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做文人很成功,做皇帝太失敗,只因他的這個缺點
現在很多三國時期的成語,都是從三國志中寫出來的,這本書是西晉的文學家陳壽,在為曹丕寫完書後的一個總評論。
書中的原文是這樣寫的,曹丕在寫詩方面很有天賦,拿起筆就能寫出一篇非常好的詩,而且他從小就喜歡學習,記東西記得也比普通人快得多,不管是才幹還是武藝都出色。如果他能夠有一顆寬闊的心胸。公平而且正直的心,能夠一直勤勉地去學習,心中一直存有道義,那和古代的那些聖明君主,相比起來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成語,就是在三國志中,記錄的一個成語,那就是曠大之度。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心胸廣闊的度量,這也是三國志的書寫者陳壽,所使用的第一個成語。
公元187年,曹丕出生了,他是曹操的第二個兒子,從小就喜歡研究古代和現代的書,閱讀著名詩人寫的詩句。在文學這一領域,他彷彿有自己獨特的能力,他也為後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能夠留下大量詩詞的皇帝。
現在保存最完整的一首七字歌詞,就是當時曹丕寫下的,他還寫了很多六個字的詩。曹丕當時寫的雜言詩,字數長達360多個字。他對後來詩句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不光在詩詞上有很大的貢獻,他寫的散文詩,對中國散文詩有很深遠的影響。
後來人對曹丕最大的讚賞,就是他對於文學史上的影響,但是曹丕這個人從性格上來說,也有很大的缺點,這個缺點讓後人感到非常驚訝。在他所有的缺點中,最讓人難受的,就是他心胸非常狹小。在曹丕很小的時候,就因為他的叔叔曹洪,不願意借錢給他,曹丕就一直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裡。
曹丕當了皇帝後,突然想起了當年他的叔叔曹洪,沒有借錢給他。於是就隨便找了一個借口,把他的叔叔曹洪,關進了大牢里,而且把他叔叔家,所有的財產都沒收了。他的心非常狠,他還要收集一些罪證,要把自己的叔叔處死,如果不是他的母親和他的妻子,站出來勸他,曹洪的性命,可能真的保不住了。
曹丕一件小的事情都會放在心裡,等到以後有能力一定會報復。作為一個皇帝,曹丕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那就是他聽不得別人說半句壞話,不會聽從別人的意見。當時朝廷中的大臣,就因為多次勸曹丕,給曹丕提意見,最後他煩了,就把那個大臣殺了。
從這些方面來看,曹丕是一個很出名的文學作家,但是算不上一個非常出色的政治家。曹操當時選擇讓曹丕做皇帝,而沒有選擇曹植,這件事情做得到底對不對呢?


※荊州乃三國的必爭之地,究竟為何?這個理由就夠了
※女媧的5件先天法寶,煉妖壺有萬千妖魔,山河社稷圖無人能破
TAG:鬼谷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