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稱自己「明粉」,明朝有何過人之處?
原標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稱自己「明粉」,明朝有何過人之處?
明朝作為最後一個有漢人建立的王朝,明朝一直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王朝,特別是在網路連載歷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的助推下,很多人開始嚮往明朝的強大,希望成為一個明朝人,大家都愛看一個不同與教科書的明朝,網路上有很多這類人,因而大家都稱之為「明粉」,簡單理解為:忠於明朝的粉絲。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稱自己「明粉」,明朝有何過人之處?下面就來總結歸納!
1,氣節
古人是很講究氣節的,所謂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做人什麼都能丟,就是不能丟掉氣節。歷史學者歸納了幾個漢人建立的朝代,總結出了強漢,盛唐,弱宋,剛明。稱有明一朝,無兩宋之歲幣,無漢唐之和親!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華夏最剛強一朝。按照老話來說就是夠爺們。
氣節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我們都需要氣節,一個人在民族大義面前,如果選擇了投敵,那麼將遭到歷史的唾罵,比如明末的吳三桂、洪承疇等。南宋末年,文天祥和張宏范,一個為了宋朝流盡了最後一滴血,而張宏范雖然在元廷功成名就,卻換來了千古罵名
如今社會更是全球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若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氣節,如何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不講氣節,整個國家或者民族將成一盤散沙,每個人都在為私人利益而內鬥不斷,還談什麼國家崛起。
2、軍隊強盛
自古以來,北伐戰爭都是勝少負多,而明朝是第一個北伐成功的王朝,驅除了蒙古人,讓漢人再次站起來當家作主。明朝初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帶領的航海艦隊,宣揚中華文化,以全新的姿態展現給世界。即使明朝中後期,明朝仍能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從抗倭援朝,到後來的打敗海上馬車夫荷蘭,都體現了明朝強大的軍隊實力。
3、出了名人異士-王守仁
在我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稱號,叫做聖人,所謂的聖人有三大的標準來衡量,「立德、立功、立言」,只有滿足這三者的人才能稱之為聖人,然而五千年歷史中能得到這殊榮的只有三個人,分別是孔子,王守仁和曾國藩,其中孔子和王守仁稱得上完整的聖人,曾國藩只算半個,所以說中國歷史上的「兩個半」聖人。
其中能孔子並列的聖人只有王守仁,王守仁明代中期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其創立的心學學說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乃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等地方。
其中,被日本人奉軍神,在日俄戰爭中聲名鵲起的,有著東方納爾遜之稱的東鄉平八郎。其一生最崇拜的人不是天皇,而是王守仁,至於東鄉平八郎崇拜王守仁的何等程度,我們可以從細節看出來,據說東鄉平八郎隨身帶有一個印章,上面雕刻著七個字:一生俯首拜陽明。東鄉平八郎更是要把王陽明的心學帶在身邊,時不時提醒自己。
4、明朝的科技成就
明朝除了在人文和軍事上成就外,還在科技上也是成就頗豐,特別是在火器上面,更是獨步全球。明朝常備軍隊多達200萬人,這是中國任何一個朝代不能比擬的。明朝軍隊不僅人數眾多,而且軍隊的科技含量更是領先當時世界,在朱棣時期創立的神機營,裝備了大量的火銃,火炮,還有連髮式的火箭,這在當時世界上任何軍隊都沒有裝備的先進武器。
戚繼光更是明朝難得一見的軍事天才,其發明的火炮和鴛鴦陣在歷史都是赫赫有名。我國古代有十大兵書的說法,其中有兩本就是戚繼光的傑作,分別是《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這兩本書記錄了戚繼光一生帶兵經驗的總結。
5、設立內閣制度
自從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後,一個人處理全國政務,從早上到晚上,幾乎沒有什麼休息的時間,這一下子可累壞了朱元璋,於是就需要有人在皇帝身邊輔助處理朝政。
起初,內閣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但隨著皇帝對內閣的依賴,特別是明朝皇帝比較懶政,內閣開始承擔了皇帝日常的政務,,地位日益受尊崇。此後內閣權利日益增大,到了明朝中後期,內閣首輔更是成為了名義上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比如明朝有名的首輔就有張居正,曾一度振興大明了。
6、天子守邊疆,死社稷
明朝天子雖然有不少懶政,但也有很多有骨氣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到皇帝,實現了人生最大的逆襲,成了很多底層人的榜樣。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趕走了蒙古人。明成祖朱棣更是一代雄主,曾派遣鄭和六下西洋,幾次主動御駕親征出擊蒙古人。
崇禎皇帝是死社稷,崇禎皇帝明明可以跑到江南地區守住半壁江山,成為第二個宋高宗,然而崇禎並沒有這麼做,堅持守衛大明江山。
從戚繼光碟機除倭寇,大漲大明軍威,如此一派繁榮景象下,以及皇帝收國門,君王死社稷,不稱臣、不賠款的理想畫面著實為後人津津樂道。在如今強調中華民族崛起的今天,需要這種精神的鼓勵。明粉沒有什麼錯,每個人都有自己信仰自由,其中最難得可貴的是能抱著歷史學習和對中華文明深入研究的客觀態度。


TAG:回顧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