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元璟資本劉毅然的產業三段論:終局觀決定獨角獸能否笑到最後

元璟資本劉毅然的產業三段論:終局觀決定獨角獸能否笑到最後

文 熊乙

編輯 洪鵠

元璟資本合伙人劉毅然

7月9日,小米正式登陸港交所。首日跌破發行價之後,小米股價不斷上漲。受益於此,雷軍身價躥至全球55,超過李彥宏居中國第六,小米也將於在7月23日正式納入恒生指數。

捷報頻傳,一掃上市前遭遇的質疑和低估。作為小米的早期投資人,劉毅然對此深有感觸。加入元璟資本之前,他曾在淡馬錫工作七年,期間主導了對小米的投資,淡馬錫2011年12月B輪入股小米。

一級市場高估值但二級市場遇冷的情況,劉毅然並不陌生。歡聚時代(YY)上市時估值6億美元,較最後一輪融資時折價40%左右,堪稱「流血上市」。雖然上市遇冷,但小米、YY的市值隨後開始上漲,歡聚時代現在的市值已達60億美元,小米的想像空間也很大。劉毅然把這歸結為:它們看清了終局。「只有看清終局,企業才有可能最終跑出來」。反之,一度輝煌如凡客誠品、樂視這樣的獨角獸,也會從神壇跌落。

投資了小米、滴滴、大眾點評之後,劉毅然對獨角獸有一套自己的投資邏輯:開盤時注重對產業格局的研判,棋至中盤時保持冷靜客觀。

劉毅然崇尚產業格局思考和路徑推演。在同事的印象中,他是那種「世界盃看球都可能提前做模型」的人。這在他的投資手法上也有體現。投小米時,他會提前測算手機整機和附件的回報率,結論是可以盈利;投滴滴時,計算計程車業務的商業價值,覺得不夠,所以等到滴滴推出專車業務才投資;投大眾點評時,對比大眾和美團的獲客成本和營銷費用,認為兩者大概率會合併;投ofo時,推演滴滴內部孵化單車業務的可能性,認為大概率不會自己做,後者也在向滴滴打探虛實時得到了側面證實。

包括小米在內,劉毅然過往的投資,幾乎覆蓋了移動互聯網的全過程——O2O熱潮中拿下滴滴、大眾點評,共享經濟勢頭下加碼ofo,新零售席捲全國時押注猩便利,人工智慧潮流中瞄準思必馳、Roadstar.AI和ADVANCE.AI。

順著時間軸來看,這些投資案有著明顯的階段特徵:第一階段,流量驅動型創新;第二階段,產品驅動型創新;第三階段,技術驅動創新。劉毅然認為,這是行業變深、變重背景下,互聯網流量不斷拓展邊界的結果,而他的投資方法論也因此不斷進階。


獨角獸的終局觀

經歷了眾多項目起伏,劉毅然現在很喜歡和創始人聊「終局觀」。元璟資本的項目覆蓋了天使輪到C輪,以A輪、B輪最多,大多數項目元璟進入時正向中場演進。對劉毅然而言,早期項目需要投資人和創業者對業務和行業想得更深、看得更遠,他稱之為「終局觀」。

「理想狀態下,A、B、C輪的估值應該位於同一條直線,」劉毅然隨手在紙上畫出了一張估值曲線圖,橫坐標是時間,縱坐標為估值,三輪估值的點連成了一條直線,但小米、滴滴、和大眾點評卻沒有沿著這條線走。他告訴36氪,獨角獸企業幾乎每輪估值都處於直線上方,它們的估值長期高於市價,但到一定階段後又會出現分化。

一類獨角獸的估值會繼續往上漲,比如京東、滴滴。從今日資本2006年賭下1000萬美元,到上市時逾250億美元的估值,京東目前市值已達529億美元。

一類獨角獸會橫盤一段或者下挫調整後重拾漲勢,比如小米和YY。老虎基金2011年投資YY時,YY估值約10億美元,2012年YY折價40%登陸二級市場,老虎基金也被深度套鬧。但二級市場隨後回歸理性,YY穩步增長的同時,市值也達到了現在的60億美元。同樣的情況在小米身上也發生了,劉毅然認為,小米將逆轉此前被低估的局勢。

還有一類獨角獸則會急轉直下,比如凡客誠品、聚美優品、樂視。2007年凡客誠品創立伊始,備受資本追捧,IDG、軟銀、老虎、淡馬錫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都在其投資者之列。2011年7月F輪融資後,凡客誠品估值達32億美元。高光時刻,噩耗卻接連而來。凡客被爆庫存14億、虧損近6億、高管離職,IPO計劃也因此擱淺,估值急劇縮水。

