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家P2P平台集體「暴雷」亂象整治迫在眉睫
導讀:6月接連爆雷超70家,7月剛過半已有66家跑路、清盤、發布逾期。據相關報道,全國網貸40日內已爆133個,部分被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立案偵查。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微信ID:i100ec)發布電商快評予以評論解讀。
唐小僧、聯璧有何問題?
7月13日,上海公安局浦東分局通過官微通報稱,P2P平台「唐小僧」母公司——資邦(上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陶蕾等人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被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批准被執行逮捕,但實控人鄔再平自4月跑路、變現後已逃至境外,公安機關表示正開展全力偵查抓捕。
6月23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上海聯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涉嫌違法犯罪。松江警方已依法立案偵查,目前,張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隨後,斐訊「0元購」產品從各大平台下架,地鐵站、寫字樓內的斐訊廣告也隨即撤下。斐訊的身世之謎漸漸被眾人揭開,從一個本地企業成為聯璧背後的「幫手」。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億達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認為,為逃避監管,唐小僧定位從P2P平台到互聯網資管平台再變回P2P平台;唐小僧披露項目極差,底層資產不清晰;銀行存管存疑,所謂展開戰略合作實際並無任何業務合作;更不用說假央企背景的宣傳、投資標的不明確等問題。
實體商為聯璧金融背書的模式讓用戶覺得放心,然而事實上聯璧與斐訊之間的關係又豈會是合作那麼簡單?斐訊「0元購」產品下,成本金額又是誰來負擔?斐訊與聯璧金融的合作模式是,用戶購買斐訊旗下硬體產品,獲得所謂「K碼」,然後用戶再憑藉「K碼」在聯璧金融的兌換區進行兌換,最終聯璧金融會以分期返現的形式將用戶購買斐訊產品的費用全額返還,即「0元購」。然而在用戶買第二款產品時,投資金額便不僅僅是399元才能獲得返現了。
值得一提的是做類似業務的極路由,其合作平台i財富運營主體「深圳前海大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在6月21日,被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立案偵查。
用戶購買路由器的錢進入理財平台,理財平台用這筆錢還之前「0元購」的用戶,此種做法豈不是穩賺不賠?
P2P備案為何屢次延期?
對此,董毅智律師認為,P2P平台的整治延期因其面臨如下問題:
首先,P2P平台存量依然很大,近日爆雷的100餘家只是其中或比較突出的小部分,李均鋒表示現在市場上P2P運營數量大概在2000家,最後存活下來的數字無法判斷。
其次,187條實施細則的推出正是為了解決先前各地區監管不同,產生套利的問題。對於P2P平台統一監管才能更好的防範風險,防止平台採取套利方式轉嫁風險至用戶。
最後,完成整改需要時間。統一監管是必然,在這過程中監管部門和用戶都需要時間去考察合適的方式、符合市場需求的模式,以及是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既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能矯枉過正,然而這樣的監管需要時間。
市場將如何變化?
對此,董毅智律師認為,本次整改延期,市場將趨於規範化,從2000多家亂象叢生的環境轉變為少數幾家機構佔領絕大部分市場。16日中國互金協會召開專題座談會,要求整改不合格機構實現無風險退出和有效處置。不合規機構逐漸出清已成為必然,但是以無法提現、實控人失聯等方式宣布平台倒下,不屬於可接受範圍內。
此外,李均鋒提到了監管沙箱,給予某些P2P機構一定的空間,在有些金融業務方面做一些創新,也就是說合規機構將不用擔心因「嚴打」環境導致模式創新也成為原罪。
用戶該有何注意?
對此,董毅智律師認為,P2P行業已成為危險的標籤,然而越是危險的東西越是有人想要一試,新奇感、緊張感、僥倖心理俘獲著每一次的飛蛾撲火。行業創新是必然,包括現在大火的「幣圈」也成為了許多平台甚至傳銷組織進行非法違規行為的外殼,創新環境下對於投資對象的了解愈發重要,想要把風險降到最低就不能僅僅靠監管,用戶自身也應做到對投資項目的充分了解,而不是盲目相信、盲目投機。薅羊毛有風險,羊毛出在羊身上,誰不是那隻被薅的羊?
相關閱讀


※「無界零售」賦能落地後的首個「618」 究竟有哪些新亮點?
TAG:曹叔電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