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沒有空調的時代,他們是怎麼避暑的?

沒有空調的時代,他們是怎麼避暑的?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最熱的節氣到啦!(二十四節氣之大暑:有極致、有希望、亦有轉機)

高溫天氣已經讓我變得「生無可戀」,我熱得不想上班,熱得不想吃飯,只想吹著空調,吃著冷飲,在屋子裡避暑。

想一想,古代沒有空調、冰箱,古人怎麼過夏天呢?

我翻一翻史書,這才發現:古人避暑的方法真是讓我「腦洞大開」啊!空調、冰箱和冷飲,都是古人玩過的。

沒有空調的時代,他們是怎麼避暑的?

我國古代,很早的時候就使用冰來降溫了。冬天,人們把冰儲存在冰窖里,準備夏天使用。

《周禮》記載,周王室為了保存冰塊,還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叫「冰政」,這個部門的負責人叫「凌人」,真是聽起來就感覺涼絲絲的。夏天,天子會舉行「頒冰禮」,作為福利,把冰發給表現好的臣子。

《周禮》中記載「祭祀供冰鑒」,冰鑒就是古人發明的「冰箱」。

1977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銅冰鑒,它由銅鑒、銅缶組成,缶套在鑒的裡面。鑒是方的,像一個方口的大盆,腹深,平底,四個獸足。

冰鑒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鑒和缶之間的冰塊,使缶中的東西降溫的,戰國時代的人用它來冰鎮酒。炎炎夏日,喝著冰涼的美酒,古人真是會享受啊!

古人不僅有冰箱,還有「空調房」。「空調房」建在水邊,採用水循環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水中涼氣緩緩地送到屋裡。或者用機械將水送到屋頂,然後沿著房檐流下來,製成「人工水簾」,使涼氣進入屋子。這樣的「空調房」真是既涼爽又浪漫!

沒有空調的時代,他們是怎麼避暑的?

暑天炎熱,大家都愛吃冰淇淋、冷飲。古人早就發明了這些東西,唐代大詩人杜甫就專門寫了讚歎冷飲的詩句「公子調冰水,家人雪藕絲」。

宋朝,是古代冷飲業發展的巔峰階段,出現了冷飲「專賣店」。

當時的冷飲種類非常多,有冰糖綠豆、木瓜汁、紫蘇飲、金橘雪泡、縮脾觀、冰雪。今天,我們喝的冰沙、冰咖啡和古人的冷飲相比,真是弱爆啦!

元朝,已經出現了冰淇淋的雛形。馬可·波羅來中國時,受到元世祖的賞賜,品嘗到了當時的皇家冷飲「冰酪」,「冰酪」是用果汁和牛奶放在冰塊上調製而成的。後來,馬可·波羅把「冰酪」的製作技術帶回了義大利。

義大利對這一技術保密三百年之後,被法國人給買走了,後來這項技術又傳到了英國。英國人改造後,製作出了我們今天吃的「冰淇淋」。

古代科技雖然沒有現代發達,古人的智商可是一直在線,老祖宗真是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度過了一個個炎炎夏日。

這麼熱的天,大家一定要注意避暑啊,願這篇文章帶給您一點涼爽和愉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清靜為天下正:夏天,修一顆清凈心
人生不是贏在起點或終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