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給冤死的兒子報仇,她散盡家財,率數千農民攻下一座城池

為了給冤死的兒子報仇,她散盡家財,率數千農民攻下一座城池

原標題:為了給冤死的兒子報仇,她散盡家財,率數千農民攻下一座城池


世界上有一種感情是最純粹的,不求回報的。它可以默默付出很多年,沒有任何回應,卻好不放棄。這就是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感情。無論自己的孩子有多頑劣,父母終究還是原諒孩子犯的錯誤。母愛如水,無微不至;父愛如山,雄渾偉岸。


孝道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品質。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去孝敬的話,那麼這個人的人品可說是有待商榷了。尤其在古代,孝道更是十分重要,官員的升職都與之有著聯繫。而我們也是從小聽了不少二十四孝故事之類的了。然而,也有不少母親可以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犧牲性命。


封建王朝的統治,代表著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遇到明君,人民可以富足安康;但要是遇到一個暴君,那就有可能導致民不聊生。而在這種情況下,就少不了暴動和農民起義的發生。我國第一個農民起義的女英雄就,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報仇而導致的,這也從側面可以看出,不要輕易去得罪一個女人,更不要去輕易得罪一個母親啊。


那具體究竟發生了什麼呢?事情也很簡單,就是呂母的兒子呂育出任縣裡的縣游徽,掌管當地的巡查緝捕工作。類似於現在的片區警察。然而,這一年呂育沒有按照縣宰的吩咐,懲罰沒有按時交交糧納稅的百姓,縣城下令將其處死。


站在人民的角度,他大概救了很多人;站在官員的角度,他確實違反了規定。但失去兒子的母親悲痛欲絕,如一頭失去幼崽的孤狼。她暗中聯絡勇士,謀劃著為兒子報仇。更是散盡了百萬家財,開設酒館,幫扶百姓,籠絡人心。她知道單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報仇的,她只有將所有的悲痛藏在心靈,等待時機。


在呂母的幫助下,很多人受了他的恩情。幾年後,呂母的家財因她不求回報的幫助別人,終究被耗盡了。受過她恩惠的人們想要湊些錢給她,她卻不收。只是聲淚俱下地向大家訴說了,當年自己兒子被殺害的事情。



當時,王莽的暴政早就讓人民苦不堪言,看到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承受著如此大的痛苦,大家都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支持呂母。然而,在天災人禍的影響下,這場抗議直到三年後才真正實施,呂母帶著三千勇士浩浩蕩蕩的殺進縣城,一陣激戰之後,終是答應了這場戰役,活捉了縣丞,為自己的兒子報了仇。


這場戰役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展現一個母親的偉大。那些忍辱負重的日子裡,不知她是否夜夜在為自己的兒子哭泣。

參考資料:《後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女將軍,先後嫁給四位國王,死後還被許配給他人
他相貌醜陋,孔子曾因此而嫌棄他,後來,他卻成為孔子的得意弟子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