所有投資人都渴望捕獲前兩者,為此需要面臨追漲還是等待的選擇——高估值時追漲,還是等市場回歸理性或者估值和業務相對匹配時再入場。劉毅然告訴36氪,投資新美大時,有投資人就選擇了合併後再買老股入場。

估值偏離業務價值有兩種情況,「明星項目或階段性估值虛高」。如果是前者,投資人要儘早下手,因為越晚項目越貴,如果是後者,則要剋制冷靜,避免在不理智的頂點入局,從此一蹶不振。

什麼樣的獨角獸才能笑到最後?劉毅然認為,一個清晰的終局觀是必要條件,創始人對業務、行業發展認知深刻,才能忽略短期噪音,集中精力加強核心競爭力。「想得更深,看得更遠,存活率就更高。」因為明白雲端調度能力和融資公關能力是核心,滴滴創始人程維向百度背景的CTO和高盛背景的柳青伸出了橄欖枝;因為看到了新國貨的機會,雷軍堅決在線下拓店,完善小米生態鏈。

除此之外,創業團隊的經驗、組合以及All in的決心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小米一代手機還未上市時,淡馬錫就入局了,劉毅然回憶,當時覺得「小米的團隊就值幾億美金」。


BAT夾縫中長出了小米

直到今日,2011年投資的小米仍然是劉毅然最津津樂道的案子。小米上市後,劉毅然在朋友圈發文:「這個帖子我等了7年,7年前我們投資時基礎和樂觀情形推測,被公司實際結果完美超越(印象中這是唯一一次)。」

小米的表現完全超出了劉毅然的預期,以致於他在媒體面前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小米D輪加碼時不夠果斷的遺憾。「我們每天都聽到質疑小米就是個硬體廠商的聲音,但DST當時和雷軍聊了一個下午就判斷,小米未來有做到估值1000億美金的潛力。我們做不出這個判斷,DST的出價比我們高三分之一。」

7年前,劉毅然在淡馬錫10億美金估值時參與投資小米。當時,小米第一代樣機還沒問世,米聊也才剛剛露頭,很少有投資人理解雷軍口中的「通過做手機硬體,賺互聯網服務的錢」究竟是什麼模式,人們質疑小米只是一個硬體廠商。

劉毅然選擇相信雷軍,除了雷軍的團隊,更看重的是小米軟硬體能力垂直整合的模式,而米聊是軟體層面一個很大的期待。他相信「手機通訊錄是最好的社交」,希望米聊可以成為今天的微信。七年過去,雖然米聊被微信打敗了,但硬體層面的紅米和軟體層面的MIUI依然幫小米站穩了腳跟。

回頭看,小米實際上領先其他企業,跨越式地進入了第二、第三階段——用高性價比的硬體產品獲取用戶流量,繼而延伸到其他智能硬體。兩次跨階段發展的背後,是小米的天時、地利、人和。

一般來說,初創企業面對巨頭有兩種選擇:「和巨頭對著干」或者「給巨頭做幫辦」。滴滴快的,美團餓了么、摩拜ofo,都是騰訊、阿里為了推廣移動支付,按照不同場景布局的項目。對創業者而言,一旦與AT的核心業務有衝撞,就必須在「對著干」和「做幫辦」之間做出選擇,而後者的存活率更高。

在劉毅然看來,與巨頭的核心業務衝撞時,要選擇最零碎、線下運營較重的單元切入。以零售為例,猩便利沒有學盒馬生鮮和大潤發,而是選取了距離最短的辦公室場景,這是阿里不願意費力去做的小單元。今年6月,猩便利獲得了螞蟻金服的戰略領投,由此加入了阿里的生態矩陣。

小米在這兩條路之外,開闢了一條與巨頭共舞的新路徑——依託做深、做重產品,建立自己的流量體系。小米也成為近幾年百億美金獨角獸中,少有的沒有站隊BAT的公司。劉毅然認為,創業公司與巨頭共舞不是簡單的站隊問題,而是關於融合借勢的判斷。米聊失敗的原因在於太輕、太簡單,又是線上,巨頭一定會優先去做。即使創業者先推出產品,巨頭也可能在短時間內複製和打敗你。而在更重、更深的手機領域,巨頭的優勢並不明顯,反而為企業提供了發展的縫隙。


互聯網產業三段論

2016年,劉毅然加入元璟資本任合伙人,他主導的第一個案子是ofo。當時,共享單車勢頭正猛,資本爭相入局。Ofo C輪融資時,包括滴滴、小米在內的眾多投資方躍躍欲試,元璟最終成功卡位跟投。

