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中國古代城市,也是一下雨就能看海嗎?

(揭秘)中國古代城市,也是一下雨就能看海嗎?

原標題:(揭秘)中國古代城市,也是一下雨就能看海嗎?


100多年前,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雨果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指下水道建設的質量,而是說城市的下水道是流浪者和弱勢群體的棲息地,下水道庇護了他們。不過這句話其實也反映了一個客觀事實,那就是下水道足夠寬敞,才能成為下層民眾的容身之地,說明當時法國的下水道工程做的不錯。如果照此推理,中國古代的城市排水系統也可以被稱為良心工程,因為宋代開封的地下排水系統竟然成了一個官府都拿它沒辦法的地下王國。而包括開封在內的我國很多古代城市都建有先進的排水系統,不僅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同時也折射出制度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中國最早的排水系統出現在何時何地?各個朝代在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設計建造上有著怎樣獨特巧妙的構思?北宋都城開封的下水道怎麼成了盜賊的老巢?江西贛州的福壽溝因何得名?唐代律法為何規定每一個建築部件上都要刻上製作者和監督者的名字?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中國古代城市是如何「新陳代謝」的



齊國故城排水道口

「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城郭雖有明確的功能分區,但是惠及全城的給排水系統卻是統一的。不僅長安、洛陽、開封、北京等曾經的京師,就連山東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河北易縣燕下都、邯鄲趙國故城、江西贛州、湖北江陵楚都紀南城等都有完備的排水設施。古代城市建設在設計之初都首先考慮城市的排水系統,把它當成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


城市排水首先在選址時就有充分考慮,《管子》中都城選址的原則是:「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同時還提出了城市溝渠排水設施的建設原則:「地高則溝之,下則堤之」,「內為落渠之瀉,因大川而注焉」。可見,古人在都城選址時對城市供水、灌溉、排水、防洪、防禦、航運和防火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充分利用天然河流、湖泊和窪地,同時規劃並開挖許多人工溝渠、湖池,共同組成發達的水系。


據考證,出土於河南淮陽平糧台龍山時代城址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排水系統,它是一組距今4000多年前埋於地下的陶質排水管道。已知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了長逾百米的木結構排水暗渠。戰國時繁華的齊國都城臨淄城建於淄河和系水兩條河流之間,由大、小兩城組成。其南、北牆外有城壕,東、西兩面則以兩條河流為天然城壕。城內有全城性的排水系統,宮殿區所在的小城和居民點、手工業作坊集中的大城都發現有排水道。全城已發現三大排水系統。最精妙壯觀的排水設施是建於大城西牆北部城牆下的石砌涵洞。涵洞東西長43米,南北寬7至10.5米,深3米左右,用天然巨型青石砌壘而成。分為進水道、過水道和出水道三部分。



漢長安城直城門下的排水涵洞


西漢長安城的排水系統由城壕和排水明渠、暗渠組成。除了寬大的城壕外,在郊外開挖的昆明池等池苑,具有調洪蓄水的作用。以此為中心,通過人工渠道串聯長安附近的天然河流,形成完整的給排水網路。其中明渠自西向東橫貫全城,長達9公里。由城壕和明渠組成的排水乾渠總長達35公里。長安城內的排水主要依靠街道兩側的路溝。這些路溝與城內的大型排水渠相連,或直接流入城壕,再匯入附近的河流。這些路溝和水渠在經過城牆時都構築了涵道。一般以磚石砌築,寬可達2米,上部為拱形的券頂。城中宮殿、官署等建築的排水設施主要有滲水井和排水管道。陶質管道剖面多呈五角形,也有呈圓形者,在排水量較大的地方還設置雙排管道。


隋唐時期,城市排水系統主要由河流、溝渠、池沼、滲井、滲坑等分支共同構成。河流擔負城市供水與排水雙重職能,溝渠於城市引水與排泄城內積水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池沼、滲井、滲坑則以其自身蓄水功能成為重要補充。城市排水規劃時就已配置排水處理裝置,防止溝渠淤塞,阻擋污物。


對於隋唐都城長安這樣一座面積達83平方公里、人口逾百萬的特大城市而言,排水系統對於整個城市的正常運轉意義重大。有考古研究者撰文指出,長安城南北11條、東西14條大街,將全城劃分為110個坊。排水系統就遍佈於由「街」「坊」組成的棋盤格狀的都市中。建築周圍常見磚鋪散水、滲水井和排水管道。與西漢長安城一樣,隋唐長安城大部分街道的兩側都修有水溝,有土築和磚砌兩種,均為明溝,明溝外側設人行道。大路路面中間高、兩邊低,便於及時排除雨水。城門下則建有排水涵洞。永安渠、清明渠和龍首渠在流經城內的里坊和池苑後,注入渭河和瀘河,除供應城市用水外,也起到了分洪的作用。


長安西內苑的排水暗渠為磚石結構,為防止渠道淤塞,分段安裝了多道鐵質閘門,第一道閘門先由鐵條構成直欞窗,攔阻較大的垃圾雜物,第二道閘門布滿細小的菱形鏤孔,可以濾出較小的雜物。閘門拆卸自如,方便疏通。


長安西內苑的下水道閘門


被稱為東京的開封城是北宋國都,歷經九代帝王,東京城周長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堪稱當時世界之最。這樣一座超級大城市,靠什麼來維持城市的新陳代謝呢?


