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泰國,你還會再去嗎?

泰國,你還會再去嗎?

安達曼海的一場巨浪,掀翻了數十多人的出海夢。風雲突變,讓幾十個家庭破碎,原本是開開心心的出遊度假,卻變成了天人永隔。。。不管是政府的救援隊伍動作遲緩,還是副總理的一番「甩鍋」言論,都讓人對這個出名的旅遊地失去了興味。

剛剛開始的暑假出遊旺季,被這次普吉島翻船事故狠狠的澆了一頭一臉的冷水。原本計划出境游,尤其是去往東南亞國家的國人紛紛在心裡打鼓,「生命是無價的,是否值得為了去度個假而犧牲?」

01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國人就開始熱衷去國外度假呢?數據統計,近10年來,隨著中國旅遊業的發展,出境游作為人們一種新的消費方式開始逐漸升溫。自2005年起,國人對自由行和出境游的需求暴增。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5-2015年國內居民出境人數由3102.63萬人次增長至12786.00萬人次,漲幅高達312%;國內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187318.90 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689052.10億元,大大提高了中國居民的消費水平,同時也提高了中國居民的境外消費能力。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眾多國家之中,國民對出境游的選擇大部分是從祖國周邊國家開始,例如東南亞國家。一是交通便利,國內航班通常是2-3小時以內的行程,不至於太累;二是消費水平不高,滿足我國大部分地區出遊人群的消費水平;三是氣候宜人,熱帶國家溫暖潮濕,出行攜帶的用品也相對簡單,而且瓜果、海鮮品類繁多,使一些內陸國家趨之若鶩。

泰國,這個2014年人口只有6450萬,面積只有51.31萬平方公里的東南亞佛教國家。人口數量僅相當於我國的一個大省。隨著中國的這股出境游熱潮,加上地理位置便利,僅兩個多小時的航程,四季宜人的熱帶氣候,和與國內大多數一、二線城市相對持平的消費水平,使其成為了大多數中國出境游旅客最先鎖定的目的地之一。

去年,赴泰旅遊的外國遊客總數超過了3500萬人次的新記錄,相當於泰國人口總和的一半多,較2016年同期增長8.77%,於此同時,2017年泰國旅遊業創收超過1.82萬億泰銖(約合3660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同期增長11.66%。

目前在數量和創收金額上對泰國旅遊業貢獻最大的依舊是中國遊客,中國遊客量超過980萬人次,佔比最高。據統計顯示,2017年赴泰中國遊客數量較2016年同期增長11.97%,為泰國帶來超過5200億泰銖(約合104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同比增長15.78%。(新華社曼谷2017年1月16日報道)

今年1月,泰國開泰銀行研究中心預測,2018年泰國遊客數量及其所創收入都將持續增長,預計今年全年外國遊客量突破3700萬人次,將為泰國旅遊業創收約2萬億泰銖(約合4028億元人民幣)。

(泰國當地潑水節的美女)

(泰國的寺廟)

(穿著傳統泰國服飾的當地女子)

02

如果因為某次意外或災難就不再去那個地方,從而錯過了一些美好的東西,對於像我這樣熱愛出遊的朋友來說,未免有點因噎廢食,太可惜了。世界那麼大,你不想去看看么?

其實,不論出遊到哪個國家,只要是政局穩定,治安良好,都可以通過合資格的旅行社、網路和各種渠道了解風土人情和出遊注意事項,做好安全防範措施,讓旅途平安、開心。喜歡自由行的遊客,還可以參考以下具體幾點:

一、出行之前盡量做好完善的信息收集,包括:了解目的地國的一般治安條例、公共規則、駐地中國大使館聯繫方式等信息;清楚自己需要出遊哪些景點和地區,以怎樣的交通方式到達這些地區;在乘車或乘船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等。

