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雷軍董明珠杠上了:空調行業的又一個十億賭局?

雷軍董明珠杠上了:空調行業的又一個十億賭局?

作者 | 小小高

來源 | 互聯網新聞網(ID:netxinwen)

今年是雷軍和董明珠「十億賭局」的最後一年,賭局結果還未見分曉。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小米第三次進軍格力領銜的空調市場,小米CEO雷軍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再度狹路相逢。

誰輸誰贏,一切都還只是未知數……

1

勁爆!小米空調只要999.5元

一台1.5匹的變頻空調你覺得多少錢才能算便宜,2999元,2499元,還是2099元?

7月23日米家互聯網空調發布,小米給出了這樣的價格:零售價1999元,公測價999.5元。

令人遺憾的是,公測價被限制在國內的七個一線和二線城市,「郊區」的小夥伴看來是享受不到這個福利了。

據官網介紹,米家互聯網空調除了能高效製冷制熱、低噪音以及強大的變頻技術外,濾網還能防霉抑菌,支持0.1℃細膩溫控,並且延續了日式極簡風格、懸浮式現代設計。

而且,米家互聯網空調還可以通過米家APP和小愛同學操控。以後只要對著小米手機或小愛音箱喊上兩嗓子,就可以輕鬆吹空調了。

除了「小愛同學」的支持和榮獲金獎的設計,一個空調該有的素質,米家互聯網空調也全都有了,而且價格還最低,這讓其他廠商怎麼活?

要知道,1.5匹的三級能效變頻空調價格普遍都在3000元上下,米家空調能做到1999元,著實不容易。

想想當年的小米手機是如何引爆市場的?不就是靠這1999元。

正是「高性價比」,小米打破了被高價、被壟斷的國內手機行業現狀,也打開了千元機市場。

另外,小米電視的上市也改變了國內電視行業的現狀。國產電視不僅外觀越做越薄,系統體驗越來越好,品質性能越來越高,而且價格也都降了不少。

無疑,小米已經成為了一台「壓價機」。據奧維雲網的報告顯示,小米的「性價比模式」使得2018年4月小米智能電視的總出貨量做到了中國第一。

隔壁「董小姐」慌不慌,我們不知道。但是,面對小米這個攪局者,傳統家電行業的巨頭們著實需要警惕起來,開始未雨綢繆。

2

跌倒再爬起,這才是小米

雖然這次米家互聯網空調的發布,看似風頭正盛、信心滿滿,但是小米在空調這條路上已經跌倒過兩次了。

第一次,小米與美的合作,在2015年推出了2699元起的「i?青春智能空調」,主打與小米手環、智能家庭套裝的實時聯動。

但是後續市場反響不佳,小米與美的也沒有再推出過第二款產品。

第二次,小米生態鏈公司中定位「智能環境電器」的智米,在去年8月推出了智米全直流變頻空調,售價4399元,面向消費升級人群。

結果和上次一樣,智米空調的銷量和格力、美的的同價位產品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根本沒有達到「成功」的標準。

雖然智米空調沒有成功,但是至少可以看作是小米在中高端空調領域的一次嘗試。

成功了,就能幫助小米打開市場,皆大歡喜;失敗了,只是再次證明了「性價比」才是小米的看家本領。

既嘗試了與傳統家電品牌合作推出定製產品,又嘗試了有生態鏈公司推出自有品牌產品,結果都沒有成功。

那麼,擺在小米公司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親自出馬。

只有這樣,才能證明互聯網空調的市場需求是真實存在的,以及空調在小米智能家居生態布局中的優勢何在。

3

暗渡陳倉,「挖角」格力

為了突破空調市場,小米已經籌謀多時,甚至不得不暗中「挖角」格力。

早在年初,就有消息稱:智米科技正與珠海的一家名為三友環境的公司接洽,希望整合雙方的實力,謀求市場擴張。

而且該公司確有格力背景,其創始人肖友元曾任格力海外銷售總監和創維空調事業部總裁。

天眼查的信息顯示,目前珠海三友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劉德,而劉德是小米的聯合創始人,也是小米生態鏈的負責人。並且該公司唯一股東,就是持股100%的北京小米移動軟體有限公司。

毋庸置疑,珠海三友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小米的全資子公司。

在對外投資方面,珠海三友環境有限公司與中山長虹電器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中山虹友電器有限公司,中山長虹持股60%,珠海三友持股40%。

而長虹正是智米空調和米家互聯網空調的代工方。

在空調這個小米比較陌生的領域,小米已經擁有了自己全資的空調研發團隊,還有達成股權合作的代工廠,以及一家專註智能環境電器的生態鏈公司。

現在小米什麼都不缺了,看來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4

屢戰屢敗,小米空調還能成嗎?

小米覬覦四大家電的市場已有多年,除了在電視市場站穩了腳跟,進軍空調和冰箱的智米和雲米都只是鎩羽而歸。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智能電視與空調、冰箱等大家電相比,更加依賴互聯網。而互聯網內容是決定消費者選擇的關鍵,小米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再加上超高的「性價比」,使得小米電視在電視市場佔得一席之地。

而對空調、冰箱等大家電來說,唯一能和互聯網產生聯繫的就是靠app或者語音操控,但實際應用中並沒有多大意義。

此外,空調、洗衣機、電冰箱等大家電主要依靠線下渠道銷售,而且傳統廠商技術儲備深厚、品牌影響力強,售後、安裝、維護等線下服務更加完善。這些也是阻礙小米佔領大家電市場的重要原因。

雖然也趕上了空調的銷售旺季,而且還有「小米之家」線下渠道的支持,但是僅靠一款「小愛同學」加持的米家互聯網空調,小米就想和格力、美的等大品牌正面抗衡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所以說,小米的正面抗衡頗有些「螳臂擋車」的意味。

畢竟小米硬體綜合凈利率不超過5%紅線決定了小米更想通過數據、互聯網服務賺錢,而不是賣出更多的空調

其實,對於小米而言,米家互聯網空調的優勢在於「智能」,但對於傳統廠商和消費者來說,這一優勢不足一提。因為光憑米家App、小愛同學控制是遠遠談不上「智能」的。

關鍵在於,米家互聯網如何整合米家眾多的智能家居的設備數據,讓小米智能家居形成一個服務閉環。

總之,做不到這些,「互聯網優勢」就無從談起。最後,還是只能拿「性價比」說事兒了。

—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三分鐘出餐,年銷售破十億!這家餐廳憑什麼這麼瘋狂?

TAG:互聯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