會漸漸逼近自己。實際上,臨床上二、三十歲的晚期腸癌患者並不罕見。最年輕病人,只有八歲。「年輕病人往往治療效果比老年患者差。」,因為年輕病人的病理類型多傾向於惡性程度更高的未分化癌,可能很早便發生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治療更為棘手。

研究顯示,超過七成的腸癌由腺瘤,也就是腸息肉發展而來,通常腸息肉變成癌需要五至十年。

腸癌早篩新方法:自取糞便檢測DNA

癌前病變具有四個特點。

一是在腸息肉中,絨毛狀腺瘤比管狀腺瘤更容易出現癌變。

二是腺瘤數量越多越容易癌變。例如家族性多發性結腸腺瘤,青年患者可能會長出近百個腺瘤,到中年時將100%會變成腸癌。

三是如果腸息肉的大小大於3厘米,更容易癌變。

四是潰瘍性結腸炎患病時間越久,越容易癌變。潰瘍性結腸炎並非「小毛病」,患病超過20年的人,癌變風險高達12%。

腸癌早篩新方法:自取糞便檢測DNA!

大便檢測DNA可探「癌蹤」

預防結直腸癌,最直接的方法是改善飲食結構,健康生活。而對一些高危人群來說,僅僅做到這些還不夠。年過四十歲應定期通過做肛門指檢和腸鏡等防癌體檢,及早發現腸息肉等癌前病變,從而提前五至十年切斷癌變之路。

不過,體檢中經常有人因恐懼肛門指檢和腸鏡而逃過檢查。除了這兩種常規檢測方法,未來廣州人有望利用新技術,在家自取糞便,只要寄到醫院檢驗,就能獲知「癌蹤」。

研究成果顯示,利用大便來檢測DNA,可以發現癌變蹤跡,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較高,前者準確率達到93.2%。「這種篩查方法比較安全,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

腸癌轉移後仍有治療機會

腸癌早篩新方法:自取糞便檢測DNA

有些病人一聽說自己出現肝和肺轉移,就垂頭喪氣,覺得延續生命的機會渺茫,其實不然。「腸癌哪怕是二期病人接受根治手術後,大概有20%的人也會複發和遠處轉移。三期複發和轉移的發生率更高。一旦發生遠處轉移,要看發生在什麼部位。

如果僅僅發生了肝轉移,通過使用化療藥物縮小病灶,並對轉移癌進行手術切除,病人仍然有生存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大部分癌症是自己「作」出來的 這3類人離癌症最近
頻繁便血便秘可能是得了這種癌?六類人是高危人群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