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汪大淵是誰?600多年前,20歲的他就一路窮游到澳洲……

汪大淵是誰?600多年前,20歲的他就一路窮游到澳洲……

看歷史看世界

汪大淵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編者按

1405年7月11日,鄭和開始第一次下西洋遠航。600年後的這一天,被定為中國的「航海日」。

在中國南昌,一座9米高的巨型銅像矗立在汪大淵廣場上,這座銅像的主人公就是汪大淵。

1330年,即在鄭和下西洋前75 年,這個叫做汪大淵的青年,揚帆遠航,沿著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始了一段傳奇般的地理大發現的旅行。

此文為《看歷史》2018年7月刊獨家原創內容,版權歸看歷史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台。

一個少年的遠行夢

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汪大淵出生於南昌市青雲譜施堯村汪家壟。

對於大淵,他的父母寄予厚望,「淵」字有幽深之意,「大淵」其實就是大海的意思。按照古人的習慣,汪大淵還有一個字,叫做「煥章」,來自《論語》中「煥乎其有文章」。中國人常常相信,一個人的名字代表著一個人的命運,冥冥之中,一切果然如父母所願,汪大淵長大後,縱情大海,遨遊四方,並完成了一部影響世界的著作《島夷志略》。

《島夷志略》

兩宋以來,江西人文薈萃,燦若群星,湧現出一大批文人大儒,如王安石、黃山谷、朱熹、文天祥等。當時江西書院數量之多,幾乎佔到全國一半,進入元代以後,雖然科舉不興,但教育風氣不減。汪大淵天資聰穎,博覽群書。在學堂里,大淵與其他讀書的孩子明顯不同,他從小胸懷大志,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嚮往,決心像史家司馬遷一樣,游遍天下名山大川。

大淵對《史記》愛不釋手,尤其是《貨殖列傳》,更是反覆誦讀。文中司馬遷將中國南北不同的地理、自然、物產、商業等情況一一道來,大淵完全沉浸在這種紙上神遊中,更被司馬遷深入調査、精益求精、嚴謹著史的精神感動,不知不覺中,一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著書立言的野心在大淵心裡生根發芽。

這一切,都始於少年時一個漂洋過海、踏浪遠行的夢想。

汪大淵收集了許多記載各地逸聞趣事和風士人情的地理著作,尤其是對周去非的《嶺外代答》和趙汝適的《諸蕃志》分外痴迷,這兩部宋人關於海外地理的遊記,在少年汪大淵的心中埋下了一顆藍色的種子。

元朝時,海外貿易以廣州和泉州為主要物流港口,尤其是泉州,因為靠近江南這個中國文化經濟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發展更加迅速,大多數來華的商船都要停靠泉州港。

1291年,在中國生活了17年的馬可·波羅從泉州起航,返回義大利。1346年,摩洛哥的伊本·白圖泰從泉州上岸,進入中國。元文宗至順元年,也就是公元1330年,20歲的汪大淵搭遠洋商船,從泉州港出發,開始了一場世界之旅。

古泉州

曾經的「海上帝國」

唐宋時期,中國就已經成為一個海上帝國,巨大的中國商船游弋在蔚藍的印度洋上。蒙古人以武力建立的元朝,實際上是一個空前規模的世界大帝國,從太平洋到地中海,從北冰洋到印度洋,都在蒙古人的統治之下。這無形中方便了東西方交往和貿易往來,商販遊走於世界,有如在本國不同的州郡旅行一樣。正如汪大淵後來所說:「皇元混一聲教,無遠弗屆。區宇之廣,曠古所未聞。海外島夷無慮數千圓,莫不執玉貢璨,以修民職;梯山航海,以通互市。中國之往複商販於殊庭異城之中者,如東西州焉。」

元朝時期地圖

宋代就能夠製造遠洋大船,1987年打撈出來的「南海一號」宋代商船,長30.4米、寬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約4米,排水量600噸,載重近800噸。宋代最大的船為「神舟」,書中記載,其「帆若垂天之雲,長數丈。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船員還可在船上養豬和釀酒。

進入元代以後,中國海船不僅更大,數量也更多。《元史·刑法志》規定,「每大船一,帶柴水船、八櫓船各一」。商業船隊中,除一艘大型主船,還有多艘裝載貨物或淡水及食品的中小帆船。船多有很多好處,不僅有什麼問題可以互相商量和幫助,即使遇到海盜或颱風,也具有更好的安全保障。

今天人們在讚揚鄭和下西洋時,無不驚嘆於古代中國的航海技術,其實鄭和的遠航完全是元代航海的繼續。

陽江市海陵島「南海一號」博物館

航海的興起,使海上通道取代草原成為主要的絲綢之路,而且海船販運的商品包羅萬象,尤其像瓷器這種大宗商品,因其重量和易碎,更適合海上運輸。盛產青瓷和青花瓷的江西毗鄰泉州,而泉州本地也以德化白瓷而聞名於世,瓷器因此成為中國海上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

