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銀區皮影戲

白銀區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幕布,觀看一種平面人偶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場面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在過去還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白銀區所涉及的皮影戲主要是聶家窯皮影戲,主要的演齣劇目有:《全家福》、《財神圖》。《百花山》、《香山還願》、《魁花井》、《萬壽圖》、《黃河陣》、《封神演義》、《朱春登放飯》、《包公戲》以及唐僧取經的幾本戲。

白銀本地皮影戲只有強灣鄉聶家窯村獨一家民間戲班。

皮影戲是一種流傳廣泛並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它綜合了戲劇、音樂、美術等藝術要素,集文人寫作、藝人刻繪與民間演唱為一體,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在過去的歲月里,皮影藝術為當地生生不息的人們增添了無數年節與豐收的喜悅,寄託了對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對未來無窮的嚮往,成為當地歷代廣大民眾的精神食糧。

聶家窯皮影起源於清中期,是由該村王氏家族中一名叫王有秀的(家譜中有記載)在隴東一帶跟隨當地皮影劇團學習演出,老年回家後,始建一個皮影劇團,在五溝十三庄頗有名氣,並將此藝術傳授給子孫後代。因其影人、道具是用牛皮或驢皮鏤刻並著色而製成,故本地民眾俗稱為「牛皮燈影子」。

聶家窯皮影盛行於1946年至1956年,皮影劇團演員以本村王氏家族的幾代人為主,有演員20多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吹拉彈唱,扮演生、旦、凈、末、丑多個角色。皮影劇團主要在本村法王廟、關帝廟演出,有時到村民家中給祖宗家神還願演出。劇團經常應邀到外鄉演出,強灣各村及四龍、水川一帶演出較多。據說,當時演出水平不亞於榆中青城(朝鬍子)皮影劇團。傍晚時分演出,男女老少傾村出動,熱鬧非凡。

王樹俊是提線(操作)之人,手指靈巧,遊刃有餘,也是皮影造型製作人。1946年初,他受其祖輩王興廉、王興虎,父輩王作秦等人指派,到榆中青城皮影劇團學習觀摩製作方法,先後共製作皮影頭像200多個,能演20多本戲。演員主要有王興廉、王興虎、王興泰、王興唐、王作秦、王作熙、王作虞、王作平、王作漢、王樹發(板胡手)、王樹俊、王樹英(鼓手)、宋明祥(板胡)等三輩人。總導演王興廉。

皮影的製作材料以上等牛皮、驢皮、羊皮為主,經過加工,製圖、鏤刻、剪輯、上色等多道工序,透明度高,柔韌性好。

皮影圖案,在設計構成上受到當地民間剪紙及傳統戲曲的影響,富有強烈的地方民間裝飾特色。皮影人是五分側面形象,由八部分組成(頭、身、胳膊、腿等),胸前一個竹桿,兩手各有一個竹桿,從頭到腳約7寸(市尺)長。人物頭部有各色臉譜,如正面人物雕成鏤空臉,一彎回形環勾眉眼,通天鼻樑,顯得俊朗、洒脫;反面人物則突出陰險狡詐的嘴臉,將眉目誇大,一幅老奸巨滑的壞樣子;丑角在眼睛上加畫一個圓圈兒,表示詼諧輕佻。做好的皮影兒安上三根桿,脖(桿)平衡用,兩手各一根,手(線),不僅要靈活自如,而且要和生活中人的一舉一動相吻合,各種套路乾淨利落,其手上功夫非一日之功。

來源:白銀市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我要活著
逗不笑你算我輸——每日一笑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