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越反擊戰,19歲女兵不幸被敵俘虜,回國後,過的如何?

對越反擊戰,19歲女兵不幸被敵俘虜,回國後,過的如何?

改革開放數十年,幾乎所有的社會群體都受益,但唯獨一個群體沒有受益,即對越反擊戰烈屬,對越反擊戰,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場戰爭。

戰爭之慘烈,是前所未有的,因為對越反擊戰,是一場多年未見的山地進攻戰,該戰術在二戰時期,曾被廣泛使用,但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已經非常成熟。

使用威力巨大的殺傷性武器,參與一場山地進攻戰,此戰之慘烈,無法用語言描述。

對越反擊戰,是改革開放的奠基之戰,而改革開放近乎讓所有人受益,獨獨少了烈屬群體,讓人心痛,在燈紅酒綠的今天,在今天這個歌舞昇平的社會,烈屬不應該被遺忘在角落。

他們的孩子,參戰之時絕大多數只有18 9歲,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我們,正在大學接受教育,而當時的他們,毅然穿上軍裝保家衛國,此去卻再也沒有回來。

有的即使回來了,亦身心疲憊,1979年2月17日,對越反擊戰打響,1979年3月初,中國對外宣布說:已達到預期目標,遂決定撤軍,1979年5月初,在國際紅十字會的撮合下,中越雙方在友誼關舉行了換俘儀式。

王家友老兵,是換俘儀式的親歷者之一,從他的口中,我們獲悉了當年被列為機密的一些事情。據王家友老兵回憶說:多數人認為那次換俘只有男兵,其實不為人知的是,還有6名女兵。

這6名女兵均是醫療兵,均是在撤回途中,被越軍特工部隊偷襲,在無力與敵同歸於盡之後,才被越軍俘虜的,她們是真正的英雄,王家友老兵感慨的說。

需要指出的是,對越反擊戰一役,被俘虜的女兵僅6人,而犧牲在戰場的女兵,僅郭姓女兵一人,在當時,出於對女兵的保護,所以知道這件事的人極少。

在這6名女兵裡面,有一名女兵是非常特殊的,她的年齡相對較少,只有19歲,名張晴,1979年3月5日,我軍宣布撤軍,張晴所在衛生隊,搭乘汽車興高采烈的回南寧。

半夜十分,在班派地區,遭到越軍特工偷襲,全員損失過半,張晴也在作戰過程中被炸暈,等到她醒來,已經成為越軍的一名俘虜,俘虜在當時是可恥的,張晴想過自殺,但未能如願。

同年5月初,越軍按照協定,張晴被遣送回國,此後張晴與其他戰友一道,接受身體檢查,而後參加學習班,並接受組織調查,同時交叉驗證在敵方戰俘營,又無叛變行為。

若有,則按照軍法處置,若沒有則在審查結束後,請功、嘉獎一視同仁,張晴是幸運的,她沒有變節行為,後恢復其軍籍,並允許回到原部隊服役。

如今的張晴早已從軍隊退伍,當了一名全職太太相夫教子,如今的張晴,仍然對已故的戰友念念不忘,每一年的清明節,張晴都會前往廣西烈士陵園去看望已故的戰友。

當她得知戰友媽媽條件艱苦,都會不遠千里送去最溫暖的祝福和力所能及的幫助,如今的張晴,算不上大富大貴,但生活過的十分充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書記載 的精彩文章:

女兵晚上被人打暈,醒來一看,發現身上少了一物,忍不住大哭
日本專家說,楊玉環是日本人,還拿出證據,引起軒然大波

TAG:史書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