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六月十三井泉龍王聖誕,酌水獻花祈願雨順風調

六月十三井泉龍王聖誕,酌水獻花祈願雨順風調

道教之音網站現誠聘編輯,歡迎垂詢,一同傳播道教正能量。

井泉龍王,又稱井泉神。在道教,開壇、請水、超度、水供養,一般都宜用井泉水。所以,開壇建醮,清凈壇所,道長要在靈源(井泉)設香案請水,願「水府龍王,降甘露法水,能消穢濁,可滌塵氛」,有清潔法壇的功效。

對井神的祭祀,自古以來朝野上下無不奉祀。據《白虎通·五祀》記載,五祀者,謂之門、戶、井、灶、土。早在殷商時代,就已有祭祀井泉龍王等五種家神的習俗了。井神一般沒有塑像,供奉者多在井台擺放供品等。在北方地區,漢族民間也有祭奉水母娘娘的習俗。

六月十三是井泉龍王聖誕,同時也是布依族傳統節日龍王節。布依族在龍王節有祭龍王、吃龍王飯、布依山歌比賽、賽馬、斗鳥等習俗。祭祀龍王時,通常會在龍井前搭了香案祭台,豎了三道牌位,供奉「本境之中得道井泉龍王之位」、「五洲四海涌水宮賽蓮之位」、「九江八海執掌海水龍王之位」。

香案前擺放了一艘草扎龍船,船頭插「梢公水手引水仙童之位」,船尾「把櫓郎軍引水之位」。寓意請五湖四海之水,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同時,這艘草船又是「送瘟船」,把一切瘟役災星全部送到五湖四海去,保一方人畜平安。祭祀活動完畢後,龍王會備辦了「龍王飯」,請參加龍王節的男女老少吃「龍王飯」。

1、常見井泉龍王形象:保護水質,負責水量

註:蘇州《井神圖》像

人們除過年祭祀井神,二月二龍抬頭、六月十三都會奉祀井泉龍王,以答謝全年用水充足。另外,新打的井通常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以接井神;娶妻生子,新添人口,也要祭井神。

清人袁枚《子不語》也記井泉神不僅負責井的水量,還以保護水質為己任。民間《井神圖》繪童子模樣井神騎龍,神態和善。江蘇蘇州祭祀井神的紙馬《井泉仙童》亦為童子立井邊,井中一龍騰雲升起,有上達天庭出入幽冥的說法。

2、龍王掌管天下水源:賜福救困,清潔法壇

舊時北京二月初一為水夫們祭井神之日。奉祀之井泉龍王,在井邊用磚砌成二三尺高小廟一座,門前置香爐臘具,中祀龍王神位,焚香叩首。

清代河北內丘紙馬《井神》造像為著袍戴冠大夫模樣。據《瀟湘錄》記載:唐代宗大曆年間,喬龜年雖家境貧困卻非常孝順,夏天親自就井汲新水奉母。忽有一青衣人,自井躍出,立於井傍,原來是井神。他對喬龜年說:「你會在此井中獲錢百萬。」說罷就不見了。後來,喬龜年果然得錢百萬,將其母養老送終。

明劉若愚《明宮史》載,皇宮每年祭祀井神。清宮沿襲明代宮廷禮俗。歲時祀井,圖一年的吉祥;遇旱祭井,目的是祈求井神保護井泉不涸。明人郎瑛《七修類稿》載,明嘉靖庚申,杭州大旱,河井俱竭,家人要到數里之外去取水,便虔誠祭祀井神,果然「誠能動神」,「明日得清泉焉」。郎瑛作《祭井文》記異,「神乃司之」、「顯神之權」、「神惠永賴」、「敬陳薄奠」等讚歎神功妙德。所以,祭祀井神習俗久盛不衰。

3、祀奉井泉龍王:飲水思源,酬神謝恩

祭井泉龍王,是許多地方流傳久遠的民俗。一般在除夕封井,大年三十,各家都要挑選精美供品為自家使用的水井進行封井門,以酬謝井泉龍王提供清冽水源供戶主飲用,寓意人們飲水思源。家家將所有需要洗滌的衣服清洗完畢,春節期間所有需要清洗的年貨等洗乾淨,並備足三天飲用水之後,才進行封井儀式。供品多採用香燈水果等,與道教供養類似。

祭井神前,人們會在井欄旁邊貼上對聯,寓意今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井門封閉後,要等到正月初三開井門,才能打水飲用。除夕祭祀井神,有著酬謝井神一年中對百姓作貢獻的意義。除夕井不用,意思是井神勞累一年,應該放假好好休息三天,至今這種習俗有的地方還保留。

【龍王神咒】

志心皈命禮:南河水帝,太伯龍王。神咒流行,普掃不祥。洪水飛災,止蛟召龍。開除水境,千道萬通。敢有干試,懾送火宮。赤書所告,莫敢不從。

志心稱念:龍德威嚴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道教之音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許威顯王聖誕,忠義千秋始得萬世敬仰
如何從《周易》中採得煉丹的秘密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