汪大淵所搭乘的海船,隸屬於一個頗具規模的海商船隊。船上裝滿了以絲綢和瓷器為主的各種商品和貨物。瓷器來自不同產地,種類繁多,除了景德鎮產的青花瓷、青白瓷和青瓷,還有吉安烏瓷和處州瓷,此外,還有大量吉州窯和贛州窯的廉價瓷器。

當年的「南海一號」就滿載著瓷器出海,如今從這艘沉船上打撈出來的瓷器多達13000餘件套。按照宋人朱彧《萍洲可談》的記載,我們大致可以想像汪大淵所在的這支商業船隊:「海舶大者數百人,小者百餘人……船舶深闊各數十丈,商人分佔貯貨,人得數尺許,下以貯貨,夜卧其上。貨多陶器,大小相套,無少隙地。」

宋元時期中國遠洋商船貨艙剖面示意圖。瓷器作為壓艙物,往往裝載在底部。


宋代沉船"南海一號"出土文物14000餘件套 多為瓷器

「萬里石塘」

從古希臘到古羅馬,西方古典文明完全是在地中海孕育的。地中海曲折的海岸線和星羅棋布的島嶼,為腓尼基人、希臘人和羅馬人提供了最方便最安全的航海路線。在某種程度上,西太平洋就是東方的地中海,這片熱帶地區島嶼眾多,物產豐富,它們不僅幫助航海者辨別方向,提供補給,同時也是非常理想的貿易夥伴。

中國南海被汪大淵稱為,他在《島夷志略》的這段記載中提出了一個具有現代海洋法權的「大陸架」概念,只不過他用的是「地脈」這個傳統詞語——「海外之地,與中原地脈相連」。該海域風浪較多,暗礁叢生,行船比較危險。中國商船一般都避開南海直航,採用沿岸航線,或者走東線,經台灣島、菲律賓到印尼、馬來西亞、帝汶,或者走西線,經海南島、越南、柬埔寨、泰國到達新加坡。

從泉州港搭乘商船出海那一刻,汪大淵覺得整個大海都屬於了他,同時他也把命運託付給了一條船。他要去看看不一樣的遠方,這一走就是5年。

南沙群島全圖

傳統時代的外貿商船,沒有發動機,人力也無法駕馭碩大的船體,憑藉的唯一動力就是季風和洋流。季風有周期性,洋流也有一定的規律,人們憑藉著長期在海上航行積累的經驗,從泉州南下,順風順水兩晝夜就可達到澎湖列島,下一站就是琉球(今台灣島)。

在《島夷志略》中,汪大淵對台灣島(琉球)和澎湖有詳細的記載,這恰好是鄭和下西洋的一個空白點。這也是17世紀之前中國對台灣島最詳細的歷史記載。根據汪大淵記載,澎湖隸屬泉州晉江縣管轄,台灣島以原住民(「獵頭生番」)為主,當時尚未納入元朝行政管理,為「海外諸國」的起點。

元朝台灣島被稱為琉球

從台灣島南下,便是呂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賓。菲律賓與中國古代交通頻繁。現代以來,菲律賓出土的中國古代瓷器多達 4 萬件,這些出土瓷器中,尤以元代瓷器出土數量最多,主要是景德鎮產品,有青白、青花、釉里紅等品種。汪大淵記載了在馬尼拉的貿易情況,其中主要便是瓷器貿易。

汪大淵發現,在呂宋內地及加里曼丹等處,當地人把所藏的中國古壇古瓮視為傳家之寶。蘇祿群島出產有降真、黃臘、玳瑁、珍珠,其中最珍貴是蘇祿珠,「色青白而圓,其價甚昂,中國人首飾用之,其色不退,號為絕品」。在呂宋群島的加麻廷、巴姥酉和吉巴弄等地,「男子嘗附舶至泉州經記,罄其資囊,以文其身。既歸其國,則國人以導長之禮待之,延之上坐雖父老亦不得與爭焉」。究其原因,原來是「習俗以其至唐,故貴之也」。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咽喉部位,自古就是華人海外聚居地,這一點被記錄在《島夷志略》中。這或許也是關於新加坡最早的歷史記載。《島夷志略》中還專門記載了已經消失的「龍牙門」,1880年前後,英國海軍嫌龍牙門影響軍艦航行,將龍牙門炸毀。如今新加坡旅遊局根據歷史記載又複製了一個「龍牙門」。

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年僅二十歲的汪大淵搭泉州遠洋商船,從泉州港出海了,一直到元統二年(1334年)夏秋間才返回泉州。這次航行從泉州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橫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利亞,折向南直到莫三比克,再橫渡印度洋回到斯里蘭卡、蘇門答臘、爪哇,再到澳洲,從澳洲到加里曼丹島,又經菲律賓群島,最後返回泉州。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淵第二次從泉州出航,遊歷南洋群島,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莫三比克海峽及澳洲各地,兩年後才返回泉州。

東東西方的交點:古里

在汪大淵時代,西太平洋被稱為東洋,而印度洋海域被稱為西洋,一般以印度為界。汪大淵兩次遠航,走的仍是這兩條傳統航線,即東洋航線和西洋航線。這兩條航線大都依陸地和島嶼而行。指南針出現之後,人們可以放棄沿岸航線,出馬六甲後橫穿孟加拉灣,直航斯里蘭卡,也可以從印度橫穿阿拉伯海,直達非洲。

