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洋軍閥的親疏觀:親戚和部下誰更親?張作霖為曹錕灌迷魂湯

北洋軍閥的親疏觀:親戚和部下誰更親?張作霖為曹錕灌迷魂湯

原標題:北洋軍閥的親疏觀:親戚和部下誰更親?張作霖為曹錕灌迷魂湯


民國九年的夏天,北洋中樞迎來了老面孔與老朋友,新任閣臣之首靳雲鵬。雖然此人在北洋群雄中不是一個高光的角色,但是絕對是一個左右逢源的人物。在皖系軍閥中是段祺瑞的心腹「四大金剛」之一,在奉系軍閥中不僅是張作霖的親家,更是「張大帥」的救命恩人,直皖戰爭前帶著七萬餘奉軍入關「調停」的張作霖,誤入徐樹錚在團河設下的「鴻門宴」,幸得靳雲鵬密報,方才得以從席間逃脫。當然,靳雲鵬與直系軍閥的關係也不差,與新任掌門人曹錕是把兄弟,與其帳下良將吳佩孚也是山東老鄉,所以在直皖戰爭後,靳雲鵬憑藉這些親疏關係,成為直奉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組閣人選。


但是,靳雲鵬竭力為北洋軍閥而奔走,卻不得不面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迫境地。所以在接下來張羅的「巡閱使會議」,因為涉及到奉系軍閥與直系軍閥的地盤劃分以及餉銀分配,直接被曹錕的弟弟曹銳以茶杯相丟,針鋒相對弄得下不來台。不過,比起在京畿坐「冷板凳」的徐世昌,也算是在這場東三省巡閱使張作霖、直豫魯巡閱使曹錕以及兩湖巡閱使王占元,三位「北洋巨頭」均列席的集會上刷了一下存在感。但是三位巡閱使之所以「買賬」,前往天津曹家花園參加這場集會,除了王占元因為實力遠不及曹張兩人,只是站台的角色,更多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其實,對於張作霖來說,此番慷慨赴會,是想藉機和親家曹錕打開天窗說亮話。說白了就是直皖戰爭中,奉軍雖然沒有真正參戰,但是在後方牽制皖系軍閥,也算是出了一把力,所以自然想分得一杯羹。以張作霖和曹錕關係,加上曹錕的脾氣使然,張作霖以為問題不大,但是也有一道坎兒,那就是曹錕帳下的「一代儒將」吳佩孚。張作霖瞧不上吳佩孚與其平起平坐,而且在曹錕面前擁有「言必行」的待遇,於是在會見曹錕的時候,為其大灌迷魂湯,十分親切地握著曹錕的手問道:「三哥,你看親戚親呢,還是部下親?」親戚自然指的是他自己,而部下當然是曹錕的心腹吳佩孚。


最終,張作霖儘管竭力挑撥曹、吳之間的關係,認為才幹超群和抱負遠大的吳佩孚,斷然不會一直對曹錕忠誠到底,而且指天誓日地說道:「我絕對擁護你,如有異言,他日必死於炮火之下。」曹錕卻仍然不買賬,這位大智若愚的「保定王」的親疏觀中,自然知道評判親疏遠近的首要前提是敵我之分,士大夫觀念濃厚的吳佩孚,一直以關張的忠義安身立命,兩人之間才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對於擅長扮豬吃虎的張作霖,不得不留個心。在因為京漢線發生戰事而耽擱的王占元到達天津後,加上靳雲鶚列席的北洋軍閥四巨頭集會上,張作霖果然露出了底牌,一方面推薦張勳為蘇皖浙巡閱使以便染指長江流域地盤,一方面以「援庫」為契機獅子大張口,索要巨額餉銀,直奉之間的矛盾風雲乍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血性臉譜:淞滬會戰中6個師的桂軍3天打光,是戰術上的失誤?
歷史的血性臉譜:他歷經40餘戰官至軍長,戰死後薛岳落淚,並請求重罰自己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