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洪承疇被俘後拒不投降,為何此人看他一眼後,便斷定他肯定投降

洪承疇被俘後拒不投降,為何此人看他一眼後,便斷定他肯定投降

洪承疇投降,與美人計沒有任何關係。

洪承疇被清軍俘獲後,自始至終堅決不投降,不但大罵皇太極,還絕食。但是當有個叫范文程的人去看了他一眼後,便肯定地告訴皇太極,洪承疇肯定會投降。他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呢?

(洪承疇)

崇禎十五年,松錦大戰幾乎讓明軍全軍覆沒,堅守松山半年的洪承疇兵敗被俘。

當時的皇太極一心想要統一中原。因此他對明將多方拉攏,並許以高官厚祿。因此在明末時期,不少明朝官員主動歸降皇太極,比如滿腹才學的范文程和明朝參將鮑承先等人,都因為歸降皇太極受到了重用。

洪承疇時任薊遼總督,是當時降將中官職最高的一個,再加上他文武雙全,因此對他的勸降,皇太極特別重視。

畢竟能得到洪承疇,一方面是統一全國的戰略需要,另一方面則是出於愛惜人才,希望能收為己用。

據《明季北略》記載,清軍把洪承疇帶到皇太極面前,強迫他下跪。他輕蔑地說:「吾天朝大臣,豈拜小邦王子乎!」擺明了將生死已置之度外,要殺要剮隨便你的態度。那麼他又是怎麼改變主意的呢?

皇太極屢次派人去勸降,都被洪承疇罵得狗血淋頭。清廷見他太過剛硬,就將他關押在皇宮裡的三官廟中,不給飯吃,只給菽水喝。

洪承疇乾脆披頭散髮,鞋也不穿,做絕食抗爭。不僅如此,還大罵皇太極,頗有要和清廷對抗到底的氣魄。

皇太極並不動怒,反而欽佩他的勇氣,於是發動已經歸降的洪承疇舊同僚輪流去勸降,結果也被罵得狼狽而逃。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范文程決定去試一試。

(范文程)

范文程是個很會做思想工作的文官,他不像別的漢官見到洪承疇就直奔主題,要洪承疇投降。他坐在那裡,慢條斯理地談古論今,講些仁義道理。洪承疇躺在床上,只是閉目養神,對他不理不睬。

洪承疇可不是大老粗,他最先就是憑著才華考中進士,做了朝廷文官。所以范文程講的道理他都懂,他也深覺有道理,於是睜開眼來看了一眼范文程。

就在這時,樑上掉下一塊燕泥, 正落在洪承疇的衣襟上。洪承疇看到了,便將燕泥輕輕撣掉,然後又閉上了眼睛。

范文程見此,心裡有了眉目。結束造訪後,便向皇太極稟報說:「洪承疇不死矣。承疇對敝袍猶愛惜若此,況其身耶?」

的確,洪承疇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他自入仕以來,歷任三朝皇帝,最後才得到崇禎器重,成為邊關大將。沒想到宏圖未展就成了階下囚,心裡自然很不甘心,之所以求死成名,也是有原因的。

當時的明朝已是大廈將傾之勢,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如火如荼,一路勢如破竹,攻陷軍事重鎮和城池無數;外有皇太極已平定北方,又和蒙古結盟,全心攻打明朝邊境,準備攻入中原。

內憂外困的明廷也是一窮二白,連軍餉都發不出。官員各打各的算盤。崇禎也疑神疑鬼,凡是前線吃了敗仗,將領必定會受到嚴厲的軍法制裁,嚴重者還要株連家族。因此許多邊將頂不住壓力,紛紛投降了清廷。

早在松山時,就有人勸洪承疇投降清廷,被洪承疇一口回絕。他之所以不肯投降,是因為崇禎待他恩遇有加。因此,他在成為俘虜後,是抱著「殉國」的打算回報崇禎的。

范文程見過洪承疇後,皇太極決定採用進一步的行動。在洪承疇絕食的第9天,皇太極表示,洪承疇不投降算了,把他給放了。

這事兒顛覆了洪承疇的看法。他在內心對皇太極有了一絲好感,再加上在三官廟呆得這些天,也讓他重新認識了皇太極,所以他對皇太極沒有當初那麼抵觸了。不過,他還是打算儘早回到明朝。

(皇太極)

就在洪承疇入關後急急忙忙往家趕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讓他改變了主意,這個人是誰呢?

原來這個人是他府上的一個僕人。這個僕人見到他大吃一驚,告訴他說,朝廷以為他已經戰死沙場了,崇禎還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烈士追悼會,並將他的家人列為烈士家屬,給予種種厚遇。

得到這個消息後,洪承疇頓時又陷入兩難之境,如果他此時回去,必定會背負松錦之戰全軍覆沒的罪責,到時不光他被崇禎處死,他的家人也會受到株連。

思來想去,洪承疇決定歸降皇太極,待日後再想辦法救出家人。就這樣,洪承疇又回到了盛京。

據《清史稿·洪承疇傳》中記載,當他回到盛京,皇太極親自出來迎接他,見他衣衫單薄,急忙脫下身上的貂裘披到他的身上,關心地說:「天氣甚冷,要愛護身體。」

洪承疇聽聞,長嘆一聲:「汝真命天子也!」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周亞夫沒有犯任何錯誤,為什麼漢景帝還要把他下獄,逼死他
史料上沒有韓信讀過書的記載,他的那些軍事知識是從哪裡來的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