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吸貓」了嗎?
網路時代,「雲吸貓」「雲養貓」正在成為一個顯著的現象,「貓」在年輕人生活中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吸貓,字面含義是把臉埋在貓身上,使勁兒嗅,指代一種對貓的極度喜愛之情。而「雲吸貓」或「雲養貓」,指的是現實生活中無法養貓,通過社交媒體、論壇、APP等渠道觀看貓的視頻、圖片,來滿足養貓慾望的行為。
從貓咪博主分享的照片視頻、貓咪表情包到線上養貓遊戲、線下貓咪咖啡館,年輕人對「雲養貓」樂此不疲。一切只要沾上「貓」,就有大熱度。
「先吸為敬」
楊小苗養的貓名為「瞳瞳」,因為小時候眼睛大而得名
甩出貓咪表情包「斗圖」,看寵物博主最新動態,「雲養貓」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在知乎提問「雲養貓是什麼樣的體驗」下面,網友「galialahav」形容:「一日吸貓,終生想貓。每天看博主發的養料,我覺得自己吸得欲仙欲死,感到無比幸福,甚至想在地上打滾。」還有網友總結了「雲養貓」的行為,如百度百科的詞條只有「貓咪」「狸花貓」是一字不漏的看完的;天天搜索關於貓的文章和問題,幾乎全部關注了;會收藏貓咪的圖片,微信表情包都是貓咪;不知不覺積累了一定的養貓知識,為畢業後養貓做準備等。
「喵嗚不停」是一個專門拍攝「貓片」的寵物博主,在微博上有23萬粉絲。在他更新的「街拍」照片里,貓咪是唯一的主角,有飛檐走壁的田園貓,跳躍的三花貓,用奶瓶喝奶的小貓等,最近剛拍到的一隻藍綠異瞳三花貓則被他稱為「貓界SSR」。粉絲星文說:「這裡簡直就是吸貓勝地,太好看了,每隻貓各有性格、各有美貌。」網友「雨落向北」說:「全是喵的世界,先吸為敬。」
經常上網「吸貓」的嚴青解釋了「雲養貓」的原因,他最喜愛網友張崇子飼養的網紅貓「王丘丘」,「貓的顏值很高,很可愛、治癒,尤其是一些視頻和動圖,看了後非常解壓。」「雲養貓」的共同點是對貓主子的萌樣子、小爪子和肉墊無法抗拒,「和小貓交流比和人交流要簡單、單純」。「吸貓」能令人得到心靈上的滿足感。有網友說:「貓在哪裡我就在哪裡吸,只要一吸,煩心事一下就全沒了。」
「雲養貓」的方式有很多。除了線上圖片、視頻,不少遊戲也瞄準「貓奴」的心態,玩起了「手機養貓」。在《旅行青蛙》之前,日本遊戲開發商HitPoint推出的《貓咪後院》就曾小火一把。這同樣是一個輕度的養成遊戲,背景設定在家裡的後院,玩家準備好貓糧和玩具,就可以等待貓咪來玩耍了。「它們玩毛線球、躺著曬太陽,都超級萌、超級可愛。」玩家阿哲說,「來的貓越多越好,貓糧管夠!」
騰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貓次元經濟現象研究》中統計,截至今年1月,微博上超過550萬個賬戶給自己標註了「貓咪」,這個數量是狗的2倍,熊貓的189倍,倉鼠的1937倍。同時,據閃萌統計,截至目前,全網貓咪表情包數量超過3萬個,佔總體的4%,數量是狗的兩倍。截至1月中旬,貓咪表情包使用量更是達到了1億2000萬次。
萌系大行其道,貓的力量不容小覷。
養貓消解孤獨感
正式工作一星期後,夏漫從朋友家帶回了「狗蛋兒」
對年輕人來說,貓咪帶來的陪伴感無法取代。「每天下班,它都在門口等著,會蹭蹭你,允許你抱。你就知道一天沒見,貓也非常想你。」去年7月3日,「90後」夏漫在北京正式入職,7月10日就從朋友家領回了一隻貓,實現了「雲養貓」到「養貓」的飛躍。在她看來,貓咪能給人帶來一種「被需要」的感覺。「我很認同空巢青年的概念,在大城市,一回家房間空蕩蕩的,有一隻貓比較不會孤獨。」
自從養貓後,在上海工作的楊小苗就徹底淪為了「貓奴」。她飼養的「瞳瞳」是一隻起司貓,在微博上領養的,「養了之後你會忍不住越來越喜歡貓,路上看到貓就像看到了親人一樣,每一隻都覺得可愛」。在她看來,養貓也有現實上的考慮,寵物狗每天需要遛,是一種很需要陪伴的動物,而貓性格比較獨立,「有時候想和它玩,它還懶得理你,心態上很平等,沒有負罪感」。她周圍有許多熱衷於「雲養貓」的好友,大家話題不離貓,可愛的、搞怪的或是蠢萌的貓咪表情包存了好幾頁,還關注了一堆貓的微信和微博。
《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我國家養貓數量超過3700萬,養貓人均年度花費5082元,主力消費人員為80後、90後,以女性為主,其中未婚人士佔比55.8%。而根據民政局的數據,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獨居人口從1990 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有超過5800萬人一個人生活。對於這些獨自生活的年輕男女而言,寵物貓的存在能起到很好的療愈作用,比起複雜的人際關係與繁重的工作壓力,「雲養貓」可以消解寂寞感,對很多人而言是一種重要的情感寄託。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社交媒體上過於渲染寵物的萌、可愛,會令人忽視養一隻寵物所需要面臨的現實問題。「過去養寵物都是富裕階層才會做的事情,有錢有閑,養一條寵物成本也不低的。現在大家各種渲染,養貓養狗好像變成了一種有品位的可茲羨慕的生活方式。」在蘇州工作的小雅說,寵物如今成為了一種社交媒介,一種時髦的話題,一種生活的象徵,「我始終覺得貓是屬於大自然的,屬於森林的,城市裡養貓就只剩下賣萌了,挺埋沒它們才華的」。夏漫則認為,如果不是「雲養」,現實中養一隻貓,必須先學會如何對一個生命負責,「網路上展示的都是好的一面,養寵物的困難被弱化了,我不希望大家跟風養貓後出現棄養等問題」。
拋開這些顧慮,一個事實是,「貓次元經濟」方興未艾。從《黑貓警長》、《哆啦A夢》到《貓和老鼠》,以貓為主角的動漫歷來不少。根據騰訊動漫統計,僅兩年時間,貓系漫畫的增長率就超過了200%。這些與貓咪相關的網路漫畫或繪本中,萌、搞笑和治癒是主要特徵。同樣,在蘋果商店中,以貓咪或cat為關鍵詞的應用超過60個,養貓、吸貓成為APP應用開發的新領域。大多數「雲養貓」愛好者並不排斥購買貓咪周邊,同時由於長期浸淫二次元文化,對二次元形象的貓咪接受度很高。這種以貓咪內容為核心的消費型經濟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歐盟已出台數據保護條例,為什麼超級科技大國美國到現在仍無法可依?
※和梅西C羅相比,這個成長於難民酒店的「灰天鵝」,才是真正的英雄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