投資ofo的邏輯十分清晰,劉毅然認為是「共享單車踩中了線下流量點」。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經歷過O2O的野蠻生長之後,線上很難再找到新的流量切入點,創業者和投資人紛紛將眼光轉向線下,而共享單車提供了極佳的流量場景。而更早之前,劉毅然在淡馬錫期間投資了滴滴、大眾點評,這些O2O獨角獸也是流量密集型企業。但劉毅然覺得ofo不一樣,因為後者是通過產品——單車來獲取流量並打造新的商業模式,而前兩者並沒有線下產品。這也成為元璟的投資邏輯由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的轉折點。

升級的背後,是移動流量紅利放緩的現實,劉毅然認為轉折點在2015年。這种放緩有一個更顯見的現象——行業板塊碰撞加劇,同業併購高發,2015年滴滴快的,58趕集,美團大眾相繼宣布合併。如果流量夠吃,自然不需要搶,但當流量不再增量,最本能的做法就是搶競爭對手的流量,幾輪價格戰、補貼戰之後,合併幾乎是必然結局。

劉毅然參與了滴滴和大眾點評的合併,前者是併購者,後者是被併購者。雖然「721」格局(一家獨大,一家公司佔到這個市場70%以上的份額)下,投資第二名的邏輯不難理解,因為一旦合併,第二名就會有溢價,但劉毅然認為,誰也不能保證第二名中途不會被打死,所以邏輯並不通。實際上,劉毅然投資大眾點評時,最主要的原因是相比美團,大眾點評的廣告業務可以自己造血。

白熱化的流量競爭中,ofo的案例為互聯網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流量渠道,即依託產品獲取流量。基於此,元璟第二階段投資了新潮傳媒、在樓下、猩便利等一批結合智能產品的線下流量機會。

元璟2017年連續投資了猩便利的A、A1輪融資。連續押注的信心來自於過往案例的驗證,以及其便利店和無人貨架的線下載體。猩便利創始人呂廣渝曾擔任大眾點評COO,在下決心做便利店之前,他還考慮過洗浴和美髮等諸多線下場景。但長尾領域極難滲透,呂廣渝再去找劉毅然談的時候,兩人幾乎同時決定從便利店切入,「線下什麼場景流量最大?便利店是很明確的選擇」。

除了便利店,無人貨架作為成本更低的獲客渠道,也被納入重點培養對象。成立四個月,猩便利融資兩輪,融資額近1億美金,與它同樣帶有「光環效應」的還有果小美和便利蜂。資本的推波助瀾和同業競爭的加劇下,無人貨架開始瘋狂鋪點。由於過於追求速度,運營粗製化,盈利能力始終難達預期,甚至被曝出撤站、裁員的新聞,果小美原定4月中旬公布的融資計劃也遭遇阻礙。資本的態度伴隨著無人貨架的概念一同冷淡。

無人貨架快進快出,與其進入門檻低、產品同質化的特點分不開。要從一眾競品中脫穎而出,簡單的同質化產品顯然已經不夠。劉毅然認為,進入第三階段,還需要疊加更多技術的驅動力——依託技術產品和精細化運營,創造新的流量場景。這一方面,擁有AI技術的自動駕駛和智能語音提供了新的想像空間。而第二階段的猩便利也與螞蟻金服合作推出了基於AI的無人智能設備。

拿語音技術來說,用戶通過智能冰箱、智能音響,直接發出消費指令,並收到智能的語音回復。簡化了用戶操作的同時,也帶來了更高的盈利能力。淘寶一頁推薦50個商戶,大眾點評一屏推薦10個商戶,而智能語音可能只有3個、2個,無形中拔高了商業價值。智能語音可能成為新的流量入口之一。

這一階段的項目,強有力的技術壁壘是關鍵,甚至要高於BAT巨頭,因為無論是與巨頭競爭,還是成為巨頭的幫辦,實力都不可或缺。劉毅然看好的AI技術,元璟已經布局了硬體產品公司Rokid和技術公司思必馳,前者的代表產品是智能音箱Pebble,後者的語音技術已經在天貓和小米的智能音箱上應用。

「智能音箱會在今年迎來爆發點。」劉毅然向36氪表示。對標美國來看,在只有2億智能手機用戶的美國市場,亞馬遜今年一個季度賣出了幾百萬台智能音箱,同樣的滲透率如果放在中國,千萬台級別的銷量也是可期的。再加上智能音箱價格下滑,小米已經降至200元以內,將會進一步刺激出貨量。

除此之外,AI在視覺和金融領域的應用也是元璟布局的重點,2018年先後投資自動駕駛公司Roadstar.AI和金融科技平台ADVANCE.AI。劉毅然認為,這種AI與大數據的結合,讓創業公司有機會和BAT再次站同一起跑線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上線短視頻簡歷,或許「脈脈」該緊張一下
在小程序里做門窗SaaS營銷管理系統?「直贏店」想要賦能中小型廠家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