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主現代化的印度,為何會有十億牲口兩億人的說法?

民主現代化的印度,為何會有十億牲口兩億人的說法?

印度自1947年結束殖民統治建立民主憲政之後,就一直以民主國家自居,然而時至今日仍有印度十億牲口兩億人的說法流傳,讓鼓吹印度民主的人相當尷尬。為什麼這種說法經久不衰呢?

最大的問題提在於印度的宗教,印度的大多數民眾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在世俗上曾實行的種姓制度將印度分為四類人,即婆羅門、剎帝利、首陀羅、吠舍,還有排除為人的賤民,其中上層種姓人口占人口比例2%左右,這是說法的最大源起。

當然,也會有人說印度作為現代化國家已經廢除種姓制度了。是的,印度確實是在憲法上廢除了種姓制度,政府有多個黨派,民眾可以自由選擇加入黨派,確立了民主立憲的現代民主體制。然而,印度實際上各邦具有很大的獨立性,宗教至今為止依然在印度社會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許多地方的種姓制度依然存在。

在印度的政府機構之中大量重要的位置依然由高等種姓把持,雖然每個機構保證有一定的低等種姓人員,但往往位置無關緊要。在歷史上,印度曾被宣揚「天父之下,皆是兄弟」的伊斯蘭教攻佔,並迫使印度人在屠刀之下該信,但最終卻是伊斯蘭教被印度化,內部也逐漸分出了等級。

近代,印度作為「日不落」帝國皇冠上最明亮的一顆珍珠,被英國人殖民統治近一個世紀,然而「先進的」英國人只為掠奪而來,雖有宣揚但並未真正幫助印度建立民主體制,甚至還在同意印度獨立,結束殖民統治時使壞造成印巴分治。

印度的民主只是一層表皮並未將它真正的實施,地方政黨領袖有的乾脆就是宗教領袖,種姓制度名廢實存,這才是被人詬病「十億牲口兩億人」的緣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伯雜談露 的精彩文章:

戲紅人不紅的五位明星,長了一張你熟悉的臉卻叫出名字,最後一位可惜了

TAG:老伯雜談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