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美術館 西方藝術盛宴

中國美術館 西方藝術盛宴

近日,「美美與共——中國美術館藏國際藝術作品展」在京城引起極大反響。來自六十多個國家的二百餘件藝術品同時亮相,這在中國美術館史上實屬首次,將其稱為「藝術盛宴」一點也不誇張。在短暫的展出期間,人們排著長長的隊伍,一睹巴勃羅·畢加索、薩爾瓦多·達利、安迪·沃霍爾等國際藝術大師的作品。

這些作品,得益於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藝術家和收藏家的捐贈。其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著名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他們捐贈了一百餘幅作品,其中就有四幅畢加索的作品。這些捐贈構成了中國美術館國際美術收藏的基礎。

面對這些經典的藝術作品,人們該如何去欣賞?這些作品又蘊含了怎樣的意義?不妨跟隨本刊,一起來聽聽藝術家的解讀。

多情畢加索 情感經歷串起畫風變化

中國美術館的「美美與共」展出,匯聚了畢加索、達利、沃霍爾、珂勒惠支等眾多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如此重量級的展出,自然吸引了大批孩子和家長前往參觀。展出期間,中國美術館的門前,每天都會排起長龍。更為火爆的是,展出的最後一天,觀展的人群排起了長隊,人群沿著五四大街往東排,到了路口再向北,然後順著美術館東街,一直排到了三聯書店西側。

儘管此次中國美術館用了好幾個廳來陳列展品,但對於這次展出的包括油畫、版畫、雕塑以及攝影作品在內的兩百餘幅作品而言,這些空間仍然顯得「局促」。

中國美術館的此次「藝術盛況」,也引起了當代藝術家陳皖山的注意。陳皖山與中國美術館有特別的緣分。1984年,陳皖山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雕塑系。1985年,剛畢業的他便成為中央美術工藝學院(如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身)的一名老師。1989年1月,陳皖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他創作的人體藝術展,那次展出,在當時同樣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此後,陳皖山奔赴美國,近距離接觸西方藝術的創作理念和實踐。2009年,他在今日美術館舉辦了《不合時宜》個展,通過作品展示了一名在東方文化滋養下的藝術家,多年來對於西方藝術的理解。

提及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美美與共」國際藝術作品展,陳皖山首先談到的就是畢加索的四幅作品——它們也在展廳中最為顯著的位置。

人們對畢加索最為熟知的是他濃郁的立體主義風格。陳皖山介紹,立體主義的形成主要是受到非洲原始藝術和東方藝術形式的衝擊,一群不甘守成的藝術家,為了打破了西方古典藝術形式對理性和視覺秩序的教條,在單一畫面里對繪畫對象釆用了多視點和全方位描述的方法,它是真正意義上的眾多現代主義藝術運動的啟蒙者。「立體主義的主要表現手法一直被畢加索珍視,並在他的不同時期風格中得到使用,本次館藏展中畢加索的四幅晚年作品,仍然可以找到他多年前立體主義的芳香。」

《花瓶邊的男人和女人,半身像》中,男人和女人臉部的正面和側面,奇妙地組合在一個平面里,而《帶鳥的士兵》一畫中,士兵的手指像剛學畫的孩子一樣,指甲畫很誇張,手指非常粗,手指長短比例失調,「這些都是畢加索很典型的畫法。」

畢加索高壽且多產,一生創作了接近4萬幅作品。在學術界,一般將畢加索的創作生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藍色時期(1901-1904)、粉紅色時期(1905-1906)、立體主義時期(1907-1917)、新古典主義時期(1918-1924)、超現實主義時期(1925-1945)以及田園時期(1946-1973)。有趣的是,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畢加索,一生中與很多女人有著非常密切的交往,他與這些女人的交往,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因此,有不少研究者開玩笑說,畢加索每一種新的繪畫風格背後,都隱含著一段或浪漫或哀婉的感情故事。

