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趕下台才最糗,于丹人氣下滑的3個原因:出差撒潑只是一方面

被趕下台才最糗,于丹人氣下滑的3個原因:出差撒潑只是一方面

談到古代思想文化,莫過於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中最具代表性的學說之一的儒家思想,直到現在依舊對我國的思想文化有一定的影響。我們自小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開始接受儒家思想的一些產物,所以孔老夫子及其弟子的言論所著《論語》,是莘莘學子從小學甚至到大學一直在語文課堂上學習的,每一個階段所能接受和發現的文意都不同。作為經典,《論語》供我們修身;作為聖人,孔子被我們敬仰。他們都是組成我們燦爛中華文明的一部分,關於他們的解讀動態也是我們國人一直所關注和期盼的。

前些年在央視《百家講壇》解讀《論語》的于丹,因深入淺出毫不枯燥的講解,再加上她北師大教授的身份,著實點燃了她的人氣。但近幾年于丹不僅被趕下文學的「神壇」,而且臭名昭著,越來越多人評價于丹不配於中華文化相掛鉤。從人人尊敬到過街老鼠,她到底做了什麼使得國人這麼氣憤?總結一下的話最主要是一下三個原因吧。

一、大言不慚

「大言不慚」出自《論語·憲問》:「其言之不怍,則為之難也。」

由於國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開始逐漸追求在精神層次的滿足,百姓們也渴望對經典有一些通俗易懂的接近和理解,於是恰巧于丹2006年在《百家講壇》上對《論語》的解讀受到人們一時的追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人們對經典的不斷琢磨揣倆,逐漸發現她的講解是有問題的。首先她並非文學類的專業人士,對古文化經典也沒有去評判講解的資格。其次她的所有解讀不過是套路式的講解,都是把原文譯成白話口述出來,再加一點現實生活中的東西,缺少聯繫經典背後故事、時代特點以及人物特性的全面解讀。只浮於表面,無實際深層意義,缺少了經典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的內容準則。

二、異端邪說

「異端邪說」出自《論語·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于丹作為傳媒系的老師,也因雞湯而出名。但她的雞湯可謂前所未聞的「佛系」。如果霧霾很大你會怎麼辦呢?戴口罩等添加一系列防護措施,但如果這些也都不管用怎麼辦?這時候你就可以搬出於丹老師的「雞湯」了在腦海里想在心裡默念:「縱使霧霾稱霸天下,也絕對不會侵染我的心靈。」然後你就徹底得到凈化了,口罩不用帶了,門窗不用關了,吸一口新鮮霧霾,神清氣爽,腰好腿好身體好了???這就是于丹老師「雞湯」的心靈大法,不知道有沒有人修鍊成功,反正我是不敢嘗試。所以「于丹式雞湯」,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只教人在心理上麻痹自己,然後越活越糟。

三、斗筲之人

「斗筲之人」出自《論語·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不知道是不是由於腕兒大的原因,于丹老師的脾氣也漲了不少。看到以前的新聞說,于丹老師於倫敦出差時恃功岸忽、撒潑放刁,不滿住宿環境,三天換三個酒店。不僅如此,當時自稱英國在讀女博士的于丹老師在其翻譯為其工作一天後就辭職,估計是忍受不了于丹老師這種文化人的「好脾氣」嗎?

誦國學經典,養浩然之氣。泱泱大國,經典文化自然要傳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開拓創新。但誰都代表不了中華文化,一人之力也擔當不起經典文化的傳播責任。所以于丹人氣的下滑,出差撒潑只是一方面,沒有傳播經典文化資質與資格才是最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撕網破 的精彩文章:

TAG:娛撕網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