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上半年港股IPO數量全球第一,但好戲還在後頭!

2018上半年港股IPO數量全球第一,但好戲還在後頭!

今年可謂港股市場IPO的元年,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30日,總計共有101隻新股登陸港股市場,比2017年上半年上市的68隻的新股,同比增加50%。而從數量看,2018年上半年港股IPO數量再次勇奪全球之首。為什麼,市場都要扎堆在港股上市?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門檻低,審核機制快。

一、港股主板上市規則

財務要求

主板新申請人須具備不少於3個財政年度的營業記錄,並須符合下列三項財務準則其中一項:

1)盈利測試:

股東應占盈利:過去三個財政年度至少5,000萬港元 (最近一年盈利至少2,000萬盈利,及前兩年累計盈利至少3,000 萬港元);

市值:上市時至少達2億港元。

2)市值/收入測試:

市值:上市時至少達40億港元;

收入:最近一個經審計財政年度至少5億港元。

3)市值/收入測試/現金流量測試:

市值:上市時至少達20億港元;

收入:最近一個經審計財政年度至少5億港元;

現金流量:前3個財政年度來自營運業務的現金流入合計至少1億港元;

註:聯交所可接納為期較短的營業紀錄,並/或修訂或豁免上述的溢利或其他財務準則規定。有關詳情請參閱「股本證券的特別上市規定」一節。

二、港股主板上市流程

1. 重組階段(1-3個月):

聘請保薦人、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等中介團隊;

各中介團隊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評估上市可行性;

擬上市公司和各中介機構共同商討及落實上市重組的架構,使適合上市及配合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

2. 文件編製階段(2-4個月):

會計師編製擬上市公司過去業績及財務狀況之報告;

保薦人及各中介團隊分工草擬招股章程各章節;

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

3. 上市申請階段(2-4個月):

若以H股公司形式上市,向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文件,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核准;

交上市申請表及有關文件予聯交所;

回答聯交所就上市之反饋意見;

上市科推薦上市;

聯交所上市委員會進行上市聆訊。

4. 發行上市階段(2-4個月):

上市委員會批准上市申請;

保薦人連同公關公司向投資者推介擬上市公司;

刊發招股章程;

接受公眾認購申請;

正式掛牌上市,股份開始買賣。

三、創業板上市規則

創業板申請人須具備不少於2個財政年度的營業記錄,包括:

a. 日常經營業務有現金流入,於上市文件刊發之前兩個財政年度合計至少達2,000萬港元;

b. 上市時市值至少達1億港元。

四、創業板上市流程

1. 重組階段(1-3個月):

——聘請保薦人、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等中介團隊;

——各中介團隊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評估上市可行性;

——擬上市公司和各中介機構共同商討及落實上市重組的架構,使適合上市及配合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

2. 文件編製階段(2-4個月):

——會計師編製擬上市公司過去業績及財務狀況之報告;

——保薦人及各中介團隊分工草擬招股章程各章節;

——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

3. 上市申請階段(2-4個月):

——若以H股公司形式上市,向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文件,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核准;

——呈交上市申請表及有關文件予聯交所;

——回答聯交所就上市之反饋意見;

——聯交所上市科進行上市聆訊。

4. 發行上市階段(2-4個月):

——上市科批准上市申請;

——保薦人連同公關公司向投資者推介擬上市公司;

——刊發招股章程;

—— 接受公眾認購申請;

—— 正式掛牌上市,股份開始買賣。

在2017年底,港交所一個重大的改革,致使港股新股市場從此步入快速的進程。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旗下聯交所發表《創業板諮詢總結修訂創業板及主板上市規則》,在經過幾個月的公開諮詢之後,香港市場已經就完善上市規則、擁抱新經濟達成了積極的共識,探明了市場改革的大方向。

