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維度與本我:界限

維度與本我:界限

+

| 維度與本我:打破固有界限?|

在界限之內,維度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維持,而界限就是內心的局限。萬物皆存在,只是我們的思維還沒有考慮到罷了。如果打破界限,是重塑,還是消失?維度會變成無邊無際得無限值,還是濃縮成一個原點?

維度與本我,看似沒有關聯,實質十分值得研究。維度,從本質意義上來講,(又稱維數,是數學中獨立參數的數目。在物理學和哲學的領域內,指獨立的時空坐標的數目。)關於線、面、空間、時間,都是人類一直在研究的長期課題。而從人的內心出發,維度可以是思維方式的體現,或者思維模式的組成部分。比如,在形容一個杯子時,有些人會從外形,材質,輕重來描述,而有些人會從品牌,設計,價格去描述。這就是最簡單的區分不同思維方式及表述形式的方法。而每個人的思維角度,往往是一種將他的個人經歷直接體現出來的方式。

當我們處在三維立體當中時,我們是否正在被四維的平行時空操縱著?我們的思想,行為,是否是被潛意識裡的四維元素所影響著?

| 維度作為開頭|

之所以要提到「維度」,並不是因為要研究時空坐標或物體運動,而是通過維度這個切入點,去探討在環境與人的內在所產生的關聯性。對於正在處於三維空間里的所有人而言,目前的狀態是習以為常,並且理所當然的。然而,當空間開始動蕩,維度開始發生轉變時,我們是否會開始反省身邊一切看似正常的二維事物——其實都是三維的投影。就像我們在三維空間里看二維事物一樣,我們於四維空間里的生物而言是否就是具有「被思考性」?例如,當我們在做夢時,夢境的內容是否就是四維空間里的人給予我們的提示?而這些夢境的內容,是否又與平日你所處的環境中的一些隱藏內容有所關聯?但這些隱藏內容或許是你非常容易忽視的,卻有可能是四維生物與你的交流點?

曾經寫過一段非常短的靈感小說,在這個三維的世界裡,四維的人是否會通過進入你的意識來讓你發現,她其實存在?

她突然間發現查斯站在她身後,她嚇了一跳,遠在英國的查斯為什麼會一瞬間回來了?她百思不得其解地發了一條簡訊,發現那一邊的查斯像往常一樣回復了她,而眼前的查斯卻一動不動地看著她。

從那天以後,她的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了,她經常在大街上,校園裡,咖啡廳里看到另一個查斯,有時候笑著看著她,有時候會過來和她聊會兒天,她不敢說話,不敢問,也想裝作毫不知情,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

那天她在回家的路上想和媽媽說這件事兒,然後在樓下碰見了媽媽,她跑過去跟媽媽說了兩句話後媽媽準備去商場買點東西,於是她先回家。然而,她回到家發現家裡廚房還有一個媽媽正在準備著晚餐,她一下子坐在地上,從那以後,她幾乎每天都會碰到變成「雙份」的人,真假難辨,讓她痛苦不已。

她以為自己得了臆想症,於是去醫院進行檢查,但是醫生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直到特殊機構找到了她,做了更深入的研究發現,她並不是有精神病,而是有一種意念控制生成行為的特殊能力。在她的意念世界裡,可以自己生成另外一個新的現實生活中的人,而她可以指使這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去共同或分開去完成多件事情。

現在你可以環顧四周,閉上眼睛,在腦海里開始形成任何一個畫面,這些畫面是否都與人和空間有關;你可以看向周圍的人,從他們的眼裡看到自己,從他們的言語感知對方。

讓我們再回到故事的最開始,她是誰?

她是任何人。

我們很難去親眼見到存在於高維度空間的人或物,但我們是否可以通過讓她們進入我們的意識當中去感知她們的存在?或者說,是她們主動進入我們的意識當中,去讓我們得到感受?在我們思考的局限範圍內,我們很難去想像或體驗其他維度的世界,雖然我們的思想具有一定可塑性,但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的思想都十分僵化。而這種非活躍狀態就導致了我們很難去接收外來意識的融合,當我們積極調動思維神經時,我們是否可以感知到不一樣的世界?

| 以本我為界限|

在討論「本我「這個話題時,其實就是對自己的一個反思。結合上述的觀點,我們常有的局限其實是自己製造出來的界限。而因為認知不夠,或者經驗不足,我們會有懷疑習慣,不讓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進入自己的舒適區。而打破這個界限,也許就是我們的大腦思維重新組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需要重新接受更加看起來荒謬的東西,然後把我們的思維得到一個新的整合。

在我們看到的社會性事物里,似乎早就被一些特定的詞語所限制,並沒有自己能自由發揮的空間。而在這些特定的詞語中,大部分都是我們被動接受的,而並非主動創造。持續的進行被動接受後,人就逐漸喪失了主動創造力,因此局限產生。如果人們在進行了持續性的被動接受後,大部分人會失去自行打破束縛的能力,思維僵化,角度單一。但這種現象並不是能馬上被解決的,所以我們需要開始反省。

在大腦思維及其活躍的時候,也許會出現另一條「思維軸」,而這個思維軸就像電影里的另一條平行故事線一樣,在你的腦海里可以同時操控兩個或多個事情,而這些事情都是真實發生的,並且可以由你的意識去構思完成。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實則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很好的去運用自己更深層次的思考領域,在那個思考領域裡,我們可以通過意識進入不同維度的世界從而操控三維的現實世界。而本我的界限,就是阻礙我們進入更深層次思考的束縛,這種束縛,實則是自己給自己的枷鎖。

原文作者:rarazho

"rarazho, a design student who currently graduated from Central Saint Martins with BA(Hons) degree in Architecture: Space and Object design (RIBA).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signStudent 的精彩文章:

TAG:DesignStud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