藍色代表憂鬱,1901年至1904年,正是畢加索迷茫、壓抑的階段。1904年,畢加索住進了巴黎蒙馬特高地一個叫「洗衣船」的閣樓,在這裡,畢加索遇到了費爾南多·奧列維埃(Fernande Olivier),她成為畢加索的模特,兩人後來相愛。或許是有了愛情的滋潤,畢加索的畫筆下呈現出快樂而明亮的色彩。這一時期也成為畢加索的「粉紅色時期」。

1906年,畢加索結識了「野獸派」泰斗馬蒂斯,兩人也開始了一生的交往。畢加索從馬蒂斯那裡發現了黑人雕刻,從此迷上了黑人雕刻,並試圖將其藝術特色融入自己的作品中。1907年,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誕生,這是他在繪畫藝術上新的探險,在創作這幅作品時,畢加索拋棄了此前所有在繪畫時要注意的元素——對自然的模仿、古典美、協調的比例以及透視法等。在這幅畫面里,畫家把這五個人物不同側面的部位,都凝聚在同一個平面中,把不同角度的人物進行了結構上的重新組合。這幅作品最初問世時,被藝術界主流看作驚世駭俗之作,不少人大罵他鄙俗。但畢加索的探索吸引了不少年輕藝術家的注意,喬治·布拉克就是其中一位。布拉克被這幅作品所打動,他和畢加索一起,致力於立體主義的發展。這幅畫之後的十幾年時間,立體主義繪畫得到空前發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領域。《亞威農少女》也成為現代藝術的重要里程碑。

1911年,畢加索邂逅了艾娃·維谷(Eva Gouel),艾娃也激發了畢加索的創作慾望,使得他在立體主義風格的道路上大刀闊斧前行。可惜的是,1915年艾娃得了癌症,沒過多久就去世了。畢加索非常傷心,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他的生活就像「地獄」一般凄慘。

1917年,畢加索在羅馬邂逅了俄羅斯芭蕾舞演員奧爾嘉·柯克洛娃(Olga Khokhlova),奧爾嘉也成為他的第一任妻子。據記載,畢加索在給奧爾嘉畫肖像時,她提出了非常簡單的要求:要看得出是她的臉。與此相應的,畢加索似乎遠離了立體主義風格,在他的作品裡出現以往不曾有過的主題:寬袍披身的人物和古代神話女神,這便是他的新古典主義時期。

上世紀三十年代,對於畢加索來說,是他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時期。1937年,他創作了著名的《格爾尼卡》(Guernica),這是他超現實主義時期的重要作品之一。1937年4月,德軍轟炸西班牙北部重鎮格爾尼卡,格爾尼卡被夷為平地。畢加索悲憤至極,決定以這一事件為題材創作壁畫,表達自己對戰爭的抗議。這一時期,畢加索與妻子的婚姻走到盡頭。此時,女攝影師、畫家兼模特多拉·瑪爾(Dora Maar)成為了他的情人之一。在創作《格爾尼卡》時,多拉·瑪爾參與並見證了它的誕生。作為攝影師,多拉·瑪爾拍攝了畢加索作畫的全過程,同時,她作為畢加索的「繆斯」,為畢加索貢獻了靈感和形象:在《格爾尼卡》中,為了展現母親失去孩子的悲哀,畢加索以多拉·瑪爾為模特畫了一系列《哭泣的女人》。

1946年夏天,65歲的畢加索來到法國南部的小鎮瓦洛里斯度假,畢加索開始融合多種藝術風格,作品中逐漸呈現返璞歸真的意趣。在瓦洛里斯這個以製作陶藝為傳統的濱海小鎮(靠近戛納),畢加索像個孩子一樣,沉迷於陶藝的樂趣中。陶藝還給他帶來了一段姻緣:72歲時,畢加索邂逅了陶瓷店銷售員雅克琳·洛克(Jacqueline Roque)。後來,雅克琳·洛克成為畢加索的第二任妻子,陪伴他走完了人生中最後一段時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M站 的精彩文章:

70後大叔手腿截肢 帶90後妻子和倆娃流浪
廣西南寧警方打掉特大涉黑涉惡團伙 抓獲犯罪嫌疑人243名

TAG:中國經濟網M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