而規則中,創業板及主板的上市要求將更接近,創業板將成獨立市場為中小企服務,不再是轉往主板的「踏腳石」。

規則主要修訂內容有:

a.取消創業板發行人轉往主板上市的簡化轉板申請程序;

b.由創業板轉往主板上市的申請人須委任保薦人,並須於遞交上市申請的最少兩個月前委任;

c.將創業板上市申請人於上市時的預期最低市值由1億增至1.5億,並將創業板公司於上市時的最低公眾持股價值由3000萬增至4500萬;

d.將主板上市申請人於上市時的預期最低市值由2億增至5億,並將主板公司於上市時的最低公眾持股價值由5000萬增至1.25億;

e.將創業板上市申請人的現金流規定由最少2000萬提高至最少3000萬;

f.規定所有創業板新股上市時,其公開發售部分不少於總發行量的10%;

g.將創業板公司控股股東的上市後禁售期由一年延長至兩年,而主板公司的上市後禁售期規定則維持不變。修訂後的創業板及主板上市規則將於明年2月15日(規則修訂生效日期)生效。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改革在於在主板上市規則中新增兩個章節,列出有關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和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經濟公司來港上市的規則框架,將修改第二上市的相關規則,方便更多已在主要國際市場上市的公司來港進行第二上市。

因此,我們才能在本月看到首家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小米集團」登陸香港。

對於港股市場來說,IPO的井噴狀態正在步入白熱化的階段,艾德證券預計,年內將至少還有四到五家百億港元公司和十幾隻獨角獸企業赴港上市。

港股這個大舞台,「好戲還在後頭」。

五、近期即將上市的公司

1.中國鐵塔:首當其衝的就是由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共同出資設立的中國鐵塔,目前其已經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近日就是更新招股說明書,市場預計,中國鐵塔募資規模可能高達80億至100億美元(約624億至780億港元),有望超越小米,成為今年來港股市場募資額最大的新股。

2.海底撈:在知名火鍋類餐廳海底撈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公司已聘請招商國際及高盛為聯席保薦人,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業務擴張。招股書顯示,海底撈2017年營收106.37億元,最近三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5.9%;2017年凈利潤11.94億元,最近三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70.5%。

3.歌禮生物:8月1日,歌禮生物將在港交所上市。歌禮成立於2013年,由海歸華人吳勁梓創立,其研發方向集中在抗病毒、癌症以及脂肪肝疾病。目前,仍處於燒錢狀態。公司的在研管線中,有即將上市的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在研中的HIV和乙肝藥物。根據最後一輪融資情況看,目前公司估值50億港元。

4.博駿教育:7月31日,博駿教育在港上市。博駿教育成立於2001年,早期開辦學前教育,後期將業務拓展至民辦初中教育行業,2016年,博俊教育複製了學校管理的業務模式。在龍泉學校開辦了第一家高中。目前,博建教育在成都運營一所初中及高中,兩所初中及六所幼兒園。以入學人數計,博建教育在成都民辦初中教育行業排行第二,於成都民辦學前教育行業排行第五。2016,2017學年分別佔市場份額約5.2%及0.5%,於2017年2018學年分別佔市場份額的6.6%、0.4%。

5.美團網:2010年3月4日成立的團購網站。美團網有著「吃喝玩樂全都有」和「美團一次美一次」的服務宣傳宗旨。總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望京東路6號。2015年10月8日,大眾點評與美團網宣布合併,更名為美團點評。美團點評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其營業收入為339億元,同比增長161%;和收入的增幅相比,美團點評的GMV(成交金額)增速稍慢。2017年,美團點評的GMV為3570億元,同比增長50.6%。

美團點評的招股書顯示,其股權架構里,騰訊持股20.1%,是第一大股東;美團點評CEO王興持股比例11.4%,為第二大股東。美團聯合創始人穆榮均持股比例為2.5%,王慧文持股比例為0.7%。由於多次融資,美團點評的股東特別多;其中,紅杉資本持股比例11.4%。

6.山東黃金: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1975年,為國有大型一類企業、國家重點扶持的520戶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之一,現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規格相當於正廳級。截至2010年底,山東黃金集團共有權屬企業105家,其中二級企業45家,三級企業52家,四級企業8家。目前已形成了山東黃金礦業股份公司、山東黃金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黃金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黃金國際礦業有限公司和山東黃金地產旅遊集團有限公司「4+1平台」的戰略格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德港股快訊 的精彩文章:

IPO的盛宴下,市場是否已經瘋狂?
世界盃魔咒,中國贊助商是贏了還是輸了?

TAG:艾德港股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