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印度研究稱,醫生比普通人少活13年,中國醫生也要警惕

印度研究稱,醫生比普通人少活13年,中國醫生也要警惕

印度研究稱,醫生比普通人少活13年,中國醫生也要警惕

近日一項印度醫生協會(IMA)進行的研究讓醫生們心涼了一把:醫生比普通人要短壽13年,平均壽命僅59歲。

研究發現,多數早逝者死於惡性腫瘤和心血管病,45-65歲最容易出現問題。而一過65歲,醫生們多會活得久些。

中國醫生怎麼樣?看看下邊2016年中國醫師協會在大城市三甲醫院調查的結果,與印度醫生相比,情況或會更糟糕。

印度研究稱,醫生比普通人少活13年,中國醫生也要警惕

2016年中國醫師協會在大城市三甲醫院調查的醫生工作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目前沒有研究分析過中國醫生活多久問題,不過過勞猝死的大約年紀還是有報告的。

2017年中國醫師協會曾統計了2013-2015年中國醫生過勞猝死的情況:3年死亡46人,逐年增多,且30-39歲間最多。北京情況最糟。

另一項研究中,廣西學者分析了1996-2015年中國醫生猝死情況:猝死醫生平均年齡40歲。

研究也發現,猝死逐年增多:2008年1位,2012年和2013年3位,2014年達到了15位醫生猝死。僅2015年第一季度就又有5位猝死。

為什麼醫生這麼苦?看看上圖就可窺見一斑:患者多醫生少,不能睡,不能按時吃飯喝水,工作連軸轉,責任還比山大。

此外,醫患關係緊張,職業晉陞的壓力等也加了幾把柴。

怎麼解決這種「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幹得比驢多」的狀況?

廣西學者認為「醫生猝死問題,拷問中國的醫療教育和醫院管理。」

改變醫療教育、醫院管理,路途尚遠,最直接的就是醫生自己注重健康,自己保重了。

來源:

[1] Doctor dies earlier than a normal citizen: IMA study. ETHealthworld. July 11, 2018.

[2] Chin Med J(Engl), 2015, 128: 3251–3253.

[3] Public Health, 2017, 147: 98-100.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很多疑難複雜病例,一個醫生一生也只能見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就是這樣一本書。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印度研究稱,醫生比普通人少活13年,中國醫生也要警惕

歡迎關注「阜外說心臟」微信公眾號

「阜外說心臟」—患者教育大講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推出,採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直播時間請關注本微信號「阜外說心臟」。網路直播視頻也會以微視頻的形式在本公眾號發送,以滿足不能觀看網路直播患者的需要。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江蘇學者:優化生物可吸收支架使用,可預防支架內血栓
北大人民醫院學者研究稱,≥75歲患者不停跳搭橋術也有較好療效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