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讓人感受到空氣的動畫

能讓人感受到空氣的動畫

GIF

作者:怠心客

封面: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摘要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監督石冢敦子講述動畫為何會選擇南極科考隊這個題材,她和製作團隊又是怎樣在這部動畫里還原日本和南極的「空氣感」。

今年 1 月播出的《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依靠等身大的人物塑造和堅實的設定取材,有聲有色地講述了一個「高中女生去南極」的嶄新故事。

在主人公一行的旅途結束之後,《Febri》雜誌 2018 年 7 月號製作了足足 36 頁的《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專題,通過對各位主創人員的採訪,回顧這部給我們帶來眾多難忘回憶的作品。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有必要把時間往回推四個月。在動畫播出之時,《Febri》 3 月號便已經採訪了監督石冢敦子(いしずかあつこ),請首次執導原創動畫的她講述自己怎樣將這個看起來遠在天邊的題材拍出了近在眼前的現實感。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的立項,要起源於石冢監督自說自話「想描寫努力的女孩子!」。既然是女孩子的故事,那就是青春片了,主人公們得是高中女生。就這樣,企劃的骨架在很早期就確立了下來。

可是接下來,要決定讓這些高中女生為什麼而努力,卻讓他們走了很長一段彎路。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意見。就在猶豫不決中,有一天,石冢監督順口一提:「把目的地設定成南極,會不會很有趣?」系列構成花田十輝當即贊成,說:「我早就想寫旅行片了!」這是無心栽柳柳成蔭,作品的核心概念,就這麼定下來了。

在製作《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之前,石冢監督原本對南極並沒有什麼興趣。她有意讓主人公們以製作團隊也不了解的東西為目標。而在社團活動已經被各類作品做遍了的情況下,她搜尋還有什麼新鮮題材可做,就看到了關於南極的資料,驀然發現,自己對南極幾乎一無所知。

關於南極,街頭巷尾流傳著種種的話題,有關於科學的,也有超自然的。所以,不同的人,對南極都會有一個比較具體的印象;可說到南極,還是會覺得那是一片未知的土地。石冢監督感受到,南極是一個發揮空間非常大的舞台。

所以,在企劃立項之初,主創團隊的成員對南極的認知,都和一般人並沒有什麼區別。

在開始調查關於南極的資料之前,他們還要先決定,要做成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要先確定主人公們的故事的框架,才能知道要描寫南極的哪一面。

他們決定把故事的基礎做得比較具體現實,寫出自己高中時的回憶。這樣一來,要讓主人公去南極,他們就必須了解現實的南極的形象。那麼,這所謂的「現實的南極的形象」又是個什麼形象?這麼一路推下來,他們決定要以南極科考隊為題材,從這裡出發,著手收集資料。

從過去的電影到最近的電視劇,已經有過多部描寫南極科考隊的作品了。主創團隊首先觀看這些過去的作品,尋找自己原本不知道的點。其中,2009 年的電影《南極料理人》給了他們全新的視角。他們原本認為,南極是殘酷的冒險之地,是未開拓的土地。然而,這部電影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原來,南極科考隊並不是去冒險的。

在對南極科考隊有了大致的印象之後,他們再開始讀書,尋找更加具體的知識,了解南極科考隊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而且,他們也心生好奇,想要知道更多的細節:科考隊在去往南極之前都會在日本做什麼,行李是怎麼帶過去的,在南極的食糧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想要知道這些細節問題,他們就只能去問專家了。就這樣,製作團隊諮詢了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請後者介紹了曾經參加過南極科考隊的人。這些前隊友給他們講述了大量有生活感的故事,讓他們知道,科考隊在南極不僅僅是在做研究,南極也有人與人的往來,在封閉的世界裡形成了一個小社會。這令製作團隊感到非常新鮮有趣,他們進一步挖掘,就做出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在調查的過程中,製作團隊遇到了許多的困難。最讓他們搞不明白的,是南極的「面積感」。雖然他們拿到了照片資料,可是照片都看不到全景。既然他們把握不了具體的面積感,也就不知道任何人對話的距離感。而且,他們也不知道在南極的人穿的是什麼樣的服裝。不同的服裝、不同的空間,場面的氣氛會完全不一樣。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南極的具體情況是什麼樣的。不管聽經驗者怎麼用語言說明,也還是感到茫然。

這種情況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製作團隊自己也努力調查資料,也反覆和專家交流,終於靈光一閃。那種感覺,就像是聞到了實地的氣味,又或者是看到了照片里沒有拍到的房間門後的樣子一樣。在經歷了幾次這樣的瞬間之後,他們終於明白了實地的印象。

石冢監督說,這是非常感性的東西,難以用語言來表述。畫分鏡,不是把腳本上的台詞里反映出來的角色的表情畫出來,而是要設計角色所在的空間,還有那個空間里有什麼。她必須想像角色站在什麼地方,此時此刻在看著什麼,落實到畫面上。所以,難免會有一些東西,靠腳本和書上的文字信息是絕對把握不住的。要掌握這些東西,非常困難。在《比宇宙更遠的地方》這部作品裡,更是如此。