目前資訊發達,通過網址或手機APP都能尋找到一些比較有名氣的旅遊平台,獲得這些信息。還可以獲得前人的各種出遊經驗,走前人走過的路,少走彎路,更安心。

二、出遊時,不管是國內還是境外,遊玩中都應該注意安全第一。沒有什麼新奇的冒險和體驗應該以生命為代價!只有我們平安歸來,才能繼續下一次的探索和發現,不是嗎?所以,不管是體驗出海、潛水、蹦極、攀岩、索道滑行、騎大象、探秘叢林野生動物等等項目,都應該認真了解項目的安全注意事項。如果認為風險在掌控之內,試試也是無妨。當然,如果組織者專業不夠、安全防範意識不足,缺實無法託付的,就要能抵擋探秘的誘惑,堅持以安全第一位原則了。通常,涉及風險的項目,都有相關的安全注意事項和應急措施。

這些安全注意事項通常包括:

1、對參加對象的年齡、身材、性別、身高、體重、穿戴著裝、健康狀態、過往病史或慢性病等信息的限制說明;

2、對體驗項目的全過程介紹,可能存在風險的披露應該非常具體,讓遊客有充分的知情權和選擇權。當然,有關單位可能還會有相關的免責條款,要讓參加人員提前簽署的,也就是所謂的「生死狀」,例如很多蹦極項目會有這一做法。這個簽署的時候,只要認真閱讀文件,也能了解相關的風險所在。

3、遇到突發事件時的應急措施有哪些,應急設施有哪些,例如救生衣、救生圈、繩索、安全帶等等。這些設施的使用方法也是要提前告知和說明的。

體驗項目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否夠高,這一點很重要。如果管理人員沒有向你充分解釋以上內容,那你可能要更主動地向他們詢問這些信息。(除非你對這些信息已經了解得非常清楚,因為你並不是第一次體驗。)如果這些信息經過詢問也無法獲得,那證明本身這個項目的管理就有問題,是否還要嘗試,就要三思了。

在遊玩時切忌樂極忘形,忽視各種災害風險,要時刻提醒自己。只有平安,才能盡興。

三、個人的身份證明文件、緊急情況聯繫人等信息要提前複印好,並在出遊時隨身攜帶,以方便其他人看到這些信息協助證明你的身份,並為你尋求幫助。畢竟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還是好心人,對需要幫助的人還是會伸出援手的。駐地中國大使館的聯繫方式也要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如果獨自出行,儘可能把手機、充電寶、現金和信用卡備齊,這些都是不時之需聯繫的必需品。

四、有些國家獲取簽證必需購買意外保險,有些國家的簽證不需要。但建議大家最好都是購買。畢竟短期出行的意外保險費用不高,一般都是幾十元, 但卻能在真正發生意外時在經濟上提供一定的幫助,緩解緊急情況時的資金壓力。

基本上做好以上這幾點,出遊的安全就算比較有保障了。

03

經濟的發展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還讓人們對自己的精神生活有了追求,出境游作為一種經濟和文化現象,更多的體現了人們消費意識的變化,這種意識會因為所處的經濟環境、社會地位、個人心理等因素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旅遊消費行為。

「大眾旅遊時代下,隨著中國人旅遊觀念的轉變、跨境電商的滲入、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旅遊消費市場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爆買」一度是2015年的旅遊消費熱詞,而在2017年中國旅行者的旅遊消費則更加趨於理性。目光投向境外目的地,「爆買」現象仍在,但熱度與往年相比卻有所下降。前兩年出現在海外的「瘋搶」現象已不再多見。與2015年不同,出境旅遊的人們不再拘泥於買與吃,中國人旅遊+購物的熱潮也在2016年也有所消退。相反,遊客們開始選擇能帶來正能量與刺激體驗的方式進行旅遊,而且人們開始覺得,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比消費能帶來更多樂趣。據螞蜂窩發布的《全球自由行報告2016》顯示,雖然美食和購物仍然是自由行遊客最感興趣兩大主題,但是隨著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和中國人消費心態的成熟,自然超過美食和購物將成為旅行最大主題,獨特的當地體驗將吸引更多的遊客。」(以上報道來源於網路)

