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敢摸太陽!帕克探測器難道不怕被烤化嗎?

敢摸太陽!帕克探測器難道不怕被烤化嗎?

今年夏季,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將發射升空,奔赴這個生命之源。與此前的任務相比,帕克探測器將進一步深入太陽大氣層。打個比方,如果把地球、太陽和帕克探測器縮小,將地球和太陽放置在碼尺兩端,帕克距太陽表面不到4英寸(約合10厘米)。與太陽進行如此親密的接觸,帕克難道不擔心被太陽烤化嗎?

帕克探測器環繞太陽飛行

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將於8月4日搭乘聯合發射聯盟的德爾塔IV重型火箭,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第37發射架奔赴太空。帕克探測器將第一次飛入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層,也就是日冕。它將藉助先進的觀測儀器和成像設備,讓我們對日冕的認知發生革命性變化,同時進一步豐富我們有關太陽風起源和演化的知識。

帕克探測器將遭遇溫度超過100萬華氏度(約合55.5萬攝氏度)的物質,同時受到強烈陽光的轟炸。不過,這顆探測器並不會有性命之憂。在設計上,定製的隔熱罩和自治系統是它的兩件法寶,能夠幫助帕克抵禦猛烈的陽光輻射,同時允許日冕物質「觸摸」這艘飛船。

工程師為帕克探測器安裝隔熱罩。這艘飛船將直接飛入太陽大氣層,對太陽進行近距離觀測

帕克探測器的太陽能電池板


耐熱背後的科學

帕克如何確保自身及所攜設備的安全?要想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熱量和溫度的概念。與我們的直覺相反,高溫並不一定意味著大幅加熱另一個天體。溫度用來衡量粒子的移動速度,而熱量衡量的是它們轉移的能量總量。粒子可能快速移動(溫度高),但如果粒子數量很少,它們就無法轉移大量能量(熱量低)。太空幾乎處於真空狀態,能夠將能量轉移給帕克的粒子少之又少。

以日冕為例,日冕的溫度雖然極高,但密度極低。把手放進熱烤爐和把手放進一壺沸水,會有怎樣的差異?與沸水相比,手在烤爐內能夠在更長時間內經受住更高溫度的考驗,因為在沸水中,手會接觸更多粒子。類似地,與太陽表面相比,日冕的密度更低,帕克探測器接觸的炙熱粒子更少,因此不會獲得大量熱量。這意味著雖然帕克探測器會穿過一個數百萬度的區域,但面朝太陽的隔熱罩表面只會被加熱到1400攝氏度左右。

為了儘可能多地反射太陽熱量,隔熱罩的向陽面採用了一種特殊的白色塗層

防護盾加持 摸太陽不算什麼

當然,1400攝氏度仍舊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字。相比之下,火山熔岩的溫度在700到1200攝氏度之間。為了抵禦高溫,帕克探測器安裝了一個名為「熱防護系統」的隔熱罩。隔熱罩直徑2.4米,厚115毫米。隔熱罩表面雖然承受高溫,罩內溫度卻只有30攝氏度。

熱防護系統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學實驗室設計,在碳-碳先進技術公司製造。這個隔熱罩就像是一塊三明治,兩塊碳纖維合成板夾著4.5英寸(約合11.5厘米)厚的輕型碳泡沫芯。為了儘可能多地反射太陽熱量,隔熱罩的向陽面還採用了白色陶瓷塗層。測試中,隔熱罩經受住1650攝氏度的高溫考驗。有了這個防護盾的加持,帕克不懼太陽的炙烤,確保所有設備萬無一失。

6月5日,佛州泰特斯維爾Astrotech公司的處理設施,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正在測試帕克太陽探測器


太陽探測杯

帕克探測器的儀器並非都躲在隔熱罩後面,共有兩台儀器不受隔熱罩保護,其中包括太陽探測杯。這台感測器也被稱之為「法拉第杯」,在設計上用於測量太陽風離子和電子通量以及流動角度。

法拉第杯採用熔點2349攝氏度的鉭-鋯-鉬合金,為法拉第杯產生磁場的晶元由鎢製成。為了確保儀器能夠經受住嚴酷環境考驗,研究人員需要在實驗室模擬極端熱輻射。他們使用粒子加速器和IMAX投影儀來提高溫度,以達到理想的測試效果。投影儀負責模擬太陽的熱量,粒子加速器讓法拉第杯暴露在輻射環境下,以確定法拉第杯能否在極端環境下測量被加速的粒子。

法拉第杯順利通過測試並且表現超出預期。暴露在測試環境下的時間越長,法拉第杯的數據質量越高。帕克項目參與者、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賈斯汀·卡斯珀表示:「我們認為輻射能夠清除任何潛在污染,基本上實現自我清潔。」

聯合發射聯盟的德爾塔IV重型火箭發射升空

帕克探測器獲取的數據將幫助科學家改進危險耀斑(如圖)的預測。強太陽風暴能夠破壞電網和干擾衛星


令人稱道的降溫設計

此外,帕克探測器還採用了其它設計來抵禦高溫侵襲。每次靠近太陽時,帕克的電池板會縮到隔熱罩的陰影中,只有一小部分暴露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

帕克的太陽能電池板還有一個超級簡單的冷卻系統:一個經過加熱的罐子,防止冷卻劑在發射期間凍結;兩個用於防止冷卻劑凍結的散熱器;用於讓冷卻面最大化的鋁翅片以及讓冷卻劑循環的泵。這個冷卻系統足夠強大,讓太陽能電池板和儀器在面對太陽熱量時不僅能夠正常工作,同時還能保持「涼爽」狀態。

1月,宇航局開始測試帕克探測器。這顆探測器在一個真空艙度過7周,模擬在太空中遭遇的嚴酷環境


如何與探測器保持通訊?

為確保帕克的安全,科學家還需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與這顆探測器通訊?整個旅途中,帕克基本上都是形單影隻。帕克發出的訊息需要8分鐘才能抵達地球。這意味著如果工程師想在地球上控制帕克,在這8分鐘時間裡,一旦出現紕漏,便無法及時修正。

帕克探測器將對太陽進行為期7年的觀測,這顆探測器有兩塊太陽能電池板

在設計上,帕克能夠進行自我保護。這顆探測器裝有多個半個手機大小的感測器,分布在隔熱罩陰影的邊緣。如果任何一個感測器感知到陽光,便會提醒中央電腦,帕克隨即調整方位,確保感測器及其它儀器的安全。


向著太陽前進

發射升空後,帕克探測器將觀測太陽的方位,讓隔熱罩朝向太陽。在隨後的三個月旅程中,它既要「擁抱」太陽的熱量,又要保護自己免遭寒冷的太空真空環境侵襲。按照計劃,帕克觀測任務將持續7年,環繞太陽24周。每次靠近太陽,帕克都會採集太陽風樣本,研究日冕,同時對太陽及周邊區域進行前所未有的近距離觀測。在一系列革新技術的保護下,這顆探測器毫不懼怕太陽的高溫。

作者|蘇珊娜·達爾林

文章由「科普中國頭條創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

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