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商業化需要克服這五大障礙

區塊鏈商業化需要克服這五大障礙

區塊鏈近年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所以通過新技術發掘實用商業場景,建立區塊上真實經濟活動,實現區塊鏈商業化成為關鍵,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5個問題。

1、區塊鏈神話

區塊鏈近年可以說是被人說的雲里霧裡,那麼破除神話應該是正視區塊鏈的第一步。首選明確,區塊鏈設計很巧妙,但並非劃時代的高科技。很難看出靠一篇較短的,沒有很多數學證明、參考文獻和注釋的論文,就能事先把一切都設計完美、算無遺策。

從技術投資的角度看,一門技術是否值得投入,首先應該具有技術革命性。當年的蒸汽、電力的發明就是如此。從應用層面看,使用貝葉斯原理和統計方法建立起的現代自然語言識別技術,利用深度學習、神經網路技術發展起來的當代人工智慧技術等也屬於這樣的例子。這樣的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原有的生產力、生產組織方式和具體做事的方法。其一,這些技術徹底顛覆了過去做同樣工作的傳統方法,用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找到全新的做事方法。成為了當時代、同類技術的最高點(動力不再使用人、畜力。語音識別不再使用語義學分析框架。機器智能不再使用邏輯樹和布爾代數式的機械法則)。

區塊鏈核心觀點就是去中心化。區塊加密使用的SHA系列演算法是上世紀90年代由美國國安局(NSA)設計的,其中比特幣等用的SHA-256演算法在2002年左右也已成熟,並在很早之前就已被大量應用在包括金融在內的各安全領域。

換言之,區塊鏈使用的加密技術並不比一家普通銀行的加密方法更先進複雜。而且,區塊鏈技術許多理想化設計在後來實踐中已紛紛敗給現實人性,越來越集中、寡頭化,安全性也不斷受到挑戰,隨著技術的迭代,研發也成為關鍵,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

2、商業場景的並不完備

需求才是最大的動力。一種改變世界的產品必先找到市場痛點,再去尋求技術解決方案,而不是反過來有了技術再找場景。

區塊鏈技術並非憑空產生,而是為了一種特定應用而專門設計的,既加密貨幣,如何應該成為關鍵。

當前許多區塊鏈應用者,當他們想把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的區塊鏈用到可能有需求的地方時,發現其實傳統的中心化技術方案就完全夠用了,且更高效、低價。使用區塊鏈幾乎沒必要。如,現有的CA電子證書系統已經非常成熟,更可被用於法庭證據。而區塊鏈記載則遠遠沒有這樣的成熟度和法律效力。

技術只是增強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而不是替代系統本身。因此最後能用好區塊鏈一定是那些本身就做農業生產、做供應鏈、做網路遊戲的人,而不會是做區塊鏈的人反過來去重塑這些業務本身。

3、成本與效益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段名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商人逐利也是理所當然。區塊鏈作為工具,即使配上相應的應用場景,也需要

在效率和成本上有較好的優勢,才能符合真正的商業利益。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設計,與現有的技術方向幾乎都背道而馳。計算機網路從大型走向小型機、再走上雲端……資料庫雖然在物理上走向分散式,但其整體構架的集中度一直是在大大增加的。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區塊鏈設計要讓所有節點平等,取消中心節點,增加整個系統的冗餘度,從而使網路具有更強魯棒性。但這樣無疑會降低全網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因此才需要用代幣來激勵各節點保持冗餘備份)。

一個區塊鏈/數幣系統的穩健性往往與其成本/價格高度正相關——節點越多、算力越大,碰撞出的密碼越強。這背後自然是更高的電費、更貴的礦機等支出。而看看當今比較成熟、穩定的區塊鏈平台如以太坊。要想利用其智能合約系統建立一個自己的商業模式,首先就得花至少幾百美元買一些以太幣,才能加入這個遊戲。要是嫌貴,想用別人的源代碼自己仿造一個類似的區塊鏈平台,上面的算力不夠,又不夠穩定可信……於是陷在這成本悖論中無法脫身。

很多成功企業或產品,都往往不擁有最高級,而只是最適用的技術。相對簡單低端些的技術,往往意味著更加廉價、魯棒、好複製、易推廣。微軟、騰訊、豐田等巨頭無不深諳這一原則,並成功地在持久戰中耗死了大量技術更加前衛的競爭對手。

