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什麼我不投資AI?

為什麼我不投資AI?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7月25日報道(編譯:田小雪)

編者註:本文作者Peng T. Ong是Monk』s Hill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也是Match.com和多家初創企業的創始人,目前住在新加坡。

在去年一年中,市場上的人工智慧公司,共計拿到了超過108億美元的風險投資。眾所周知,人工智慧不僅可以提高決策的智能程度,還能夠讓創業創新者為客戶帶來更具價值的新產品。但即便如此,我個人並沒有掏錢投資人工智慧。至於原因,我想在這篇文章中給出一些解釋。

上世紀80時代,人工智慧出現蓬勃發展,自然而然也就拿到了大量風險投資,其中有不少甚至帶有炒作和投機的意味。在投資者眼中,某一家初創企業的創意價值並不是最需要考慮的事情,哪些有意思的科學技術值得投資才是他們關注的重點。這也就是大多數第一代人工智慧公司誕生不久就消亡的原因所在。現如今,那些創立於80年代的人工智慧公司,比如Symbolics、Intellicorp以及Gensym,要麼是轉型了,要麼就是破產了。

當下,也就是將近40年後的今天,我們還是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雖然現在的技術確實是更為細緻了,但本質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人工智慧還是沒有辦法為客戶帶來更多價值。而這也正是我個人不投資人工智慧或其他深度技術的原因所在。因為,我所投資的是深度價值。


投資人工智慧垂直技術的問題所在

自2000年以來,人工智慧領域拿到的風險投資總額,已經實現了6倍的增長。同時,活躍的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總數,更是實現了高達14倍的增長。

可是,如果我們深入考察人工智慧技術的「真才實學」時,就會發現泡沫太多、吹捧太多。而且,按道理說,該領域的初創企業應該要將著眼點放在那些更容易為大家帶來積極影響的方面上。比如說,想一想,我們到底需不需要由人工智慧開發的WordPress頁面?那些身處深度垂直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比如人工智慧初創企業或區塊鏈初創企業,只是將自己的關注重點放在技術上,從而忽略了作為一家初創企業所具備的最具商業價值的方面,即真正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真正能夠帶來什麼樣的深度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初創企業就是陷在不真實的泡沫中無法自拔。

我們就以Original Stitch為案例,它自稱能夠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和計算機視覺軟體,來分析上傳到公司網站上的圖片,從而提供量身定製的襯衫。截至目前,它已經從知名投資方手中拿到了500萬美元的融資。但可惜的是,雖然宣傳和資金都比較到位,但它提供的襯衫實際上身效果卻不是太理想。其中有些整體太緊,也有些袖子太長。到最後,消費者還是需要手動提交自己的襯衫尺寸。

在我看來,將來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們能夠穿上由機器量身定做的襯衫。只不過,是不是以人工智慧技術為支持基礎,並不是那麼重要,畢竟合身舒適才是王道。說白了,雖然目前的人工智慧系統已經取得了不少進步和突破,但離完美還是有著相當一段距離。而且,如果某家初創企業無法藉助深度技術或核心技術來為客戶創造價值,那麼它所提供的產品或許從根本上來說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就我個人而言,我傾向於投資的,是那些能夠利用人工智慧來為客戶創造深度價值的公司。

未來之路:以創造深度價值為關注重點

現階段,如果你想要告訴別人,自己是一家理念創新、商業可持續發展的公司,那最為簡便的方法,就是給自己貼上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的標籤。當然,面向未來,也不是說就一定要有一些極其新潮的技術。事實上,從長期角度來看,即便你所擁有的技術非常普通,只要商業模式足夠高質,那就能夠保證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你就想一想,現如今全世界身價最高的前七家公司,即蘋果、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Facebook、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些公司都或多或少斥資開發了一些人工智慧和深度技術軟體,但大家也都知道,他們當中有很多都不是做深度技術這一行起家的。恰恰相反,他們就是試圖通過那些最為普通的技術來解決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阿里巴巴和亞馬遜都是電子商務平台;其次,騰訊最開始做的,只是一個簡單的互聯網聊天系統。但現在,這三家公司都重金投資了新型創新技術的研發和收購,希望藉助這些技術來幫助自家品牌實現業務拓展。

可能有人要問,這又能說明什麼呢?那就是,當你掏錢投資一家公司時,千萬不要將目光局限在深度技術上,而是要挖掘其中的深度價值。如果深度技術能夠逐漸帶來價值、日益顯示出自己的關鍵地位,那麼它就可以按照計劃往積極方向發展。

就說Facebook,如果早在15年前,它的某位投資者只是想要掏錢投資深度技術,那現在是絕對享受不到Facebook的投資回報收益的。畢竟在最開始,Facebook只是一個基於簡單開源腳本語言PHP的社交網路。但自從成立以來,公司一直在努力往自家產品中融入深度技術,利用各種各樣的創新成果來拓展自己的價值、優化自己的產品,目的就是為客戶創造更多深度價值。

同樣,東南亞地區的情況也是如此,比如Grab和GO-JEK。他們受到Uber和Lyft的啟發,已經從當初的小規模初創企業搖身變為該地區最具價值的兩家公司。


未來深度技術將會成為標準

另外,投資深度技術還有一個問題,現在看上去處於前沿的技術,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成為標準。

舉個例子,就在不久前,網站和高解析度顯示屏,還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新穎事物和頂尖技術。但現在,它們已經十分常見,可以說是遍布全世界每個角落。所以,在深度技術這個問題上,我們其實也面臨著相似的情況。比特幣和虛擬加密貨幣、下一代太陽能細胞以及SpaceX可重複利用的火箭,都是非常熱門的新技術。未來,它們必將會逐步成為標準,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說,我曾經負責過一家名為Interwoven的內容管理軟體公司的日常運營工作。當時,我們所談論的,都是XML如何如何重要。2001年,我們推出了自己的XML文件管理系統TeamXML。但2007年,我們又摒棄了這一系統。到現在,仍然單獨以XML為基礎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公司,幾乎是沒有了。即便是那些仍然使用這一系統的公司,也不會將其當作是基礎設置的核心部分。

總而言之,當要做某個投資決定時,我考慮的是未來,是我認為能夠創造出來的那些深度價值。在此基礎之上,我才會考慮人工智慧和深度技術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就是說,重點不是那些大熱的人工智慧技術,而是長久持續的深度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專註電競和潮流文化,BugHouse欲打造線下交流品牌文化經營綜合體
英特爾CEO惹桃花劫辭職,誰將成為下任掌門?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