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你知道「陰暑」嗎?熱天才容易被寒濕傷到呢!

你知道「陰暑」嗎?熱天才容易被寒濕傷到呢!

文章◎羅大倫漫畫◎8歲 編輯◎雲少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來講講在酷熱的天氣,會出現什麼病。

今天講的病叫「陰暑」,這很有意思,很多人沒聽過這個詞。現在各地天氣特別熱,東北都達到35度了,有朋友說從南方到北方來避暑,到這發現北方更熱。更有人開玩笑說,有非洲留學生到北京旅遊的時候被熱得中暑了,然後說要回家去避暑,說明我們的氣溫比較熱。

人們為了躲避酷熱,採用了很多納涼的方法,但是您沒想到這納涼的方法會使人身體容易出現問題,這種問題我們中醫給它起的名字,叫陰暑。

什麼是暑?暑為熱之極也。現代醫學講的中暑,就是因為外界環境特別熱,自己液體不斷流失,最終導致身體排熱功能出現問題了,因為你沒有汗出了,這時體溫會升高、脈搏跳特別快,皮膚乾熱,整個肌肉鬆軟,出現昏迷或者虛脫,甚至會出現死亡,這叫中暑,就是體液流失,這種中暑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周圍的溫度降下來,然後補充體液,如果處理及時,身體很快會恢復的。

古人講的中暑除了這個之外,還有更廣泛的含義,包括感受濕熱之邪。天氣特別熱,有濕熱之邪也是中暑,會上吐下瀉、頭暈、口渴等等,我們都管它叫中暑,所以古人講的中暑範圍會更廣泛一些。

古人說天氣特別熱的時候,這中暑分兩種:一種是陽暑,一種是陰暑,濕熱導致的中暑叫陽暑,我們前面講的都是陽暑。這陰暑是什麼呢?這種天氣里,人們往往喜歡納涼,跑到特別大的宅子里,或者地下室里,喜歡喝涼東西,然後扇子不斷地扇。本來天氣熱,你毛孔開張了,如果突然來寒涼了,這個寒濕會進入體內,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寒濕為患的癥狀,古人給它起名,因為它也是熱天得的病,但身體又是寒症,所以叫陰暑。

陰暑這個詞,起不起都可以,我覺得不是古人說的就都是對的,實際這就是寒濕。那麼為什麼起個陰暑的名呢?就是因為在暑天毛孔開張,更容易出現這種寒濕,古人很形象,管它叫陰暑,包括明代醫家張景岳也管它叫陰暑。李東垣分得更好玩,他把那種受熱引起的叫中熱,受寒引起的叫中暑。我覺得李東垣分得更不科學,他這個不可取,所以這種說法一直沒有流傳,就李東垣自己那麼說。到了張景岳這兒,張景岳說暑症分陰陽,他講陰症一定要重視。很多人因為不會處理陰症,結果出問題了,為什麼不會處理陰症呢?因為是熱天,很多人都以為這是熱症,所以犯錯誤了,其實它不是熱症,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會識別。

下面我們來聊一下,到底什麼情況,哪些習慣會導致寒濕在夏天侵襲我們呢?

第一,露宿

有的人晚上睡覺會露宿在外邊。比如說我們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就喜歡到那宿舍樓頂上,因為涼快,當年大學生宿舍沒有空調,到樓頂上風一吹涼快,在那睡覺,可是上半夜天熱您覺得舒服,下半夜天涼了,這時候很多人又穿個褲衩,光個膀子,很容易腹部受寒,然後下來上吐下瀉,肚子疼,這就是寒濕為患了,這種情況就是露宿導致的。有的農村自己有院子,在院子里睡覺。我昨天晚上在街上走,看到一個可能是送菜的帶斗車,這送貨的小夥子,就在那車斗里睡覺呢,這叫露宿,很容易受寒濕。所以這時候您看著天氣是很熱的,但實際上這時候會受寒的。

第二,在陰寒潮濕之地乘涼

大熱天很多人就喜歡躲在房間里,空調吹冷風,這時候偶爾一出去外邊很熱,所以毛孔開張出汗,一進到房間里又陰寒,很冷很冷的,結果導致寒濕侵入身體,會生病。有的人會躲在水邊,比如在水邊住,這種水邊濕氣本來就很重。有的人喜歡住防空洞,我看夏天的時候有的人到防空洞里去玩麻將,這時候也會出現寒濕,因為防空洞里很陰冷。所以很多人在防空洞待了一段時間以後,會有風濕的情況。所以在陰冷之地乘涼其實也不是很好的,有的人不知不覺就在那睡著了,最終導致受寒。

第三,吃寒涼的食物

這時候人們會喝冷飲,冰水嘩嘩往裡喝,晶晶亮透心涼,那廣告這麼說的,這個一定會受寒的。還有人吃涼的食物,比如說東北有著名的一個食物叫冷麵,這冷麵里放冰塊的,您外邊出汗熱得不得了,這時候就想吃這冰的東西,結果這冰東西吃進去暫時痛快了,很快脾胃受寒出問題。這種情況得的病,也叫陰暑。

除了上邊這些原因,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慣,比如睡眠的時候用空調或者電風扇強風對著吹,很多人被吹得吹出問題了,類似的有很多,我不多講,大家可以自己體會。

那麼,這個時候感受到寒濕和平時感受寒濕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這時候特別容易受病呢?

