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軍抗戰實錄(八):棗宜會戰

國軍抗戰實錄(八):棗宜會戰

原標題:國軍抗戰實錄(八):棗宜會戰



1940年,中國的抗日戰爭已經十分艱難了,國家因為戰爭的拖累已不堪重負甚至搖搖欲墜,大苦大難的中國人民還在困境中掙扎著。其實,日本這個時候也已經快到了極限,發動這場戰爭後並未如其所預想的速戰速決,中國軍民頑強抵抗以及誓死不作亡國奴的意志讓這頭法西斯軍國主義野獸深陷泥潭,從瘋狂叫囂變成了苦苦支撐。2月25日,為了消滅我國軍華中第五戰區主力從而儘快結束戰爭,時任日寇軍隊第十一軍中將司令官園部和一郎制定了《會戰指導方策》。《方策》計劃第一步先消滅湖北襄陽至隨縣以北的我國軍第五戰區部隊主力,第二步南下將漢水附近的中國軍隊圍攻到宜昌並殲滅,這樣可以震懾到陪都重慶和西南大後方從而進一步摧毀中國軍民的抗戰意志。於是,日寇集結了二十餘萬人準備展開一次猛攻。

1940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第五戰區立即調整部署兵力應對日寇的企圖。這場在棗陽地區開戰在宜昌地區結束的大會戰史稱「棗宜會戰」。「棗宜會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五月份在漢水東岸棗陽的對決,第二階段是六月份在漢水西岸宜昌的對決。


1940年4月10日,日寇大本營下達「大陸命」(第426號),命「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為完成目前任務,可在5、6月間在華中、華南方面實施一次超越既定作戰地區的作戰。」日寇投入作戰的第十一軍有江北軍(第三、第十三及第三十九師團)和江南軍(第四十師團、第六師團池田支隊、第三十四師團小川支隊、獨立混成第十四旅團、吉田支隊、臨時混成第一零一旅團),同時日寇第十三軍、第三飛行團、第一分遣支艦隊、第二聯合航空隊和江水支隊協同作戰。4月下旬,日寇開始掃蕩九江、鄱陽湖和洞庭湖地區,並轟炸湖南和江西的部分戰略要點。我國軍第五戰區三十萬餘兵力分為左(司令長官孫連仲率第二集團軍的六個師)、中(司令長官黃琪翔率第十一集團軍第六軍的六個師)、右(司令長官張自忠率第三十三集團軍和司令長官王瓚緒率第二十九集團軍)三路防禦,同時還有江防軍(司令官郭懺率第二十六、第七十五、第九十四和第一二八師)、機動兵團(司令官湯恩伯率第三十一集團軍)、預備兵團(司令官孫震率第二十二集團軍)和大別山游擊軍(司令官李品仙率第二十一集團軍和鄂豫皖邊區游擊隊)準備與日寇來一場決戰。4月27日,第五戰區國軍決定使用一邊與日寇正面交火一邊分路攻擊敵寇後方,並配合正面實施游擊擾敵的戰略。


1940年5月1日,日寇第三師團突破了國軍左翼的防禦。5日,日寇攻陷泌陽和桐柏。7日,日寇攻陷唐河,對棗陽完成了合圍,由於裝備和準備的不足,棗宜地區形勢此時十分危急。8日,北上的日寇第十三師團相繼攻陷了豐樂河、田家集和張家集,與第三師團會合。當日,棗陽被日寇攻陷,但我國軍第五戰區主力部隊有序撤退,日寇並未能達到其消滅我第五戰區主力的企圖。之後,國民政府向已經完成整合集結的第五戰區主力下達總攻命令,第五戰區各部隊向被日寇佔領的棗陽地區殺來,12日,戰鬥又一次打響。不幸的是,日寇諜報人員破獲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與第五戰區之間通訊往來的密電碼,第三十三集團軍的動向和司令部的位置隨後被日寇獲悉,16日佛曉,日寇第三十九師團完成了對張自忠將軍所率第三十三集團軍的合圍,在突圍過程中張自忠將軍壯烈殉國,英勇無畏的張將軍就這樣倒在日寇的槍口,舉國惋惜悲憤。之後,雙方激戰慘烈,最終國軍下令撤退。21日,國軍全部撤退到襄河西岸,棗陽地區的戰鬥結束。


但是,我們的對手也不是鋼鐵之軀,此時同樣疲憊盡顯,於是日寇下令停止追擊、進行休整。我國軍左路兵團由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攻擊襄花路、京鍾路及漢宜路日軍後方,切斷了敵人的補給聯絡,阻擊了在襄陽、宜城渡河日寇,同時策應右路兵團作戰。右路兵團由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陳誠指揮保衛宜昌,第七十五、第九十四軍火速從漢水東岸奔赴漢水西岸,正在四川整訓的第十八軍以緊急被運到宜昌參與防禦。6月3日,日寇第三師團佔領南漳,第三十九師團佔領宜城。9日,日寇第三、第三十九師團從東北面、第十三師團從南面圍攻當陽,翌日,當陽被攻陷。10日,日寇開始進攻宜昌。

由於守軍與攻城的敵寇相比兵力單薄,日寇的進攻又極為猛烈攻勢,守軍只得撤退至附近山區。1940年6月15日,為避免損失日寇下令撤向漢水東岸,因此宜昌於16日收復,但日寇又再一次下達了佔領宜昌的命令,宜昌在17日再次被攻陷。此後,國軍與鬼子軍隊在宜昌、當陽、江陵、荊門、鍾祥、隨縣、信陽外圍一線形成對峙,再無大的戰事發生,棗宜會戰結束,日寇傷亡一萬一千餘人、國軍傷亡三萬七千餘人。





1940年6月,日寇攻陷距國民政府戰時首都重慶四百八十公里的屏障湖北宜昌,對西南大後方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但並未如其所願消滅我華中第五戰區部隊主力,這樣國軍為之後的持久抗戰和戰略反攻保留了火種。但在會戰中奮不顧身張自忠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張自忠將軍是抗日戰爭中在戰場是殉國的最高級別將領。

2017.3.10


下次內容提示:


國軍抗戰實錄(九):豫南會戰

請關注我的注微信公眾號,搜索添加「魏晨品讀民國」或「sxbj0729」,了解和探討更多民國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晨品讀民國 的精彩文章:

民國往事:永豐艦事件
民國往事:黃埔軍校建校始末

TAG:魏晨品讀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