比如說,石冢監督首先要設計角色所在的房間的 360° 全景,然後從這個房間出來,沿著走廊走,遇到一扇厚厚的門。要到外面去,必須穿過門內側的小門。走到外面,氣溫陡然直降……她必須像是在親身體驗一樣想像所有的這些過程,才能孕育出人物。不然的話,就會變得好像是在讓角色「為了念台詞而演戲」,這是石冢監督想要極力避免的。

讓自己變成角色、像是在畫自己的真實體驗一樣畫分鏡,並不容易。為了做到這一點,石冢監督實際登上了南極科考船。

製作團隊應邀參加了面向科考隊和自衛隊相關人士的內部活動,科考隊成員的家人等內部人士乘坐科考船,在內海進行了短暫的航海體驗。在這個活動里,石冢監督親身體會了實際的科考船的搖晃幅度、在航行中的科考船里行走是什麼樣的感覺、空間有多狹窄、天花板有多高、船體內的壓迫感是什麼樣的,等等等等。

石冢監督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科考船上散發著飯菜的氣味。從離開澳大利亞弗里曼德爾港開始,到抵達南極大陸為止,科考隊的全體成員有幾個星期要在船上生活。這對製作團隊來說,已經是一個新知識了。而再親眼看到自衛隊員們在船上做飯,他們更覺興奮:空氣中散發著上湯的誘人氣息,科考隊的人們,真的就在這裡生活起居。

石冢監督還推開科考隊員們的房間門,看到裡面和平常房間一樣晾著毛巾。那種自然的感覺,也讓她十分感動。

這些經歷,給石冢監督的分鏡也帶來了影響。她說,自己如果不曾身臨其境,就畫不出來。在畫一個場景的時候,她也會想像,其他角色在這時候又在做什麼。她在之前的原創作品裡一直貫徹的這種創作風格,和這部作品更是相得益彰。

另外,石冢監督還說,花田十輝寫出的台詞,雖然不會事無巨細都解釋得一清二楚,卻會留下場景的氣氛,讓人想像行間沒有寫出的部分發生了什麼。角色在說出那句話之前的所思所想,全都別塞進了行間,讀起來非常容易形成印象,而在腦海里想像的過程也變得充滿樂趣。

比如說,動畫的第 4 集,接受訓練的四名主人公躺在帳篷里閑聊,被小決糾纏不休的結月想要說「你很煩」,又想說「請你安靜點」,結果兩句話混在一起,就說成了「請你煩靜點」。

這個場景充分體現了花田遣詞造句的功力。他為了體現角色的性格和角色間的關係,讓她們進行這種可以說沒有意義的對話。這種對話卻非常能讓人感到角色的「人類味」。他不去說明角色的感情,只安排了「請你煩靜點」這一句台詞,卻一下子就加深了角色的性格。而再看小決他們對這句台詞的反應,就能體現出她們和小決內心的距離感。這段對話的寫法,體現了花田純熟的技術。

石冢監督的作品,經常有著獨特的色彩設計。《比宇宙更遠的地方》也不例外。以群馬的街頭和第 2 集的歌舞伎町為首,色彩設計有力地控制著畫面的印象。

石冢監督說,動畫在製作群馬的場景時,非常注重日本國內的生活感和濕度,還有四名主人公的世界的狹小。日本的建築物大多狹小,天花板也不高。小決她們的學校也是如此,製作團隊去實景取材的時候,她感受到「原來學校里的光線這麼暗的嗎」。

為了強調這種陰沉、憋悶的氛圍,背景和色彩設計便加入了黃色。此外,一般來說,動畫色彩為了表現清爽感,會給陽光加上藍光;而《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卻更偏綠色。這是想要體現出,主人公們所在的日本特有的灰頭土臉的狹隘空間里,連陽光都帶點發潮的感覺。

而一旦主人公們離開日本,光的色彩立刻就會變化。石冢監督說,有過海外旅行經歷的人應該會懂,外國連天的顏色都和日本不一樣,空氣的濕度也完全不同,所以看到的顏色也會不同。她想要在這部作品裡展現出這一點。

實際上,動畫為每位角色都製作了兩套色彩設計。在版權繪里也是如此。角色們穿日本的校服時和穿南極的制服時,皮膚和眼睛的顏色都會有所不同。

石冢監督聽說,越是靠近極點,空氣就越是澄凈,沒有任何的灰塵之類的,所以人們的吐息反而不會那麼白。南極不僅空氣乾淨,而且也沒有濕氣,既沒有聲音也沒有氣味。她聽了就想,在動畫里也必須讓空氣變得這麼澄凈才行。她思考要怎樣通過改變顏色體現出空氣透明度的變化,就有了動畫里的色彩表現。

【參考資料】

《Febri》2018年3月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為了技術的技術不是技術
從製片角度出發,大和號2202是怎樣「建成」的?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