商業航行首先要考慮技術和風險,這些遠洋航行實際是近海短程航行的累加,東洋航線連接起東南亞,西洋航線連接更遠的地中海。

中國古代一般稱斯里蘭卡為「錫蘭」。因為佛教原因,斯里蘭卡從漢晉時期便與中國保持密切的海上交通。宋元以來,這裡也成為中國商船的必經之地。明代時甚至有錫蘭王子來到中國,並葬於泉州。汪大淵多次經過斯里蘭卡,在此修整流連。

印度西里古里走廊

1335年前後,汪大淵到達古里,也就是印度西南港口城市卡利卡特。古里是古代東西方海上交通的重要樞紐,或者說是東西方的交界點。

胡椒,這個令東西方世界為之著迷的奢侈品,完全屬於古里的特產。這裡也是胡椒最重要的集散地,胡椒和古里,在古代世界貿易史上有過傳奇般的歷史。按照馬可·波羅的敘述,中國進口的香料數量之多超過歐洲十倍。由此也可見中國與東南亞貿易之頻繁。

按沈福偉先生的說法,汪大淵筆下的「下里」就是古里。「地產胡椒,冠於各番,不可勝計。椒木滿山,蔓衍如藤蘿,冬花而夏實。民采而蒸曝,以干為度。其味辣,采者者多不禁。其味之觸人甚,至以川芎煎湯解之,他番之有胡椒者,皆此國流波之餘也。」在《島夷志略》中,還有一個叫「古里佛」的地方,距離下里很近,「地產胡椒,亞於下里,人間居有倉廩貯之。每播荷三百七十五斤,稅收十分之二」。

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與古里有過交集。在汪大淵之後,伊本·白圖泰於1345年前後兩次路過古里,並從這裡搭乘中國海船前往中國。1405年,鄭和到達古里,賜國王誥命銀印,並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古里國王曾在永樂年間三次派使者來中國朝貢。1433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在古里去世。1498年,達·伽馬在古里登陸,後來也死於古里。

古里西里走廊和中國的地理位置關係

航海隱士

很多現代學者將汪大淵稱為「航海家」。與其說汪大淵是航海家,不如說他是一位偉大的旅行家。實際上,他對航海技術並不了解,更沒有什麼經驗。在這艘海船上,汪大淵既不是船員,也不是商人,而是一名特殊的乘客,準確地說,他是一位歷史地理的觀察者和記錄者。

汪大淵第二次出海回來後,應泉州地方官之請,開始整理筆記,寫出《島夷志略》。《島夷志略》為我們留下了關於元代中國對外海上貿易的大量一手資料。當時中國商船遠航諸夷,船上裝得最多的就是瓷器和絲綢。《島夷志略》100個篇章中有40多篇記述了瓷器貿易,其中有20多篇記載了青花瓷貿易。

我們的歷史是勢利的,它會記下帝王將相的一切瑣事,但往往卻將那些才智過人、造福社會的仁人志士付之闕如。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只有《島夷志略》,卻對作者汪大淵一無所知,或者,這也符合汪大淵本人的性情,按照中國的傳統,一個真正的英雄往往也是謙遜的隱士。

與馬可·波羅、哥倫布或者鄭和相比,汪大淵只是一個普通的民間商人,無權無勢,他以一己之力,為歷史留下一筆不可磨滅的遺產。但翻遍各種官方史志,幾乎都難以尋見關於汪大淵的片語記載。

從宋到元,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黃金時代,商業的繁榮,帶動中國的造船和海運盛極一時,明朝建立之後,長期實行海禁政策,但意外地出現了一段鄭和下西洋的非凡歷史。與自發的民間海商不同,鄭和航海是朝貢貿易的產物。

鄭和並沒有給今天的人們留下太多文字資料,但我們從一些相關記錄中仍可以發現汪大淵的影響。

馬歡兩次跟隨鄭和出海,所到的地方與國家,大部分都與汪大淵所到過的地方與國家重合,很有可能,鄭和下西洋就是按照汪大淵的路線,或者說是參考汪大淵的路線航行的。馬歡在《瀛涯勝覽》序言中所說的這一段話,更從側面證明了《島夷志略》的可信度:「余昔觀《島夷志》,載天時、氣候之別,地理、人物之異,感慨然嘆氣曰:普天之下何若是之不同耶……余以通譯番書,添被使末,隨其(指鄭和寶船)所至,鯨波浩渺,不知其幾千萬里。歷涉諸邦,其天時、氣候、地理、人物,目擊而身履之;然後知《島夷志》所著者不誣。」

毫無疑問,沒有汪大淵和他的《島夷志略》,或許就不會有75年後的鄭和下西洋。實際上,汪大淵航行經過的地域比鄭和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他為後人留下了詳細的一手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良瑤是誰?他的出現讓中國下西洋的歷史提早了620年!
你們知道自己吃的鹽是怎麼來的嗎?要問他——中國重化工之父:范旭東!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