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製造行業轉型升級之路困難重重,眾多攔路老虎亟待解決!

製造行業轉型升級之路困難重重,眾多攔路老虎亟待解決!

提起《中國製造2025》,相信所有從事製造業的人士都或多或少的有去了解過。自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製造2025》開始,我國星羅棋布的製造業企業紛紛開始向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顯而易見,智能製造已是大勢所趨,在信息化時代邁向智能化時代的過程中,我國智能製造等高端技術及相關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很多先進領域都卓有成效。

如今,智能製造、人工智慧、工業自動化等都已經逐漸融入各行各業,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智能製造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智能製造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還有諸多「攔路虎」亟待解決,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的去發展,需要不時停下腳步,認真思考未來的發展道路。

與傳統製造相比,智能製造系統具有自律能力、人機一體化、虛擬現實技術、自組織超柔性、學習和維護等特徵。推動智能製造的兩個基礎性技術是計算機晶元計算速度和網路傳輸速度,值得可喜的是,目前我國在這兩項技術上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數字化,「數字化」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工業軟體和自動化結合;二是工業通訊;三是工業安全;四是工業服務。若要很好的實現「數字化,我們就還要解決各項困難。

核心技術難突破 創新能力仍顯不足

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軟體搭起的互聯網平台是智能製造的核心,然而目前作為載體的工業機器人行業關鍵元部件仍然主要依賴進口,比如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高精密減速器,還有數控機床領域的功能性部件和3D印表機的核心部件激光器。智能製造諸多基礎技術方面仍然停留在「借鑒和學習」的階段,關鍵技術難以突破,創新能力嚴重不足,這就造成國產智能製造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無法形成有效的競爭力。

智能製造日益成為未來製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智能製造建立在自動化、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一大批高新技術的綜合運用上,找尋合適的技術源來改造企業生產模式成為智能製造能否成功的關鍵要素。現實中,大型技術供應商更多是提供成套的智能製造技術解決方案,改造成本高;而中小型技術供應商則難以提供匹配度高的智能製造技術和管理模塊,改造效果差。此外,也存在有些中小型企業受制於資金或地域等因素,無法尋求到合適的智能製造技術商,而僅靠自身又無力進行轉型升級的情況。

各項政策和行業標準還需完善

智能製造正在世界範圍內興起,它是製造技術發展,特別是製造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是自動化和集成技術向縱深發展的結果。對於智能製造來說,思想比技術更重要,由於智能製造產業具有需求多樣化、碎片化的特點,因此對於不同的企業需要因企制宜拿出不同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產業升級。儘管我國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各項扶持計劃,但總體零散、缺乏系統性,難以形成協同發展,政策扶持效果總體並不理想,落實也存在一些問題。而且,有些行業歸口和行業規劃還需明確,行業發展缺少一個統一的標準,這也制約了整體的發展。

產業體系尚不完整 企業無法形成合力

一個產業的要想得到發展,永遠不可能僅僅依靠某一個企業的努力,傳統產業無法做到的事情,更不要提智能製造這種技術門檻頗高的全新領域。工業級產品對數字技術、智能技術、網路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等方面要求很高,整體研發耗時較長。我國現有智能製造技術大多掌握在部分科研機構手中,而多數研究機構往往都屬於技術封閉狀態,技術研發分散,未能形成合力,更容易出現同一技術重複研究的情況,浪費大量的研發經費和研發時間。以工業機器人為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幾十個,機器人企業上千家,但其中真正能自己生產零部件或機器人產品的不到一成。

並且,我國有一個特殊的現象,那就是很多企業熱衷於大而全,這就導致一些具有較好關鍵部件研發基礎的企業紛紛轉入整機生產,使得原本能夠做好做精的產品,因精力分散而逐步落後於人,使得整個產業難以形成研製、生產、製造、銷售、集成、服務等有序、細化的產業鏈。

企業轉型「壓力山大」 低端裝備產能過剩

近年來,我國以往的「人口紅利」隨著逐年上升的工資成本正在逐漸消失,部分東部發達地區已經凸顯「用工荒」。智能製造作為一種旨在從根本上改革生產方式的工業革命,前期需要投入的機械裝備以及技術提升的資金過大,這就直接導致很多企業投資智能化基礎設施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智能製造的核心理念是網路式、智能化、系統性的生產製造新模式,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具有顛覆性改變,所以企業在從過去走向未來的過程中所面臨來自財力、物力、人員等多方面的壓力驟增。

事實上,人類所有的工作裡面,機器人能夠取代的並不算多,「機器換人」並不等於將人完全剔除,不能讓機器人成為人的敵人。在發展智能製造的過程中,也要警惕同質化競爭,以機器人產業為例,作為智能製造領域的高端核心產業,在尚未完成智能化的同時,低端化和產能過剩已經顯現。很多企業生產的機器人賣不出去,一方面與國外產品相比,無論是技術還是價格,都不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用戶體驗差,並不能達到用戶預想的效果。

每個時代,都會遇到不同的困境,從古至今,每一個新鮮事物的誕生,就會有舊事物逝去。站在時代發展的風口,智能製造正朝我們飛速奔來,如果我們轉身離開,那麼我們失去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個發展的機遇,我們失去的很有可能就是未來。在此緊要關頭,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壯大自身,讓我們擁有能夠承受智能製造所帶來的「衝撞力」的強健體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大浪淘沙的時代中屹立不倒,創造輝煌。

--END--

?來源:中國機床商務網

聲明:本文由中國機床商務網原創提供,刊用本網站稿件,需經書面授權。作者原創費盡心血,希望同行網站轉載時註明來源和作者,並聯繫本網取得授權,謝謝!

第三屆2018年度中國好機床

企業及人物網路評選邀您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床商務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已經達到與日歐進行直接競爭的水平?

TAG:機床商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