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最近電影《我不是葯神》風靡全國

其實在我國古代

有一位備受愛戴的「藥王」

他不僅在醫藥史上有著傑出貢獻

崇高醫德也被世人稱讚

他就是隋末唐初名醫——孫思邈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少年立志成名醫

孫思邈小時候就靈泛

還勤奮好學

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

7歲就開始熟讀諸子百家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上帝給他打開了一扇門

也關上了一扇窗

小思邈體弱多病

家裡為了給他治病

砸鍋賣鐵 東拼西借

帶著他四處求醫問葯

終於治好了他的「頑疾」

經歷了生死的孫思邈

也看到了平民沒錢看病的窘境

於是給自己定下職業規劃

立志要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好醫生

從此埋頭苦研醫術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為了增長知識

他開始啃古代醫書

可是光看書不行啊

畢竟實踐才能出真知

於是閑暇之餘

他走訪民間

尋求治病經驗

有時為了得到一個單方

一味藥材

或一種製藥的方法

不遠萬里

爬山涉水

虛心向人請教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經歷無數次的實踐

孫思邈二十幾歲時

就成為了技術達人

找他看病的人排起了長隊

作為良心醫生的典範

他治病從來只收成本價

對於沒錢看病的人

不但免單

還騰出房子給遠道來的病人住

並親自熬藥給病人喝

一生為醫拒做官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孫思邈醫術高超

在民間獲粉無數

名聲傳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早在隋文帝時

就開出高工資

請他去宮裡當「國子博士」

他不為所動

一心只想堅持自己的理想

冒著丟腦袋的危險

謊稱自己有病在身

無法進朝為官

再三推辭

拒絕了皇帝的好意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到了唐太宗時

孫思邈已經白髮蒼蒼

唐太宗還以高官重爵為誘

號召他入朝當官

他依然堅守初心

心裡挂念著那些窮苦百姓

再次say no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即使終身不仕

當唐太宗的長孫皇后

因難產而生命垂危

太醫束手無策

唐太宗情急之下派人來請時

醫者仁心

孫思邈毅然答應前往救治

而出於封建禮儀

醫生不能接近皇后的「鳳體」

該如何給病危的皇后瞧病

但這可難不倒他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他一邊向宮女細問其病情

一邊要來太醫的處方病歷認真閱讀

知曉情況後

吩咐宮女取一條紅絲線

自己捏著一端

另一端穿過竹簾

系在皇后的手腕上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一番「懸線診脈」

孫思邈知道皇后是胎位不正

於是讓宮女把皇后扶近竹簾

選定穴位後猛扎一針

皇后疼得渾身顫抖

隨及嬰兒呱呱出生

頓時皇宮內外歡呼聲一片

紛紛為他打call

著書立作終成「藥王」

看病之餘

孫思邈堅持研究中草藥

為了採藥

他攀懸崖、穿峽谷

跑遍了家鄉的山嶺溝壑

還在家鄉開闢了藥材園

種植藥材

大大降低了藥材的成本

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

加上自己行醫多年的經驗

歷時數十年

孫思邈編成了兩本

被稱為中國古代的醫學百科全書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在養生學方面

他有著與眾不同的見解

當時全國流行食用「五石散」求長生

孫思邈仔細研究後

認為這是種比毒蛇還毒的慢性毒藥

但是連皇親國戚都在用的葯

怎麼才能變成「違禁藥」呢

知難而不畏難者方為勇者

一方面孫思邈上書皇帝

說明五石散的危害

希望可以禁止這種藥物的使用

另一方面四處宣揚五石散的危害

一開始大家都不信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五石散逐漸地被棄用

他認為

想要長壽

需注意飲食、勞動鍛煉

講究個人衛生

民間傳言他活到142歲

側面佐證了他的養生理論

是有科學道理的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作為德藝雙馨的代表醫家之一

孫思邈備受歷代醫者和百姓尊崇

也被後世尊稱為「藥王」

孫思邈曾隱居瀏陽

為百姓治病

在當地享有很高聲譽

老百姓為紀念他

修建了一座藥王廟

後雖不幸被毀

「藥王街」作為長沙市天心區地名

一直沿用至今

他不是「葯神」,卻成為一代「藥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拙誠學堂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人究竟為誰而活?
曾國藩的強大,在於意志強大

TAG:拙誠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