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朗經濟或突然與美元正式了斷後,油價即將要被「暴擊」?

伊朗經濟或突然與美元正式了斷後,油價即將要被「暴擊」?

數周前,美國希望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量降至「零」,上周(7月16日)美國財政部長表示,美國可能考慮給予一些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以寬限(前提是今後幾個月內大幅減少購買伊朗石油),使這些國家的石油公司有較充裕時間斷絕與伊朗的業務往來,避免受到美國11月初恢復對伊能源行業制裁的影響。

圖片來源Reuters

事實上,擁有世界第四大石油蘊藏量,同時也是OPEC第三大產油國的伊朗,開展的去美元化行動不亞於俄羅斯,或已與美元做出了正式的了斷。目前,伊朗主要的亞洲石油買家包括中國、印度、韓國、土耳其、日本等,而法國、義大利等國則是伊朗主要的歐洲石油買家。我們近日提及,自6月份開始,韓國、印度等國的一些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削減從伊朗進口石油。

我們注意到,在美國宣布將退出伊核協議之前,伊朗就已早早開始布局了去美元化的戰略。比如,伊朗的官方外彙報價已由美元改為歐元,意味著伊朗或開始徹底棄用美元。比如,伊朗外匯交易所只允許買入或賣出金幣的禁令也是劍指美元。再比如,伊朗此前宣布進口流程不得接受商家基於美元的採購訂單;伊朗央行官員稱,美元在伊朗貿易中比重沒那麼高,同時,伊朗目前已經與多個國家簽署了貨幣結算協議,甚至,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期報道,由於美國未來幾個月內將恢復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突然計劃取出存在德國(賬戶由德意志聯邦銀行管理)的3億歐元現金,並空運回國。

「美國稱不允許伊朗出口石油,他們還不明白這樣做的後果。如果伊朗不能出口石油,那將意味著整個海灣地區的石油都不能出口。如果美國真的那麼做,那就等著瞧吧!」,近日,伊朗方面回應稱「如果他們要阻止伊朗出口石油,我們會讓石油無法從霍爾木茲海峽運出去。」,據悉,現在全球20%的原油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出。

而作為流量1700萬桶/日的中東原油運輸的要地,一經封鎖,其後果必然是油價的暴漲,對此,德國商業銀行表示,如果運輸路線遭到了封鎖,這對於全球的原油供給所造成的損失將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也意味著此前美國計劃與中東多個石油國一同打擊伊朗原油業務的方法可能行不通。

不僅於此,據《今日俄羅斯》近日報道稱,伊朗官方警告說,「不要與「不可靠」的美國談判」。為此,美國繼上周釋放寬限信號後,也已經作好了應對油價波動的準備,作為對沖油價上漲的舉措之一,分析師預計,如果油價在接下去的半年內繼續上漲,美國可能會從其6.6億桶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高達3000萬桶石油充斥市場。

而上周油價在近日大跌後,已經呈現出低位震蕩態勢,而造成上周油價大跌的原因除了美國釋放戰略庫存預期外,還主要包括美國油庫存大幅增加、利比亞產出基本恢復、市場預期美俄雙方將加強能源領域的合作及俄還準備向伊朗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投資500億美元生產等。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俄羅斯相關部門也正在研究一個與伊朗以商品換石油的法律問題,據參與該計劃的一位俄官員透露,「這樣的協議有可能實現」。

而沙特表態不會生產超出需求的原油、美國汽油庫存的下滑、等則為支撐了油價走強,而目前油價正處於多空爭奪的敏感時間節點上,同時,原油價格也正在謹防伊朗問題的暴擊,分析人士也指出,不宜對夏季消費回暖而過度樂觀,因此本周對油價宜持空頭思路。

在眾多投資的朋友中我們相遇便是緣分,願你我合作源於技術,久於人品,攜手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瀧指導 的精彩文章:

TAG:千瀧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