4、開源之困

新技術壟斷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現象。這也使得中小企業在技術上幾乎無法與之競爭。一旦出現某種開源新技術往往對於初創和中小企業有著極大誘惑。這似乎意味著所有的競爭者都可以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開源技術。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在內的主要系統的源代碼在網上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登錄GitHub網站免費獲得。這給許多希望彎道超車的人打開了巨大想像空間。覺得只要拿到了這些代碼,自己也可以迅速開發出成功的應用,成為新一波風口中的騰訊、阿里。

但事實並非如此,開源的技術一開始往往誕生於民間少數愛好者,或是企業不願投入的純研究項目。因而往往比較粗糙,源代碼中漏洞和缺陷設計更多。代碼的漏洞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打上一個補丁往往可能牽動其他部分的問題;而且一種通行的基礎技術代碼要落地到自己的業態和場景中,往往還要進行針對性的大量修改。這樣的工程往往極其龐大,應用越複雜的,系統越難補,非極大的人力物力不可為。

微軟的各版本Windows操作系統歷經多年研發、測試才能發售。而所有的Windows自上線到壽終正寢,官方補丁都打個不停。世界第一大軟體公司自己研發的軟體尚且如此,小企業面對一個開源系統更是如此。

而且有個規律一直存在:開源系統往往免費,因而在最初時就會吸引大量企業和用戶開發、使用,從而使該軟體的數據結構、格式、使用習慣被極大普及。而隨著後期維護、開發的難度與成本越來越大,最終往往是某幾個有實力的大企業,通過開發出相對完善的特定版本而一統江湖,贏者通吃。壟斷集中程度會比那些使用非開源軟體的領域還要高。

歷史上,AT&T的實驗室曾研發出Unix操作系統,這是一個大企業研發的初始相對專業、完善的軟體系統。而巧合的是,由於美國司法裁決不允許在通訊也有著幾乎壟斷地位的AT&T進入通訊之外的任何領域牟利,因而Unix系統意外地成為了一個官方開發,但最後卻開源免費的操作系統。然而Unix這個操作系統,最後被成功改造商用的:個人機上只有蘋果,基於它內核開發的IOS操作系統;伺服器端只有一家IBM和它改造後的Linux系統;手機端則只有谷歌,和借鑒了它的內核造出安卓系統。世界上其他大大小小想要借這個開源平台,在操作系統上干出一番事業的公司、團隊幾乎都倒在了半路。

事實上,中小企業無疑是這一波區塊鏈應用熱潮中最活躍、輿論曝光率最高的主體。但是看看當前擁有最多區塊鏈專利的頭部企業,幾乎全是BAT和國家隊成員。由此看,這個殘酷的商業規律依舊可能發揮作用,而未來的區塊鏈生意大概率和99.9%的公司無關。更甚者,與閉源的遊戲、辦公軟體等領域打法不同,頭部企業甚至都不需要收購已經做出場景和流量的中小玩家。騰訊、阿里系們一旦看到事情可行,就可以揮起其巨大資金技術大刀直接模仿過來。而且因為開源,所以因專利而生的官司壓力會小很多。

5、政策與監管

新事物的產生往往具備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同樣也會面臨政策與監管的不完善。區塊鏈行業目前的亂象背後裹挾的是巨大的商業利益。

過去的商業機構要想放大槓桿,必須通過抵押、信用等方式老老實實去銀行和金融市場貸款和發債,並受到嚴格監管。而代幣系統的隔離和掩護,許多非法行為就會肆意掩耳盜鈴。這將隨後引起監管的關注和彈壓。

未來區塊鏈可能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應用技術,但是要在商業上做實場景落地,政策與監管將成為重要的一環。

作為一種新技術,在投資過程中必然要符合所有技術發展與商業落地過程中的一切通行規律。為技術而技術,過度拔高、神化技術的態度都不可取。對於技術規律不甚了解,或是為蹭熱點而技術,導致場景無法落地則必將失敗。區塊的本質是加密的賬本,只有賬本中記載的經濟活動具有真實價值,區塊鏈技術的價值才能顯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鳥金融學院 的精彩文章:

2018世界盃,你喜歡的球星都在進軍區塊鏈
東南亞湧現失業大潮,我們要怎樣避免被機器人替代?

TAG:青鳥金融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