就泰國一地而言,我彷彿經歷了國人出遊體驗的3個不同階段。第一次去泰國,是在2010年的秋天。在廉航機票的低價吸引和親戚朋友的推薦下,毅然選擇了曼谷、普吉和PP島三地的五天緊湊游。這裡就不談旅遊攻略了,畢竟各大旅遊平台上非常多,大家可以自己搜索。我這裡主要談談消費體驗。曼谷是個發達城市,汽車數量之多、堵車之嚴重不亞於我國的一線城市。所以很多時候出行交通可以藉助助力三輪車,當地叫「督督」,叫價一般都不貴,而且都是競爭下的合理市場價,不會相差很遠,也不會有人特別使壞騙錢。曼谷和普吉的酒店也真心不貴,國內中小城市商務酒店的價格,可以享受到旅遊景區特色的客房設施和服務。價格再低的酒店,客房裡面都少不了雞蛋花、玫瑰花瓣和動物形摺疊毛巾這些小心思的點綴和迎賓冷飲或水果的款待。酒店的服務員一見到客人,會非常主動地迎接和幫忙接行李,而且面帶笑容。餐廳的伴唱演員載歌載舞,還用生硬的中文演唱鄧麗君的歌曲,讓人心情輕鬆愉快,印象深刻!這些服務於遊客的人們主要就是出一分力,賺一份的報酬,你可以隨心打賞(給小費),但他們並不強求,依然笑臉迎人,態度可掬。這樣的服務,讓我覺得在泰國的出遊消費體驗很好,性價比很高。

2014年,第二次去泰國,直奔普吉鎮。這次既是重遊舊地,又是新的體驗,因為直接住到鎮上民居區之中,逛超市、菜市場,賣菜做飯,體驗當地飲食和生活節奏。當地民風樸實,特產價廉物美,依然是很不錯的消費體驗。

但遊客聚集的芭東海灘、卡隆海灘已經擺滿了各種全球景區統一規格的工藝品、廉價服裝,還有燒烤、小吃,環境吵雜喧鬧,寧靜的海灘不再平靜......

雖然已經有很多遊客回來告訴我,說泰國這個國家的主要旅遊景點,服務質量已經下降了,消費體驗已經沒那麼好了。可我還是想去看看,這個曾經讓我心動的、溫柔善良的國度。

2018,就在今年,當航班在清邁機場徐徐降落已接近半夜零時,早早在國內某程訂好的接機車在舉著我預留的中文名字歡迎牌的工作人員引導下如約而至,司機妥妥地把我們一家幾口送到提前預訂好的酒店,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入住,順利。小巧的客房裡放滿了藝術掛飾、塑膠花和擺設,沒有看到鮮花和動物形狀的摺疊毛巾,也許這些對他們太花成本和心思了。第二天,閑逛了一下市區,隨手在手機的某程APP上預訂了個動物園的半日游散客接送服務,還帶中文導遊。中午,泰國美女導遊加了我的微信,用流利的中文和我們約定了集合的地點,準時用中巴把我們接到景區門口,然後我們自由活動,再集合,送回酒店,順利。對於這一切,除了體現出我大中華的出境游產業發展迅速和完善,增加了國民出遊的便利性,我還想寫個大寫的「無奈」,除了花費的貨幣是泰銖,從訂購到接洽到坐車到景區介紹,全程用普通話就可以溝通,完全找不到在國外旅遊的感覺,感覺自己就在國內某景區遊玩。(還花了200多塊辦個簽證,我真是呵呵了!)第四天,打算去逛一逛當地的百貨商店和超市,發現逛的清一色全部和國內一二線城市相同的服裝、餐飲品牌店,毫無新意。再一次感受到我國經濟發展飛速的大環境下,從消費水平上已經逐步實現國際接軌,全球連鎖的門店在國內已經比比皆是。

(泰國清邁當地華人開的重慶餐館)

(清邁夜間動物園)

(著名的清邁大學)

不管如何,有人說,旅遊就是從一個自己呆膩的地方去到一個別人呆膩的地方去,感受一下別人的生活。這都是生活體驗的其中一部分,能帶給你新鮮感最好,如果沒有,至少也有一番感悟和經歷!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亭閑人 的精彩文章:

TAG:雨亭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