平時身體對外邊的環境變化是有所防備的,可是夏天的時候,身體最容易毛孔開張,體內也覺得很熱,不需要防備寒涼。結果在整個身體鬆懈的情況下,您讓自己受寒,這時候寒邪就特別容易進來。所以陰暑這詞的命名也有它的道理,就這時候跟平時不一樣,因為在暑天受的寒,感受的寒濕會更容易發病,而且發病更迅速。

這陰暑到底有什麼癥狀呢?

陰暑的人容易有外感的情況,發熱惡寒,發燒然後怕冷,往往也有汗,汗不多,有的人是無汗,渾身皮膚都緊,冷冷的起雞皮疙瘩,然後一摸很乾燥,也有能發點兒汗的,身體感覺酸重,沒有力氣,整個人神情昏聵,總覺得頭暈腦脹的,覺得一點兒力氣都沒有。這時候最明顯的反應是舌質淡,舌頭整個顏色會很淡,舌質紅說明體內有熱,這時候感受寒邪,陽氣不足,所以舌質會淡。舌苔往往是白色的,有的時候會帶點兒黃,一般是白色的,舌苔滿布厚膩,就是鋪滿了舌頭,這是陰暑導致的外感。還有受寒脾胃出問題,比如說腹痛腹瀉,上吐下瀉,渾身沒力氣,關節酸痛等等,這是體內受寒。

一旦感受到陰暑該怎麼調節呢?

古代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如果外感癥狀非常明顯,這時建議當做風寒、寒濕來做感冒處理,比如用正柴胡飲,這正柴胡飲是張景岳治療外感風寒的時候用的方子。張景岳說元氣不足的時候,可以吃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湯,把正氣給充滿了,寒邪自己會散掉,所以未必會去攻邪氣。如果脾胃被寒邪傷到了,可以用附子理中丸等這樣的葯溫陽,各位記住一定要用熱葯。

最適合的葯叫藿香正氣丸或者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這方子里用的都是祛寒濕的中藥。所以過去我們說藿香正氣治療中暑,各位記住一定要分清楚,不是感受熱症的中暑,藿香正氣里全是溫熱的葯,它所說的中暑就是指陰暑,我們要清楚,它治的就是寒濕。所以感受寒濕的時候,脾胃受傷上吐下瀉,有點兒噁心、發燒,這時候用藿香正氣效果會特別好,所以這是陰暑的治法。

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們首先要把這種因素去掉,也就是說在大熱天里,我們要盡量避免被寒邪傷到,寒濕之邪隨處都在,夏天濕氣很重,再加上吹空調、喝冷飲,身體就受傷了。一旦身體中招,如果清楚這是受寒而得的,各位就不要再用涼葯了。有時候大家不懂,覺得我發燒用清熱解毒的葯吧!但用涼葯毫無效果,而且會越來越難受,感覺肚子脹、吃東西不消化,陽氣會受傷,這時候要用溫熱之葯,甚至用桂枝湯都好,有的中醫就專門用桂枝湯,有的中醫擅長用附子理中,如果胃腸系統比較明顯,有胃腸性感冒就用藿香正氣。所以這些都是治療陰暑的方法,古人說陽暑和陰暑兩者「質猶冰炭」,就像冰和炭一樣,一定要搞清楚。所以這是提醒大家,現在天氣特別熱,我們卻更容易被寒濕之邪傷到,這時候我們容易出現陰暑的情況。各位一定要了解,這種病說是陰暑,其實就是感受寒濕。

我們第一要預防,別讓自己感受寒濕;第二,一旦身體出問題了,一定要用溫熱的葯,把寒散出去,這樣身體才能逐漸恢復健康。

今天我們介紹了陰暑的概念,在這大熱天里,大家有這個概念以後,我覺得至少能夠知道防護一下自己了,祝大家都能健康地度過這個夏天!

sdf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中醫藥 的精彩文章:

72歲澳籍男子胸痛就診不治身亡,急診醫生的這個反思必看

TAG:廣東中醫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