與城市規模一樣,北宋時的開封同樣有一個龐大的排水系統。開封城建在黃河邊,除了排水還得特別注意防洪,因此人們在建造防水系統時就有了更多考慮。開封城的排水系統主要由四部分組成。一是開封城附近的四條河流,這4條河流流經城區,擔負著排水功能;二是護城河,開封城內從內城的皇宮開始有3條護城河環繞;三是池塘,開封城內有凝祥、瓊林、金明、玉津4 個池塘分布;四是排水溝網,據記載開封城內建有複雜的下水道網路,覆蓋城區,有的建在地下,有的沿街道而建,尤其是在4 條皇宮大道兩側都建有排水溝。這些溝渠相互貫通,非雨季節可以起到儲水的作用,雨季時可以通過下水道、水溝、池塘、城內河、護城河蓄納雨水並排向城外,起到排水作用


陸遊《老學庵筆記》的一段文字可以說明東京地下排水管道之發達程度:京師溝渠極深廣,亡命多匿其中,自名為『無憂洞』,甚者盜匿婦人,又謂之『鬼樊樓』。國初至兵興,常有之,雖才尹不能絕也。


人們常說國外城市的地下排水溝寬敞而四通八達,可以容納流浪漢與窮人棲身,所以是城市的「良心工程」云云。其實宋朝開封城的地下排水系統也同樣如此。但正因為「極深廣」,便成了城市犯罪分子的藏身之地和洞天福地,不僅偷盜搶劫,還劫掠婦女。即便來了能幹的官吏,也難以將這個「地下王國」徹底整治。由此也可以想見開封城地下的排水溝渠是多麼寬闊、深長。



法國巴黎的下水道


古開封城的地下迷宮雖然早已難尋蹤跡,不過我們今天還是有機會見識到宋代地下排水系統的生命力。很多人聽說過江西贛州的「福壽溝」。這一地下暗渠為宋神宗熙寧年間贛州知州劉彝所主持建造,因為整個溝渠網路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故名「福壽溝」。


贛州三面環水,經常遭遇水患。貢江發洪水時,江水常倒灌到城內,造成災害。北宋熙寧年間,劉彝任知州,他根據街道布局和地形特點,主持修建了兩條排水幹道系統,也就是著名的福壽溝。福壽溝利用城市地形的高低差,將全城的水塘串聯起來,暴雨時調節流量,減少下水道溢流,並將自然降水和生活廢水排入章江和貢江。福壽溝建成後,歷代對此渠均有維修,至今仍在使用。


贛州附近水系多,每逢雨季,江水上漲,如果超過出排水溝出水口,還很容易發生江水倒灌入城的災害。為應對這一自然災害,劉彝還在福壽溝的各個出水口發明了「水窗」。水窗也就是排水口的閥門。原理說來也簡單,當江水水位低於水窗時,福壽溝內的水力會將水窗沖開排水。反之,當江水水位高於水窗時,則借江水力將水窗自外面緊閉,以防倒灌。

贛州本是澇災頻發的地方,但自從修建了福壽溝,據說這座城市就再也沒有被淹過。



留存至今的福壽溝主排水道內部


再來看看元朝。 元大都,也就是今天北京城內的河湖水系分為兩個系統,一是由高梁河、積水潭、通惠河構成的漕運系統,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構成的宮苑用水系統。大都的城市建設中,不僅充分利用自然河流開渠引水,而且修建了完善的排水系統,明渠與暗溝相結合。依北高南低的地勢,元大都城內的南北主幹道兩側,都有排水乾渠,溝渠兩旁還有東西向的暗溝,引衚衕內的雨水排入乾渠。在今天北京西四附近的地下,曾發現石條砌築的明渠,渠寬1米,深1.65米。在通過今天的阜成門內大街時,頂部覆以石條。


而在東、西城牆的北段和北城牆西段有3處向城外泄水的涵洞。涵洞的底部和兩壁以石板鋪砌,接縫處勾抹白灰,並平打了很多鐵錠。涵洞頂部用磚砌成拱形,中部裝置著一排鐵柵欄。整個涵洞的做法,與北宋《營造法式》一書中所記載的「卷輦水窗」工藝完全一致。


排水系統是明清紫禁城地下規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實踐證明,在紫禁城初建時,就已經對排水系統考慮得十分周密。其建築理念也充分利用了原有條件和地理特點,先設計一套涵蓋地上、地下的排水系統的完整布局和總體規劃,然後先地下後地上地逐步施工。


紫禁城的排水系統是將東西方向的流水,匯流到南北走向的乾溝,然後全部排入內金水河。內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內河,也是紫禁城排水的最終彙集之地。內金水河全長2100多米,由紫禁城的西北流入,東南流出。這條穿流整個紫禁城的內河蜿蜒曲折、若隱若現,還起到了美化環境的作用。


發達的城市水系往往要保持一定的河道密度和巨大的調蓄能力。在這方面歷代都有精密的計算,如漢代長安城內河道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公里,昆明池蓄水能力達3549.7萬立方米;宋代東京城河道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5公里,總蓄水能力達1852.23萬立方米;明清的北京城河道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7公里,總蓄水能力為1935.29萬立方米。



故宮排水系統

清代學者劉獻廷說:「水利興,而後天下可平,外患可息,而教化可興矣。」我國古代對城市排水系統的管理還是一項制度工程。


首先,從官制上,城市排水一開始就有專人司職。春秋時期的齊國政治家管仲記述,當時的齊國就專門設立了管理水利的官員,給足了人員和經費,負責與水有關的各項工作。


《周禮·地官》記載,夏商周三代設司空一職,負責平水土,另有川衡管理河川。《後漢書·百官志》寫道,漢代也設司空一職「掌水之事」。


自唐朝以來,工部雖居於六部之尾,但凡官員升遷往往都要從工部起步。三省六部制正常運行之時,工部「掌經營興造之眾務,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咸經度之」。《唐六典》卷七《尚書工部》「水部郎中」條目較為詳細地記載了水部郎中、員外郎的職責,即主管全國江河、航運、給排水、溝渠、農田灌溉等與水有關的所有事務。


除中央外,地方政府在城市排水工程建設方面扮演了更為重要的角色,如北宋時期,路一級的轉運司、提刑司、提舉常平司等官員,不論是河防、河道的開鑿、疏浚,還是地方上的農田水利建設,他們都要參與其中。這些要害部門官員的參與顯示了地方對排水工程建設的重視。至於中央水部郎官「掌溝洫、津梁、舟楫、漕運之事。凡堤防決溢,疏導壅底,以時約束,而計度其歲用之物。修治不如法者,罰之;規劃措置為民利者,賞之」。中央主要負責修法和賞罰。



陶質排水管道


中國古代也極為重視城市排水系統的管理。比如《秦律》規定:「棄灰於道者被刑」,也就是將灰土垃圾丟棄在道路上將獲刑,為的是避免堵塞排水系統。宋代都城開封城內有排水溝二百餘條,開封府安排專人巡邏,嚴禁居民倒垃圾入溝,以防堵塞。


防堵塞的同時,還要重視排水溝渠的疏浚。宋代對河渠的管理有著嚴格科學的制度規定,每年定期疏浚河渠,清淤時徵用民夫數量多達30萬,稱為「汴夫」。說到對汴河的河道進行清淤的程度,據宋代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汴河「每歲興夫開導至石板石人以為則。歲有常役,民夫嘗病之。而水行地中。京師內外有八水口,瀉水入汴。故京師雖大雨無復水害,昔人之畫善矣」。這就是說每年對汴河的清淤程度,一定要清理到能見到汴河河底的石板石人為止,以保證河道暢通。


清代對城市排水系統的管理也十分重視,京城內外排水溝渠有專人分段負責管理。據記載,「順治元年(1644年),定令街道廳管理京城內外溝渠,以時疏浚(若旗民淤塞溝道,送刑部治罪)。」

紫禁城自建成以來,其排水系統一直備受重視,在數百年間,不斷掏挖、疏通,幾乎每年春季都會疏浚,必要時還會進行大修。當然,排水系統的維護和整修是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據記載,紫禁城內最後一次大規模河道溝渠疏浚維修工程,開始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四月,直至光緒十三年七月完成。工程耗費白銀超過22萬兩,不僅掏挖了內金水河2100米長的河道的淤泥,修砌了兩岸河牆,修整河幫、溝蓋,修繕了15座橋樑,還將紫禁城內總長度約8000米的所有大小溝渠全部掏挖了一遍。


古代排水工程的質量也有著嚴格的制度保障。《唐律疏議》規定:「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說的是唐代要求建築中的每一塊磚、每一件材料上都要刻上製造者、監督者的姓名,一旦發現有質量問題,很容易找到責任人。除此之外,民間行業也有質量負責的行規,如清光緒年間,某地泥匠行業訂立行規,其中規定:「泥牆須包三年,如三年內倒塌者,歸泥匠賠修。」


本文部分參考劉緒義的文章《古代排水系統:良心、智慧和制度的交融》



瓦爾登湖(珍藏本) 朗讀者朗讀書目


作者:(美)梭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七七事變後粉墨登場的漢奸們

TAG:李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